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它的傳播方向一般會發生變化,這種現象叫做光的折射。而折射率,是衡量折射程度的衡量量,是入射角的正弦與折射角的正弦比,是入射光速與折射光速的反比,這就是折射定律。而正弦函式,是直角三角形夾角的對邊與斜邊的比。如果將入射光與法線組成一個入射直角三角形,入射光與法線夾角的正弦,就應該是這個直角三角形對邊與斜邊的比,而折射定律並沒有這方面的內容,顯然法線是不能做為該三角形斜邊的,法線作為斜邊,正弦的比就會與入射光無關了,據此就只能選擇入射光作為該直角三角形的斜邊,選擇垂直於法線的直線為入射夾角的對邊,因此入射夾角的正弦就是垂法線與入射光速的比值。同理,折射角的正弦就是垂法線與折射光速的比。如果入射光的垂法線叫上垂法線,折射光的垂法線就叫下垂法線,那么當入射光速大於折射光速時,在單位的時間內入射光的光程就會大於折射光的光程,入射光的三角形就會大於折射光的三角形,上垂法線就會比下垂法線要長,此時就會得不出折射率的正弦比會等於入射光速與折射光速成反比的等式,就會造成折射定律無法去解釋光的色散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折射效應
- 外文名:photorefractive effect
- 提出者:阿斯金(Ashkin)
- 提出時間:1966年
- 套用學科: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