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稱《皇朝經世大典》。書名。元代官修。撰者趙世延、虞集等。八百八十卷、目錄十二卷,附公牘、纂修通議各一卷。至順二年(1331年)修成。仿唐、宋會要,分帝號、帝訓、帝制、帝系、治典、賦典、禮典、政典、憲典、工典十門,記載元代的典章制度。明修《元史》,各志多以本書為根據。原書除序錄存《元文...
元經世大典地圖是古地圖名。附於元至順二年(1331年)虞集等所撰《經世大典》中。原書久佚,此圖系魏源從《永樂大典》中錄出,刊於所撰《海國圖志》中。圖中所列地名,與《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錄》大致相符,為研究當時亞洲歷史和中西交通的重要資料。國內學者洪鈞、屠寄和丁嫌等對此圖曾加考證。俄人...
《經世大典輯校》是2020年6月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世延、虞集。內容簡介 《經世大典》是元代文宗時期修纂的大型政書。大典八百八十卷,為君事四篇、臣事六篇,十篇之下又分一百二十八類以上,分類記載了元朝自漠北興起至文宗朝的帝王譜系、詔訓,以及職官、禮樂、經濟、軍事、法律、匠作等典章制度,尤其...
《經世大典征緬錄》又名《元朝征緬錄》,是元佚名撰紀事本末體史書。內容簡介 《經世大典征緬錄》,書名。又名《皇元征緬錄》、《元朝征緬錄》。此書出自官府檔冊,載征緬事。《元史·緬國傳》即據此稍有增刪。載至元八年(1271)至大德五年(1301)八月事。因作於天曆、至順年間(1328—1333),故大德五年...
《元代畫塑記》,中國元代繪畫雕塑著作為官修《經世大典·工典》中的一部分。它記錄了元代元貞元年(1295)至至順元年(1330)的35年間,中書省工部所轄諸色人匠總管府及其下的梵像提舉司所屬匠師,奉旨從事雕塑、繪畫工作的內容及所需材料名目數量等,也是官府支配雕塑、繪畫等匠作用料的準則定例。該書還記錄了當時...
歐陽玄曾奉詔纂修《四朝實錄》《經世大典》,總裁《宋史》《遼史》《金史》。此外,他還編成《太平經國》《至正條格》《經考大典》《纂修通議》《康書纂要》《元律》《至正河防記》《拯荒事略》《睽車志》等多種著作,共達一千一百餘卷。可惜的是,這些書籍大多毀於戰火,已經散佚。後世輯錄有《圭齋...
宋代以後,官方都要組織學者編纂當朝的會要,如《宋會要》(原本已佚,清代學者徐松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宋會要輯稿》)、《元經世大典》、《明會典》、《清會典》等。另外一些學者私下編寫了此前歷代的會要,如南宋徐天麟的《西漢會要》和《東漢會要》、明代董說的《七國考》、清代姚彥渠的《春秋會要...
九月,文宗回大都,召集以揭傒斯為首的翰林國史院史官與奎章閣學士,命其采輯本朝典故,仿唐宋會要體例,擬編《國朝經世大典》。揭傒斯同時作《上再即位奎章閣賀表》。揭傒斯在任期間,元文宗經常來到閣中咨訪,與揭傒斯交談,每次都對答如流,元文宗十分愛惜他的才華,只以他的字“曼碩”稱呼他以表示...
洪武二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開《元史》館,以左丞相李善長為監修官,以宋濂和王禕為總裁,同時徵召高啟、汪克寬、趙壎、胡翰等人為纂修官,並調集《元經世大典》等諸多書籍史料以備用。史臣們在修史餘暇,也不免登高望遠,吟詩唱酬。高啟、孫蕡等人的文集中,就多有詩篇作於天界寺。高啟有一首《寓天界寺》:“...
杜秉彝(bǐng yí):元順帝時中書左丞。河南安陽人,文宗天曆二年(1329),以奎章閣典簽預修《經世大典》。書成,遷鑒書博士。順帝元統二年(1334),出為陝西行台監察御史。至正初,為太常院僉院,參與《宋史》編修。至正十二年,任治書侍御史,兼經筵官。旋授中書添設參知政事。次年,任中書參政。十五年,遷...
《元秘史潤文》是清王樹榮撰史書。十五卷。內容簡介 前附元經世大典地理圖、元秘史世系世族表,元秘史人名地名異同表。有撰者光緒三十二年(1906)自序。創作背景 《元朝秘史》記元太祖、太宗兩朝事跡最為詳備,足補《元史》紕漏,然原文是用當時俚語所寫,未經修飾,樹榮特將其譯為文言,故曰潤文。撰者初照連...
文宗朝,虞集任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曾向文宗推薦李好文等人參與編修工作。李好文與鄭深也有一定的交情。鄭深(1314-1361),字仲幾,一字浚常,浦江(治今浙江浦江)人。歷官宣文閣授經郎、鑒書博士,改吏部員外郎,至正十六年除浙西憲僉,二十一年移江東道,未上任而卒。在與李好文同朝為...
元仁宗時,遷集賢殿修撰,除授翰林待制兼國史編修。泰定帝在位時期,他提出在京師以東地區開展水利營田的建議,對後世頗有影響。一向賞識虞集的元文宗奪取皇位後,升授他為奎章閣侍書學士,命其與平章事趙世延同任《經世大典》總裁官。至順三年(1332年),升任翰林侍講學士。元寧宗駕崩後,稱病返回臨川,自此不...
