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龍泉窯雙龍瓷瓶,藏於開封市博物館,為龍泉窯典型的青釉製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五代十國龍泉窯雙龍瓷瓶
- 館藏地點:開封市博物館
- 所屬年代:五代十國
- 類別:瓷器
文物特徵,文物背景,龍泉窯發展歷史,產品特點,
文物特徵
龍泉窯因在今浙江龍泉而得名,屬中國南方青瓷系統,它的產品暢銷於亞洲、非洲、歐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影響十分深遠。該器為五代時期的器物,盤口,長頸,折肩筒式腰,淺圈足,頸部堆塑兩條盤龍,腹部為波紋,釉色為龍泉窯典型的青釉。該器造型規整,堆塑盤龍雄健,釉色較為光亮。
文物背景
龍泉窯區域分布廣泛,今浙江省麗水地區及其周圍的武義、永嘉、文成、泰順等縣,和福建浦城、建陽、松溪、建甌、南平等地均屬龍泉窯區域。窯址以龍泉縣境內最為密集,有350餘處。其中產品工藝、質量最高的窯址在龍泉大窯村(古名“琉田”“劉田”),溪口一帶是龍泉窯中心區。
龍泉窯發展歷史
具有一千六百年制瓷史的龍泉窯,可分為開創、發展、鼎盛、衰落和振興幾個階段:
開創期的魏晉至五代十國,瓷窯少,時斷時續。三國的印紋罍,已出現簡單的太陽紋和斜方格紋。晉代的水盂底由平底演變成餅形底。南朝器物除續晉代弧腹和餅形底外,直口和腹部成半圓形,飾紋變為弦紋、蓮花紋等。胎色以淡灰為主,釉現清淡和清黃色,透明度差,胎釉間有白色結晶,同時期的婺州窯青瓷與之相同。隋、初唐施釉只到口與上腹,下腹及內外底無釉,以青釉為主,釉層不均,也有黑釉,總體粗糙,質量不高。中晚期胎質細潔,以灰白和灰色為主,多數通體施釉,但釉色不透,少量有褐斑、印花和堆紋。在品種、樣式和胎釉等方面有較大的提高。
北宋至南宋是發展期。瓷窯規模大、數量多,北宋早期以淡青釉器,坯料處理認真,胎質細潔,呈白色。刻畫花裝飾,線條細熟,另有水波紋、龍紋、弦紋等。薄胎、形巧、淡釉、細刻和底墊環支燒等工藝,都明顯受到甌窯影響。但它的胎更薄,釉更淡,蓮瓣飾紋,輪廓線常用雙線。多管瓶、碗等造型和飾紋在甌窯中不常見,是龍泉窯的獨創之處。中晚期坯體較厚,胎呈灰色;釉層薄,青中帶黃,釉層開片和凝聚成點狀的現象多,屬石灰釉;大件器物裝燒工藝粗糙,釉色不純和釉面粘沙粒,小件器物外底無釉,露灰色胎,留有泥點和墊形痕跡,同前期明顯有別;蓮花荷葉紋較盛行,到南宋成為碗盤的主要裝飾。北宋中期到晚期,多管瓶造型由頸短腹滿,變為修長秀氣,肩部和上腹分層從五級減少到晚期的二層。南宋前期時,多數分層只剩一級,肩部演變為堆塑龍或虎,而成龍虎瓶,多管瓶因而停產。據考證同一時期浙江各地瓷窯,僅龍泉窯生產此瓶,是其特有產品。元祐七年,龍泉溪等流域得到治理,龍泉窯以自制坯料、廉價燃料及暢通水路的優勢,使瓷業發展迅速。
南宋後期至元代進入鼎盛期。瓷窯發展迅速且質量高,公元1200年左右,龍泉窯在皇室的支持下,胎釉配方、造型設計、上釉技巧、裝飾藝術和裝窯燒成都有了巨大的提高。這時主產品有:黑胎厚釉和白胎厚釉兩種青瓷。在坯料上,黑胎厚釉瓷胎和白胎厚釉製作工藝一樣傳自官窯,“為薄胎薄釉瓷器發展而來”。白胎比黑胎厚,但比南宋前期的薄,用釉改北宋中晚期的石灰釉為鈣鉀釉,青釉厚而不流,氣泡穩定,面光柔和,因釉層厚,素燒和上釉的次數可達3-5次,施釉技法也隨之豐富和有特色,這是創造性的進步。白胎白中帶灰,釉中鋁、鈣量比黑胎青釉低,胎釉膨脹係數接近,燒成溫度和冷卻速度結合較好,青釉光潔不開片,加上胎白和釉色青翠,猶如碧玉翡翠,如粉青、梅子青、米黃等青釉。而粉青釉在黑白胎青瓷中用得較多,體現出當時燒窯技術高,並大量生產以供使用,這標誌著中國青瓷工藝大大提高了。
