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改因遠部為羅盤部。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改元江路為元江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江府
- 成立時間:1265年
- 地理位置:雲南省
元朝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改因遠部為羅盤部。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改元江路為元江府。
元朝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改因遠部為羅盤部。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改元江路為元江府。元憲宗四年(公元1254年)設定臨安-廣西-元江等處宣慰使司,治所在寧州(通海),轄臨安路(通海)、廣西路(瀘西)、和泥路(思陀...
“元江軍民府”是元江傣族土官按照朝庭的“土司制度”規定,多次進京朝貢得到改升的。清康熙《元江府志》記載:“元江古號西南荒裔,夏商時,號因遠部,又名惠籠甸,歷周秦不通中夏,迨楚頃襄王將兵掠地,莊足喬據滇王,爿羊牁(貴州)句町(廣南)皆內附,獨元江不與。漢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正月,...
元江直隸州是雲南省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管轄區。元江直隸州:在清朝編制上為“最要”缺。隸屬於雲南省迤南道。元江在明朝時為“元江府”,當時領二個散州。到了清朝順治六年,改設為流官制度。順治十八年,撤銷所管轄的恭順、奉化二州。雍正十年,以臨安府新平縣來隸。乾隆三十五年,元江府降格為元江...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位於雲南省中南部,地理坐標為東經101°39′~102°22′、北緯23°18′~23°55′。東與石屏縣毗鄰,南與紅河縣相連,西與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接壤,北與新平縣緊鄰。距省會昆明220公里、玉溪市區132公里,轄區面積2858平方公里,下轄10個鄉鎮(街道)81個村(社區)。 [12]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
本志收錄了雲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的企事業單位,人工建築物,名勝古蹟,自然地理實體,電站,水庫等地名。作品目錄 封面 雲南省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地名志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檔案 目錄 一、前言 二、凡例 三、縣地圖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地圖 元江路地圖 元江府地圖 元江直隸州地圖 ...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交通局 先進道班—羊岔街養路隊三道班 《元江縣交通運輸志》編纂小組合影 《交通志》評稿人員合影 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交通圖 序(一)序(二)序(三)凡例 目錄 大事記 概述 第一章 交通設施 第一節 驛道 一、昆元驛道 二、元江府八大驛道 三、元江直隸州關、哨、訊、塘...
必招,元代雲南元江府(羅匐甸,又名羅槃甸)土官。哈尼族。據險恃強,屢逆朝命。生平 必招,元代雲南元江府(羅匐甸,又名羅槃甸)土官。哈尼族。據險恃強,屢逆朝命。至元十二年(1275)冬,率羅匐甸哈尼族公開反抗元軍。元軍征之,至羅匐甸,圍城數日,城下,元江以西哈尼諸部歸順。次年正月,他亦降元...
1770年,元江府降為元江州,儒林里土守備、定南里土千總併入他郎廳劃歸普洱府;今江城縣境的李仙江(把邊江)流域屬他郎廳、瀾滄江流域屬寧洱縣。1913年,民國政府裁他郎廳,原他郎廳所屬的儒林里土守備領地劃入元江縣、把邊江以西劃入寧洱縣,其餘地區設他郎縣(後改墨江縣);1916年,墨江縣南部諸土目領地...
清順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正月,清軍攻陷昆明。設巡撫和雲貴總督,基本延續明朝的府、州、廳、縣和土司制度。明永曆帝逃入緬甸,授元江府土知府那嵩為巡撫,授其子那燾為知府,授其弟將軍武職;九月,在李定國的聯絡下,那嵩和總兵許名臣舉旗反清;十二月失敗。清順治十七年(公元1650年)5月,元江府設定流官...
公元1382年,明朝擊垮雲南的元朝勢力設雲南都指揮使司(軍事機構)與雲南承宣布政使司(行政機構),前元江路改設元江府,前普日思麽甸長官司所轄的把邊江流域劃入元江府、瀾滄江流域劃入車裡軍民府;今寧洱縣境分屬元江府、車裡軍民府(後改車裡宣慰司)。公元1659年,清軍攻入雲南,仍沿明制設元江府、車裡...
恭順州 恭順州,明嘉靖年間改馬龍他郎長官司置,治今雲南省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屬元江府。清初廢。
《布政徐波石先生樾》是明末清初文學家黃宗羲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布政徐波石先生樾 徐樾字子直,號波石,貴溪人。嘉靖十一年進士。歷官部郎,出任臬藩。三十一年,陞雲南左布政使。元江府土舍那鑒,弒其知府那憲,攻劫州縣,朝議討之。總兵沐朝弼、巡撫石簡會師,分五哨進勦。那鑒遣經歷張惟至監軍僉事...
《明史·地理志》:“雲南承宣布政使司,領府五十八、州七十五、縣五十五、蠻部六。鎮沅府轄祿谷長官(恩樂)、者樂長官(新撫);元江府轄他郎寨長官司(墨江)、普日長官司(寧洱)、思摩甸長官司(思茅)、鈕兀長官司(江城)”。《讀史方輿紀要·雲南七》:“鈕兀御夷長官司東至元江府界,南至車裡宣慰司...
元朝,元憲宗時(公元1251-1259年)立為二千戶所,隸屬寧州(今華寧)萬戶府,後改二千戶所為馬龍、他郎(今新化)二甸,為馬龍甸地,改屬元江萬戶府;元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以馬龍等甸管民官並於他郎甸(新化)置司,為司轄地,屬元江府。明朝,明洪武初改為馬龍他郎甸長官司(司治仍於新化),...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擊垮雲南的元朝勢力設雲南都指揮使司(軍事機構)與雲南承宣布政使司(行政機構),前元江路改設元江軍民府;永樂四年(1406年),元江府改元江軍民府,裁馬龍他郎甸長官司設新化州、恭順州;今墨江縣境屬元江軍民府恭順州。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仍設元江軍民府;雍正十年(1732...
雍正八年(1730)置迤東道,駐曲靖府,領雲南府、武定府、普洱府、曲靖府、昭通府、澂江府、廣南府、東川府、開化府、廣西府/廣西州、臨安府、元江府、鎮沅府;乾隆三十一年(1766)雲南府、武定府、鎮沅府、元江府、臨安府、普洱府另屬;光緒十三年(1887)開化府、廣南府另屬;三十四年(1908)增領鎮雄州。迤南道...
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吳三桂將易武、倚邦劃入元江府,清康熙三年(1664年)吳三桂仍將易武、倚邦劃回車裡宣慰司管轄。清雍正七年(1729年)雲貴總督鄂爾泰對西雙版納進行改土歸流,車裡宣慰司管轄的瀾滄江以東的六個版納劃歸普洱府,易武也隨之劃歸普洱府,易武茶山稱為普洱府的貢茶收采地。進入民國後,1927年易武...
明朝洪武年間,正式在境內建立世襲土司制度,分別封設虧容甸、思陀甸、落恐甸、溪處甸、瓦渣甸和左能甸6個長官司,均屬臨安府,為雲南邊疆諸縣土司較多的地區之一。從清代直到民國時期,除迤薩、浪堤等地屬元江府(州、縣)管轄外,其他均為土司區域,先後隸屬臨安府和建水、石屏州(縣)領轄。2020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