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者(第一台國產類人型機器人)

先行者(第一台國產類人型機器人)

2000年11月29日,我國獨立研製的第一台具有人類外觀特徵、可以模擬人類行走與基本操作功能的類人型機器人,在長沙國防科技大學首次亮相。類人型機器人問世,標誌著我國機器人技術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這台定名為“先行者”的類人型機器人,高1.4米,重20公斤,不但具有類人一樣的頭部、眼睛、脖頸、身軀、雙臂與兩足,而且具備了一定的語言功能。與國防科技大學1990年研製的我國首台兩足步行機器人相比,這台類人型機器人實現了多項關鍵性技術的突破:從只能平地靜態步行,到快速自如的動態行走;從只能在已知環境中行走,到可在小偏差、不確定的環境中行走;行走頻率也由每6秒1步,提高到每秒2步。

據有關專家介紹,類人型機器人具有廣泛的套用領域,不僅可以在有輻射、有粉塵、有毒等環境中代替人們作業,而且可以在康復醫學上形成一種動力型假肢,協助截癱病人實現行走的夢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先行者
  • 屬性:第一台類人型機器人
  • 亮相地點:長沙科技大學
  • 亮相時間:2000年11月29日
  • :1.4米
簡介,介紹,標誌意義,在日本的流行,

簡介

我國獨立研製的第一台具有人類外觀特徵、可以模擬人類行走與基本操作功能的類人型機器人,在首次亮相。類人型機器人問世,標誌著我國機器人技術已躋身國際先進行列。

介紹

這台定名為“先行者”的類人型機器人,,重20公斤,不但具有類人一樣的頭部、眼睛、脖頸、身軀、雙臂與兩足,而且具備了一定的語言功能。與國防科技大學1990年研製的我國首台兩足步行機器人相比,這台類人型機器人實現了多項關鍵性技術的突破:從只能平地靜態步行,到快速自如的動態行走;從只能在已知環境中行走,到可在小偏差、不確定的環境中行走;行走頻率也由每6秒1步,提高到每秒2步。
據有關專家介紹,類人型機器人具有廣泛的套用領域,不僅可以在有輻射、有粉塵、有毒等環境中代替人們作業,而且可以在康復醫學上形成一種動力型假肢,協助截癱病人實現行走的夢想。

標誌意義

作為一個國家高科技實力的重要標誌,類人型機器人集機、電、計算機、材料、感測器、控制技術等多門學科於一體,一直是已開發國家重點研究開發的技術之一。國防科技大學科研人員在取得兩足步行機器人技術的基礎上,經過近10年的攻關,在機械結構、控制系統結構、協調運動規劃和控制方法等機器人關鍵技術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獲得了機器人神經網路系統、生理視覺系統、雙手協調系統、手指控制系統等多項研究成果,將我國機器人技術研究推向了新的高度。

在日本的流行

2001年3月3日日本惡搞網站侍魂對先行者進行了惡搞式的報導,戲稱其為「四千年來中國最高技術結晶」(中華4000年の科學技術の結晶),並且評論了其股間突出的裝置,為加農炮(キャノン炮)。還將其和本田的兩足步行機器人ASIMO跟索尼的AIBO一起作對比。文章後來在日本狂傳,也流傳到台灣。
シルチョフ兄弟社隨後以那篇惡搞文章來製作了先行者的同人遊戲。日本雜誌Netrunner製作了先行者的模型。日本同人社Hyper Octagon Statio開發了一個以先行者為主題的3D網路遊戲。
同時期網上出現一些3D視頻作品,並有專門歌曲「中華王 先行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