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龍泉窯青瓷露胎印花盤是元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龍泉窯青瓷露胎印花盤
- 館藏地點:浙江省博物館
- 所屬年代:元代
- 類別:陶瓷器
元龍泉窯青瓷露胎印花盤是元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
元龍泉窯青瓷露胎印花盤是元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口徑15.6,底徑4.3,高3.7平唇折沿,坦腹,小圈足。內底飾有露胎菊花一朵,呈赭紅色,釉色粉青,釉層開片有冰裂紋。圈足邊端沿無釉露胎。1...
元龍泉窯印花青瓷盤 元龍泉窯印花青瓷盤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元龍泉窯印龍紋青釉盤,元代龍泉窯燒制,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簡介】:盤敞口,淺腹,坦底,圈足。里外施青釉,底部無釉,露胎處呈火石紅色。盤心模印雲龍紋,內壁刻劃花紋。此盤器形較大,胎體厚重,釉呈青黃色,在較厚的釉層下模印的雲龍紋清晰可見,據此表明這是元代龍泉窯青瓷的典型器。龍泉窯青瓷自宋代...
元龍泉窯青瓷刻花盤是元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元龍泉窯青瓷刻花盤高7.3,口徑32.9,底徑15.3。盤口,弧腹,矮圈足。內壁口沿下飾三道弦紋,卷草紋一周,內底心印蓮花紋。外壁素麵無紋。通體施青釉,外底一環無釉,露胎處呈磚紅色,外底稍內凹。胎體厚重,有樸實之感。
元龍泉窯青釉貼花雲龍紋盤是一件元代的文物,館藏於上海博物館。文物特徵 元代龍泉窯瓷器的特點是器型高大、胎體厚重。如此件大盤直徑達35厘米而造型規整不變形,這種大件器物的燒成標誌著制瓷技術的新成就。元代龍泉窯青瓷普遍飾有花紋,裝飾技法有劃、刻、印、貼、鏤、堆等多種,其中印花、貼花、鏤刻是這一時期的...
元龍泉窯青瓷刻花盆盤是元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元龍泉窯青瓷刻花盆盤高6.4,口徑33.5,底徑15.5。侈口,淺弧腹,圈足內凹,形制端莊敦厚。唇沿貼塑8朵小梅花,全盤內壁刻劃海水波濤紋配以盤心的菊花紋,形成“落花流水”的喜慶場面,藝術效果強烈。菊花葉間刻“大吉”二字,釉色...
南宋-元龍泉窯青瓷露胎道士像 南宋-元龍泉窯青瓷露胎道士像是一個南宋文物,高31厘米。概況 詳情 該神像束髮頂髻,面容慈安,身著寬袖長袍,腳穿雲頭高履,端坐山石。旁塑有仙鶴一隻,老者手執蕉葉扇。釉色青綠,瑩潤光亮,臉部胸部赭紅色胎。
元龍泉窯印花菱口青瓷盤 元龍泉窯印花菱口青瓷盤是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的瓷器。
南宋元龍泉窯青瓷露胎何仙姑像 南宋元龍泉窯青瓷露胎何仙姑像,屬一級文物,來源於南宋-元朝。文物介紹 該像端坐山石上,右手放膝,左手執一荷枝放右肩,寬衣博袖,姿態悠然,為八仙傳說中的何仙姑。釉色青,開片面部和山石不施釉,採用露胎的裝飾手法,人物形象生動自然,栩栩如生。
南宋元龍泉窯青瓷露胎人物塑像 南宋元龍泉窯青瓷露胎人物塑像,高18.4,底徑9.3 厘米。文物介紹 頭戴方巾,身穿寬袖長衫,腰際系有一飄帶,雙足交叉端坐山石上,右手自然垂下,左手微舉在胸前。神態呈思索狀。面部.手.足.山石.露胎,成淺醬黃色。施釉部分釉色青灰。
青釉蓮瓣紋瓷碗生產朝代大致為宋元時期,1966年臨湘陸城出土文物,是龍泉窯所產瓷器中的精品。杭州博物館藏。高6.4厘米,口徑15.3厘米,足徑4.4厘米。該瓷碗廣口、淺腹、小圈足,碗壁裝飾蓮瓣紋,底部呈雞心底。通身施青釉,僅圈足底部露胎,露胎處為淺紅色,釉色光潔瑩潤,綠中泛灰,清新淡雅,釉面細膩潔淨,...
