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梅州市
大埔縣光德鎮的瓷業早在元、明代已相當發達。據考證,光德鎮最先制瓷的有水尾、園仔墩、窯山、下陶等村莊,生產碗、盤、杯、碟、壺等日用瓷器,裝飾紋樣以青花、雲龍、花卉和人物為多。在漫長的生產過程中,創造出一整套陶瓷傳統手工製作技藝。現分布於光德鎮全境及縣內高陂、桃源、湖寮、洲瑞等鎮。
光德鎮明代的古窯址有窯子下、陶溪等6處,屬筆架山百窯村流派;清代的古窯址主要分布在光德下漳、富嶺、九社等9處,已基本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據《大埔縣誌·民國志》記載:“沙坪,居民俱黃姓,九十四戶,六百二十人,多以窯為業;村有窯十五座”;“上、下礤,居民七十五戶,五百零九人,多以窯為業”;“漳溪,居民四百零九戶,三千一百一十六人,多以窯為業,全村有窯十一座”;“九社,居民一百二十三戶,一千一百三十人,多窯業,全村有窯三十五座”;“澄坑,居民二百二十六戶,一千四百五十九人,以窯為業,全村有窯數十座”;“富嶺,居民四百九十六戶,二千七百九十七人,多以窯為業,有窯百餘座”。可見,至民國初,光德鎮全鎮有瓷窯近300座,陶瓷業已經相當興旺。
光德鎮位於大埔縣南部,毗鄰
饒平縣的新豐鎮、三饒鎮,連線本縣高陂鎮、桃源鎮,距縣城六十三公里,鎮政府所在地富嶺村,轄區面積114.66平方公里,有10個行政村,12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18萬人。經濟來源主要靠陶瓷生產,瓷業經濟收入占總量80%。
陶瓷手工制瓷技藝在光德鎮傳承了700多年,它是歷代瓷業工人用智慧和汗水長期積累、總結而成,是科學與實踐的結晶。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傳統陶瓷手工技藝已逐漸被機械和半機械所代替,傳統龍窯亦逐漸改為液化氣窯。因此必須對傳統陶瓷手工技藝進行搶救和有效地保護,使傳統陶瓷手工技藝得以保留和傳承。
工藝流程
光德鎮主要陶瓷種類有:(一)仿古瓷,主要產品有:青花花瓶、花籃瓶、古凳;(二)工藝瓷,主要產品有:青花四角花瓶、蒜頭瓶、天珠瓶、各種造型果盤、筆筒、筆架;(三)日用瓷,主要產品有:杯、盤、碗、碟、匙、茶具、花盆、魚缸、菸灰盅等。
光德鎮陶瓷手工制瓷技藝具體可分為四大工序:(一)採集瓷土、拌泥、拌漿釉,這道工序又可具體分為采瓷土、放車碓、踏泥、洗泥、乾泥、洗漿釉;(二)拉胚成型。拉胚成型有兩種方式:一是打餅式,二是手拉胚式;(三)繪畫上釉。陶瓷繪畫上釉技術具體分為釉上彩和釉下彩兩種;(四)燃燒製成。將做好的瓷胚裝進匣缽放進窯中起火燃燒,燒熟冷卻後即成成品。
傳承保護
傳承現狀
陶瓷手工制瓷技藝在光德鎮傳承了700多年,光德陶瓷手工技藝傳承,是按照制瓷工藝流程來進行的。每項工藝傳承都要拜師求藝,學習培訓要有一年以上,才能出師,出師後方能獨立從事工藝操作。傳承的方式主要有家庭傳承和師徒傳承,但可以跨工藝拜師。20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光德傳統陶瓷手工技藝受到了嚴重的衝擊,已呈現瀕危狀態。
傳承人物
黃福傳,男,1964年生。16歲進入光德富嶺瓷廠,跟隨朱招集、黃萬生等師父學習手拉坯、彩繪等陶瓷手工技藝。1986年起獨立辦廠,本著對光德手工陶瓷的熱愛,不斷鑽研、提高技藝。在工作之餘,他堅持創作,並和團隊一起研究開發新產品。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關注光德陶瓷,他積極進行對外宣傳,參加各類博覽會,通過報刊、電視台、網路等各種媒介宣傳光德陶瓷燒制技藝,通過打造工業旅遊項目讓國內外遊客近距離了解光德陶瓷的製作工藝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他努力挖掘、整理光德陶瓷的歷史、燒制技藝、制瓷老工具、瓷文化民俗活動和故事等資料,並建設了一棟青花瓷大樓,用於展示半個世紀以來各式各樣的光德陶瓷,讓光德陶瓷燒制技藝更好地傳播與發展。此外,他十分重視培養陶瓷人才,每年親自授課不少於20場次,特別是在光德陶瓷的手工成型、釉下彩繪等技藝進行了專題培訓,為光德陶瓷燒制技藝的傳承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後繼之才。
保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