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管的科研平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 主管部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類別:科研平台
- 依託單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管的科研平台。
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主管的科研平台。主管部門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所屬地區安徽省1...
王沛,男,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先進雷射技術安徽省實驗室副主任,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人物經歷 (2010年—至今)任博士生導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與光學工程系教授、系副主任,安徽省光電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科研成果 曾獲安徽省優秀青年科學基金,中國科學...
光電子套用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是安徽省教育廳批准、依託銅陵學院、與銅陵“三佳”電子(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銅陵市毅遠光電源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共建共享的教學、科研基地。目前擁有相關專業技術人員30多人,建有LED綜合檢測、積體電路設計、光電材料開發、智慧型檢測算法設計等實驗室。中心在光譜學與光譜技術、檢測技術...
2003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以全國光學重點學科和 光子技術研究所為基礎,利用光電子材料、光學和電子信息等學科交叉 的綜合優勢,與正陽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建立 安徽省光電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光電子科學與技術 、聚合物光子學與技術 、新型光器件與感測 、衍射光學、聚合物光子材料、生物光子技術、雷射技術...
2023年11月24至26日,在安徽省科協支持下,由安徽省光學學會主辦,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巢湖學院、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承辦的“2023年長三角區域一體化暨中部六省光電論壇”在安徽巢湖舉辦。江蘇省光學學會、浙江省光學學會、上海市雷射學會、山西省光學學會、湖南省光學學會、河南省光學學會、湖北省光學學會...
安徽省光電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以光電子科學基礎研究、套用基礎研究以及高新技術研究為主要方向,在聚合物光子學、納米近場光學、生物光子學、纖維光學和光纖感測等領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要研究成果,為光電子高新技術的產業化奠定了良好基礎。科研概況 該系承擔由郭光燦院士作為首席科學...
明海,教授,博士生導師,男,1947年2月出生,1970年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子技術研究所所長,安徽省光電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光學學會理事,中國光學學會光電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光電工程》、《光電子 雷射》、《量子電子學》等雜誌編委,享受國務院特殊貢獻津貼。從事工作 長期從事...
其中凝聚態物理、光學是國家重點學科。現有中科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光電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兩個院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並且是自然科學學術期刊《低溫物理學報》的所屬單位。物理系是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和中國科學院博士生重點培養基地。50年來,共為國家培養各類高級人才5000餘名,畢業生中已有...
國家重點實驗室: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中國科學院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星系與宇宙學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強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光電子技術重點實驗室、中國科學院物理電子學重點實驗室 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光電子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科研成就 截至...
王沛,教授,博士生導師 ,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光學與光學工程系副主任,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安徽省光學學會理事會理事、副秘書長、光物理與光化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面上,973子課題,863基金等多項科研項目。近年來已發表論文80多篇,共引用900多次,獲授權發明多...
校博物館等3個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中國科學院星系宇宙學重點實驗室,同時開放化學與材料科學、生命科學、工程科學、信息科學技術、計算機科學、地球和空間科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核科學技術等8個科普點,以及核探測與核電子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光電子科學與技術安徽省重點實驗室等相關實驗室。
光電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光電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是一個實驗室,位於六盤水。項目級別:地廳級 項目渠道:市科技局 類別:市級重點實驗室 負責人:胡明哲 項目編號:52020-2014-1-05-01 實驗室、中心、基地名稱:光電子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總經費:13萬元 立項年度:2014年 ...
光子器件與材料安徽省重點實驗室 光子器件與材料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主管的科研平台。主管部門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所屬地區 安徽省
近年來學院注重服務地方經濟,先後與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合作聯合培養玻璃行業人才、與萬科矽材料、華洋粉體等企業合作進行科技開發和技術改造。專業設定 電子科學與技術 專業代碼:080606 一、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光電子技術、物理電子技術與微電子技術等領域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實驗技能;具備較強電子...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國家級特色專業:電子信息工程 安徽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電子信息工程 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專業:電子信息工程 安徽省卓越工程師培養計畫專業:通信工程 安徽省規劃教材:《多媒體通信技術》《電子線路實驗與設計》《物聯網概論》安徽省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
41所現有職工近千人,其中科技人員800多人,具有高、中級技術職稱者400多人。所內設有套用研究、共性研究、微波部件、微波儀器、光電儀器、通信儀器和自動測試系統等七個研發部,以及信息中心、生產部、質量部、市場與行銷部等職能部門。經國家授權批准,41所承擔了“電子測試技術重點實驗室”、“光電子一級計量站”...