龍泉窯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名窯,宋代八大窯系,因其主要產區在龍泉市而得名。其始於五代,盛於南宋和元,而衰於明,終於清。是中國制瓷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瓷窯系,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釉色蒼翠,北宋時多粉青色,南宋時呈蔥青色,沒有開片在器皿轉折處往往露胎呈現胎色...
4.青釉雙耳環小瓶 5.青釉鼓釘爐 6.青釉熏爐 7.青釉觀音塑像 8.青釉持燈人像 9.雙繩耳鼎式爐 10.雙繩耳刻花大爐 11.青釉荷葉蓋罐 12.青釉刻花高足杯 13.青釉鏤空麒麟紋鼓凳 14.青釉執壺 15.青釉小蓋罐 16.青釉印花人物故事碗 第四節 清代龍泉窯 1.青釉刻鳳尾尊 2.青釉刻花蓮紋燈盞 3....
元龍泉窯青瓷貼花爐是元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7.3,口徑12.9,底徑4.8 直口,內折唇,筒腹,圈足內收,下腹裝獸蹄形三足,外腹壁上下各飾凸棱一周,中腹等距離貼塑三朵牡丹花,圈足及內底無釉,施青釉,釉層厚潤有乳濁感,有開片,胎質厚重,露胎處呈褚紅色。
元龍泉窯青瓷葵邊荔枝盤 元龍泉窯青瓷葵邊荔枝盤是 高3.4,口徑15.5,底徑5.2 厘米的瓷器,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介紹 葵花邊口、弧腹、平底、圈足。內腹及底刻划水波狀紋及枝葉紋,內底枝葉紋中間堆貼一個朱紅色露胎荔枝。通體施青黃色釉、較厚,並有大開片,圈足無釉,作砂紅色。
弟窯青瓷釉層豐潤,釉色青碧,光澤柔和,晶瑩滋潤,勝似翡翠。青翠的釉色,配以橙紅底足或露胎圖形,產生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南宋中晚期起,尤其是在元代,運用露胎的作品大量出現,人物塑像的臉、手、足等,盤類器物內底的雲、龍、花卉等,裝飾獨具神韻。現代的龍泉青瓷忠實地繼承了中國傳統的藝術風格,在繼承和...
北宋龍泉窯青瓷蓋瓶,短直口頸,肩作上下三台層弧收。圓狀腹,最寬處接近底部。平底,外撇圈足,圓隆蓋,上飾室瓶狀頂紐。蓋面刻扇骨紋。文物介紹 下腹刻劃三層仰蓮瓣,上腹刻劃變體團花,三弧台面刻劃覆蓮瓣。並在最下一檯面上堆貼六條佛塔狀印花。內外施青釉,僅子母口及外底露胎,呈磚紅色。
元龍泉窯青瓷刻花大罐是元代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文物特徵 高23.6,腹圍32.7,高23.6,腹圍32.7 直口,鼓腹,斜收至底,器身刻有纏枝菊花,近底處飾一圈蓮瓣紋及二道弦紋,內腹施青旋釉,外釉及底露足端,內底下突出作尖球狀,釉層肥厚滋潤,有開片,露胎處量朱紅色,整器製作規整,胎體...
腹部對稱裝把和流,臥足。現收藏於麗水市博物館。此展品為南宋文物,高8.9cm,口徑3.8cm,底徑3.8cm。斂口,圓唇,水滴形腹;最大徑在腹下部,往上漸收至口,腹部對稱裝把和流,臥足。胎灰白緻密,胎面光滑,製作精細。施標準粉青釉,厚釉滋潤。外底無釉,露胎處呈火紅色。現收藏於麗水市博物館。
龍泉窯釉色蒼翠,北宋時多粉青色,南宋時呈蔥青色,沒有開片在器皿轉折處,往往露胎呈現胎色,瓷釉厚潤,裝飾上很少刻花、劃花,而流行用貼花、浮雕,例如在盤中常堆貼出雙魚圖案,在瓶身上貼出纏枝牡丹圖案。宋代瓷業鼎盛,除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定窯五大名窯外,山西省平陽的平陽窯、陝西省耀州的耀州窯,...
