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
成蟲:體長17~39毫米,漆黑色,帶紫銅色光澤。前胸背板有皺紋和刻點,兩側各有一個棘狀突起。翅鞘上有十幾個白色斑紋,基部光滑,無瘤狀顆粒。
卵:長5.5毫米,長橢圓形,稍彎曲,乳白色;樹皮下見到的卵粒多為淡黃褐色,略扁,近黃瓜子形。
幼蟲:體長50~60毫米,乳白色,無足,前胸背板有凸形紋。
蛹:體長30毫米,
裸蛹,黃白色
寄主
危害楊、柳、元寶柳、榆、糖槭樹。此蟲尤其在“三北”防護林建設區及華北平原綠化區,廣泛發生,嚴重危害楊樹。受害的木質部被蛀空,樹幹風折或整株枯死。
生活史及習性
一年發生一代,或兩年發生一代。以幼蟲或卵越冬。來年四月份氣溫上升到10℃以上時,越冬幼蟲開始活動為害。五月上旬至六月下旬為幼蟲化蛹期。從做蛹室至羽化為成蟲共經41天左右。六月上旬開始出現成蟲,盛期在六月下旬至七月下旬,直到十月份都有成蟲活動。六月中旬成蟲開始產卵,七、八月間為產卵盛期,卵期16天左右。六月底開始出現幼蟲,到十一月氣溫下降到6℃以下,開始越冬。光肩星天牛主要為害
加楊、美楊、
小葉楊、
旱柳和
垂柳等樹。幼蟲蛀食樹幹,為害輕的降低木材質量,嚴重的能引起樹木枯梢和風折;成蟲咬食樹葉或小樹枝皮和
木質部,飛翔力不強,白天多在樹幹上交尾。雌蟲產卵前先將樹皮啃一個小槽,在楷內鑿一產卵孔,然後在每一槽內產一粒卵(也有兩粒的),一頭雌成蟲一般產卵30粒左右。刻槽的部位多在3~6厘米粗的樹幹上,尤其是側枝集中,分權很多的部位最多,樹越大,刻槽的部位越高。初孵化幼蟲先在樹皮和木質部之間取食,25~30天以後開始蛀入木質部;並且向上方蛀食。蟲道一般長90毫米,最長的達150毫米。幼蟲蛀入木質部以後,還經常回到木質部的外邊,取食邊材和韌皮。
地理分布
分布於遼寧、河北、北京、天津,內蒙古,寧夏、陝西、甘肅、河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上海及浙江、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朝鮮、日本。
藥物防治方法
1、防止成蟲:利用假死習性人工捕殺。用0.04%
一零五九噴乾;
2、防治卵及初孵幼蟲:用錘擊殺;向有蟲處(
蛀孔)塗抹敵敵畏(50倍液)或
煤油;用50%
殺螟松乳油100~200倍液、40%
樂果乳油200~400倍液或50%
辛硫磷乳油100~200倍液噴乾,噴液量以樹幹流藥液為止。
3、防治大幼蟲:幼蟲長大蛀入
木質部深處時,用注射器向蛀道內注射
氨水;向蛀孔內投放56%
磷化鋁片(1/6或1/3片);用
磷化鋅與
草酸為主要成分製成的毒簽插入蛀道內熏殺;施用這些方法的蛀孔用粘泥封塞為好。
4、在成蟲盛發期捕捉成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