2004年4月,擔任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安徽光機所所長。2011年9月,參與創建的國家環境保護環境光學監測技術重點實驗室通過驗收,擔任實驗室主任。11月被聘任為安徽省人民政府參事。2013年12月,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2016年10月21日,獲得何梁何利基金獎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7年9月...
安徽省信息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 由安徽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建成,由光波導實驗室、功能薄膜材料實驗室和磁信息材料實驗室組成。簡介 配置了光波導器件光譜分析儀、可調諧半導體雷射器、光時域反射計、光信號頻譜分析系統、18 KW全自動轉靶X射線衍射儀、超高真空多功能磁控濺射設備、BHV-55振動樣品磁強計、阻抗分析儀...
趙明山,男,畢業於比利時根特大學,博士,現為大連理工大學光電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碩士生導師。“遼寧省先進光電子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大連理工大學光子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大連理工大學“信息光電子技術”科研創新團隊帶頭人,教育部“衛星導航聯合研究中心--衛星小型化與先進有效載荷”分中心主任,...
目前兼任江蘇省無源微波器件工程技術中心技術委員會主任、江蘇省電子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全國電磁散射與逆散射專家委員會委員、中國電子學會電波傳播分會副主任委員、天線分會委員,空間電磁感知安徽省重點實驗室主任,《電波科學學報》編委。2024年2月,擔任安徽省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法人。主要成就 先後...
安徽省新能源利用與節能實驗室是經安徽省科學技術廳批准的省級實驗室,以新能源利用和節能行業的套用基礎研究和 共性關鍵技術開發為特色,是國內知名、國際上有重要影響的科學研究、高技術研發和人才培養的基地,也是我國新能源利用與節能領域先進技術發展的源頭。實驗 室突出特色和創新意識,為我國新能源利用與節能領域的...
學院下設測繪工程系、遙感科學與技術系、導航工程系、地理空間信息工程系四個系,擁有測繪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導航工程、地理空間信息工程和地理信息科學5個本科專業。學院擁有“礦山采動災害空天地協同監測與預警”安徽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礦山環境與災害協同監測”煤炭行業工程研究中心、測繪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
學院現有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光電信息獲取與控制重點實驗室、安徽省重點實驗室——信息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基礎物理實驗課教學示範中心。還建有普通物理實驗室、近代物理實驗室、多媒體演示實驗室、光波導實驗室、計算物理實驗室、光電子專業實驗室、電子技術專業實驗室、材料物理...
1.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專家 2.中國科學院能源研究委員會委員 3.中國科學院新型薄膜太陽電池重點實驗室室學術委員會委員 4.江蘇省(尚德)光伏技術委員會技術委員 5.上海大學-索朗光伏材料與器件聯合實驗室學術與技術委員 6.山東省化學儲能與新型電池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委員 7.安徽省納米材料及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本科畢業於安徽工學院工業電氣自動化專業,研究生畢業於合肥工業大學電力電子及電力傳動專業,工學碩士,教授級高工。現任教育部光伏系統工程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國家可再生能源併網發電科學與技術創新引智基地(111工程)常務副主任、合肥光伏光熱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安徽省光伏技術產業首席專家、安徽省新能源與節能重點實驗...
2000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8月,擔任生物醫學光子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2006年1月,當選華中科技大學黨委委員。2007年3月,擔任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籌)常務副主任;8月,出任華中科技大學副校長;同年當選國際光學工程學會會士(SPIE Fellow)。2007年7月至2012年6月,兼任華中科技大學光電子科學與...
據2024年9月學校官網數據,學校建有安徽省銅基材料數位化智慧型製造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銅基新材料產業共性技術研究中心、銅業發展智慧型決策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高端銅基新材料關鍵技術安徽省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等11個省級科研平台。 [1] 截至2018年11月,該校建有省高校智庫1個、省高校科研創新平台團隊1...
羅先剛,男,漢族,1970年12月出生於四川省蒼溪縣,光電領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所長,四川省政協常委,民進四川省委常委,中國光學學會光學製造專委會主任,四川省科技青年聯合會主席,微細加工光學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中國光學學會會士、美國光學學會會士、國際...
據2018年10月學院官網顯示,學院擁有國家創新引智基地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安徽省重點實驗室3個、安徽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5個、安徽省產業共性技術研究院1個、校級研究所9個。學院是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微機套用學會、安徽省高等學校...
安徽省重點實驗室(1個):安徽省飛機雷電防護重點實驗室、安徽省新能源利用與節能重點實驗室。院屬科研機構(1個):能源研究所、系屬科研機構(15個):電力系統研究所、新型電機及其控制研究所、功率變換技術研究所、電源技術研究所、DSP實驗室、智慧型感測器網路研究所、自動化研究所、工業過程與控制研究所、汽車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