元後期,隨著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加劇,嚴重影響著青瓷的生產。此時青瓷器的胎骨逐漸轉厚,且較粗糙,多數瓷窯在坯體成型以後未經很好修整,釉層減薄,器皿釉色青中泛黃,造型也不及以前優美。而明代龍泉窯青瓷是在元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從殘片中仍可看出元代器物的影子。到了公元1403年至1424年(明永樂)和1426...
龍泉溪口瓦垟窯遺址 龍泉大窯楓洞岩遺址 龍泉溪口瓦垟窯遺址堆積層 國內外青瓷研究專家到溪口瓦垟窯遺址實地考察 龍泉溪口瓦垟窯龍窯景 龍泉溪口瓦蛘窯龍窯景 龍泉大窯楓洞岩遺址全景 龍窯全景 龍窯正面圖 廠房庭院 遺址一角 龍泉窯青瓷 哥窯天球瓶 哥窯鬲式爐 哥窯把杯 哥窯把杯 哥窯花口杯 哥窯杯 龍泉官窯花...
胎色以淡灰為主,釉現清淡和清黃色,透明度差,胎釉間有白色結晶,同時期的婺州窯青瓷與之相同。隋、初唐施釉只到口與上腹,下腹及內外底無釉,以青釉為主,釉層不均,也有黑釉,總體粗糙,質量不高。中晚期胎質細潔,以灰白和灰色為主,多數通體施釉,但釉色不透,少量有褐斑、印花和堆紋。在品種、樣式...
與它同時或稍晚時期仿燒這類耀州青瓷的還有今河南省內的臨汝窯、寶豐窯,禹縣鈞台窯,廣州市的西村窯等。耀州窯以青瓷為主,有刻花和印花,也有剔花、劃花等。其青瓷胎質薄灰,青釉光潤肥厚,釉色青綠,俗稱“薑黃色”。器型很豐富,主要有盤、碗、瓶、爐、壺、罐、燈、枕、盒、執壺等。小口、短頸、豐肩...
西晉青瓷蠶繭形虎頭四足蹲伏絞索紋提梁虎子 北朝青釉龍首銜口雙系堆塑雞首瓷壺 隋象首圈足辟雍青瓷硯 唐攪胎綠釉瓷枕 宋茶葉末釉鳳首壺 元青花雲龍纏枝蓮紋罐 元黑釉鐵鏽花瓷碗 元龍泉窯龜形飾青瓷荷葉盤 元龍泉窯青瓷荷葉形盤 元龍泉窯青瓷荷葉蓋罐 元青花纏枝瓜果紋玉壺春瓷瓶 元露胎貼花雙龍紋龍泉瓷盤 明哥瓷...
這四座龍窯的產品以青白瓷為主,少量青瓷。產品分為芒口器和澀圈器兩種,芒口器占大宗,種類有深腹部碗、印花斗笠碗、平底印花碟、高足杯、敞口淺腹碗、敞口圈足印花盤等生活用具,以及筆架、象棋等文娛用具,胎質細膩,胎體輕薄,青白釉,許多器物釉色泛青綠。澀圈器很少,種類有敞口斜直腹圈足碗、侈口弧腹餅足碗...
五代時期,燒青瓷和白瓷,青瓷釉色偏灰,白瓷釉色純正,達70度。宋代已發現有湖田、湘湖、南市街、柳家灣等遺址,均燒釉色介於青白之間的青白瓷,楊梅亭等三處窯址也改燒青白瓷,有盤、碗、瓶、壺、罐、盒、枕等器,裝飾有刻花、印花、蓖花、蓖點等技法;北宋後期吸取北方復燒法,產量大增。元代創燒青花...
裝飾手法以刻、印花為主。題材有蓮瓣、花卉、雙魚及八思巴文。胎呈灰白色。釉色青綠,不少泛黃或青灰色。窯具有匣缽、碗形墊托和墊圈、墊餅。另外,還發掘了工場遺址4處,清理淘洗池12個、陶車坑10個、素燒窯爐4座以及房基和排水溝等遺蹟。窯創燒於宋元之際,是元代龍泉窯青瓷生產的一處重要瓷場,產品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