虞集,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虞集至大都,任大都路儒學教授。仁宗時,為集賢修撰。泰定帝時,升任翰林直學士兼國子祭酒。文宗時,任奎章閣侍書學士,參加《經世大典》的編寫工作。因虞集曾草詔說順帝非明宗子,所以順帝即位後,他就謝病回鄉。文學成就虞集(1272-1348),元學者、文學家。安伯生,人稱邵庵...
官制、中書省屬官職掌、立政議、行選舉法、按察司不宜省、限田、憲典、至元新格、初定兵制、大儒時務書、置御史台、立國子學、諸路學校書院、議立三省、兵事宜屬樞密、崇憲台之制、刑獄不宜遙制、肅政廉訪司,錢鈔之議、貢舉人才、俸祿、遷官之法、大元通制、太子貢試之法、籍沒免及妻子、經世大典、...
第一節 奎章閣學士院與《經世大典》修撰的密切關係 第二節 《經世大典》“會要體”修撰體例與奎章閣文人朴雅創作風格的形成 第三節 奎章閣文人群體與元代中晚期朴雅創作審美風氣的形成 第七章 《奎章政要》真偽辨析及其他 第一節 《奎章政要》乃《太平政要》之誤稱 第二節 元末民間對奎章閣的猜想及...
對蒙古、青海、新疆等地的蒙古各部落的歷史、山川城堡等都予以了詳細的記載,它對於研究蒙古各部落的歷史、滿蒙關係史,以及蒙古、青海、新疆等地的歷史地理具有著極為重要的學術價值。道光二十一年(1841),他還從《永樂大典》中繪出一幅《元經世大典西北地圖》,送給魏源。魏源將其刻入《海國圖志》之中。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簡稱《元典章》,是元代典章制度文獻,見“元典章”詞條。尺寸 外觀尺寸(高、廣)23.5x15(公分)版框尺寸(高、廣)20x13(公分)元 不著撰人 元刊本 《大元聖政國朝典章》是元代典章制度方面的文獻,除〔元史〕志書外,其它如〔經世大典〕、〔大元通制〕等書都已散佚,如今幸賴...
《元秘史山川地名考》書名。清末撰。12卷。作者簡介 作者鑒於《元朝秘史》存在有同地異名及譯音音節不一等缺陷,特參稽有關史籍,及《元經世大典圖》,阮惟知《元秘史地理今釋》等圖錄、著作,對《秘史》中的山川地名遍加考證,還為此親往內外蒙古進行實地查考,以求驗證,迭經改易,最後得146條,撰為此書。...
元軍三征安南及占城之役 張立道安南錄及徐明善天南行記 元征爪哇之役 亦黑迷失、楊庭璧、楊樞出使海外 周達觀出使真臘 《《大德》南海志》中的諸番國 黎則撰《安南志略》汪大淵的《島夷志略》周致中撰《異域志》元代陸海對外交通之發達 也里可溫、木速蠻及蕃客大量住華 《元經世大典地里圖》及《元史西北...
撒迪,元朝大臣。又譯撒的。蒙古人。人物生平 初侍懷王圖貼睦爾(文宗),隨從出居瓊州、建康等地,備極艱苦。天曆元年(1328),文宗即位後,任治書侍御史,奉命迎皇兄和世㻋於漠北。二年,升中書右丞、奎章閣大學士,預修《經世大典》。至順二年(1331),兼領廣誼司。三年,進中書平章政事。順帝元統二年...
106. 《元經世大典圖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院編:《考古學研究(六):慶祝高明先生八十壽辰暨從事考古研究五十年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頁552-571。107. 《和林訪古》,《紫禁城》2007年第7-8期連載,頁212-219及頁208-217。108. 《元大都城制的淵源》,《紫禁城》2007年第10期,頁186...
王守誠曾與修《經世大典》以及遼金宋三朝史,在當朝影響頗大。其詩文傳世不多,《元詩選·癸集》丙集存其詩二首。人物生平 早期經歷 王守誠自幼好學,跟隨鄧文原、虞集遊學。泰定元年(1324),進士第一,廷對賜同進士出身,授秘書郎。歷任太常博士,續纂《太常集禮》。轉任藝林庫使,參與修撰《經世大典》...
途魯吉,古代北方民族名。見《元史·西北地附錄》,在察合台五世孫篤來帖木兒位下。即《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和兩唐書中之突厥。在元《經世大典圖》(1331年纂)中,途魯吉分布於可什哈耳(今新疆喀什)北,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縣西北境)西南。《蒙兀兒史記·西北三宗藩地通釋》云:本...
傒斯凡三入翰林,朝廷之事,台閣之儀,靡不閒習,元仁宗皇帝的儒師集賢大學士王約力薦說:“與傒斯談治道,大起人意,授之以政,當無施不可。”又歷仕集賢學士、翰林直學士、侍講學士等職。文宗、順帝朝,先後參與編修《經世大典》和遼、金、宋三史,並任修遼、金、宋三史的總裁官。至正四年(1344)...
不僅如此,在對社會生活的每一方面的具體分析的過程中,作者十分注重對史料的蒐集和辨析,既立足於《元史》《元典章》《通制條格》《元朝秘史》《經世大典》等基本史料,又充分重視對筆記、行紀、詩集、碑銘、方誌、戲曲、文集以及相關的考古和實物資料等的利用,並積極借鑑和吸取了歷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充分做到了言...
天曆元年(1328年)元文宗拜為侍御史,授資善大夫,任中書左丞;天曆二年(1329年),任資政大夫、御史中丞、知經筵事。至順元年(1330年)二月,授資德大夫、中書左丞,主持纂修《經世大典》;至順三年(1332年)五月,陳奏政要三十八事,朝廷多數予以採納。元統元年(1333年),任山東東西道肅政廉訪使;元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