元代南北統一後,龍泉青瓷出口量很大,花式品種十分豐富。僅“1976年,在韓國木浦附近海域,發現元代滿載瓷器的沉船,有青瓷三千多件,白瓷兩千多件,多系景德鎮和龍泉產品,但無一件青花瓷器。”此時胎中鐵量減少,胎色白度提高,可見胎釉配方在繼續改進。但到元末明初,上釉次數開始減少,多數隻上一次,質量下降。裝飾紋樣採用刻、劃、印、貼、鏤、雕和褐色點彩等工藝,蓮花就瓣紋是這時期的代表裝飾之一。另發現印有蒙古八思巴文字的瓷器,八思巴文字是元代的官文,全國只在龍泉窯、德化屈斗窯址和杭州萬松嶺南鳳凰山瓷窯才有,可見這時龍泉窯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明清是尤龍泉窯的衰落期,據載明代早期皇宮多次派內官到處州府監製龍泉窯生產,供宮中使用。此時胎釉胎色變化不大,大部分只上一次,釉層薄,青綠多,黃色少,可見燒窯技術仍然較高,並出現罕見的吉祥動物飾紋。明成化二年進士,浙江參政陸蓉說:“青瓷初出於劉田……祿逸等處皆有之。然泥精細,模範端巧,俱不若劉田……”。又“明正統時顧仕成所制者,已不及章生二遠甚。”這時器形粗厚,為民間所用,與事實相符。英國大英博物館收藏的有“處州府龍泉縣……道光二十四年”等文字青瓷瓶,證明龍泉窯在晚清還產青瓷,後因處境不佳不斷減少。可見,龍泉窯是中國制瓷歷史最長的一個名窯。
1957年以來為振興期。在周恩來總理的指示下,龍泉青瓷經半個多世紀的恢復和研發,生產出許多新品種,如梅子青、粉青、豆青、哥弟結合、青瓷釉里紅、青瓷手繪、青瓷青花等,特別是“冰裂紋”的研發成功,幾乎使龍泉青瓷史重新改寫。截至2004年,龍泉市有中國工藝美術大師4人,在各類國內外陶藝評比大會上獲獎、國家珍藏和作為國禮的作品數不勝數,生產企業150多家,成功舉辦中輕聯和中陶會舉行的第七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大會,並舉辦全國青瓷文化節等活動,為振興民族優秀文化,服務地方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
產品特點
五代時期的龍泉窯主要燒造地點在金村窯隔小梅溪對望的上垟鎮一帶。上垟窯初期產品的紋飾風格、裝燒工藝,甚至部分產品的尺寸,都與同時期的上林湖越窯非常一致。五代中期之後,上林湖地區由於人口密集,土地開墾過度,瓷業生產所需的林業和瓷土資源匱乏,難以承托錢氏小朝廷向趙氏大朝廷進貢的重任,從而轉向資源豐富的龍泉。一批優秀的瓷匠陸續在龍泉安家落戶,使得上垟窯初期產品就極為成熟,帶有濃郁的越窯風格,但是和越窯產品存在著明顯的區別。上垟與上林湖產品的最大區別在胎和釉上。上垟窯瓷器的胎質更細白、緻密,淘洗更精細。釉面極其光亮,有開片和不開片兩種,釉色有灰白、蛋青、淡翠青三種。其中以淡翠青不開片為上品,這類產品多為小件器物,如蓋碗、花口出筋碟、盞托一類;大型器物如多管瓶、盤口瓶、梅瓶、執壺、塔式帶蓋瓶等。一般呈灰白釉,但這種灰白釉和北宋時期的灰白釉有很大的區別,五代的灰白釉異常清亮,類翠質地。
在墊燒方式上,五代時期採用瓷土加石英沙的支條墊燒,看上去有石灰質的感覺,和越窯同時期的墊燒方式相仿;北宋採用圈墊燒,為了降低成本,一些產品使用泥圈墊燒,上垟窯、金村窯均是如此,北宋早中期則採用刮胎泥餅墊燒。
在上垟窯群堆積層中處於最表層的為北宋早中期瓷片,說明上垟在北宋中期偏早時期就基本停燒了,而後龍泉的瓷業生產的重心逐步移向金村。原因是沿用五代工藝製作的產品,其高成本並不能適應普通民用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