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學說

元氣學說

元氣學說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自然觀學說,對於我國古代科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元氣學說對於西方科學的發展以及理解現代物質結構理論都有啟發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氣學說
  • 提出者:宋鈃、尹文
  • 提出時間:公元前4世紀
  • 套用學科:自然觀學說
  • 適用領域範圍:世界的組成
定義,發展,意義,

定義

自然界的物體,大到日月星辰,小到灰塵微生物,究竟是由什麼組成的? 這一問題一直引發著人們的好奇心。早在西周初年,中國人便提出萬物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這就是“五行說”。以後又有人認為水是萬物之本原,被稱為“水成說”。但是用一種具體的東西作為一切事物的本原,總是不能讓人信服。後來,人們就想像某種抽象的東西演變出具體的自然事物,這就出現了“元氣說”。從戰國時代到明朝末年,元氣說一直是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物質結構思想,正如原子說一直是歐洲人最重要的物質結構思想一樣。

發展

生活在公元前4世紀戰國中期的宋鈃、尹文認為,精氣是大千世界的本原,這種精氣結合起來便生成萬物。東漢的王充把元氣說發展為“元氣自然論”,認為天地間萬物都是由元氣自然而然地構成的,夫妻之間也是由於元氣的運行而繁衍出子孫後代。唐代的柳宗元、劉禹錫接受了王充的思想,並且說明元氣的運動、靜止、穩定、變化、鬥爭、衰落、崩潰與神、鬼、人的意向都沒有什麼關係,這是一種反對鬼神迷信的正確觀點。
生活在11世紀的宋人張載和17世紀的清人王夫之在吸取了元氣是物質本原,元氣運行導致萬物生滅的思想基礎上,對元氣作出了更深入的論說。認為陰陽兩種氣充滿了宇宙空間,除此之外,宇宙中再沒有其他東西,元氣間也沒有間隙。關於元氣的運行機理,張、王二人都認為元氣因有陰陽二性的推動而浮沉、升降、動靜,這是自身的矛盾運動,用不著鬼、神、上帝起作用,這是難能可貴的無神論思想。
關於物質不滅,王夫之先從生活實際出發,指出木柴燒完之後並沒有消失,只是變成了火焰、煙霧、灰燼;樹木燃燒、水分揮發、塵土彌散等等,也都是變成為非常微小的看不見的東西了。一切有形的實物都是如此,作為組成這些實物的根本——元氣,當然也是不生不滅的。在張載、王夫之的物質守恆思想中,還包含了各種物質形態相互轉化的意見。這在自然科學不發達的古代,是很先進的。

意義

元氣學說是一種很有價值的自然觀學說,對於我國古代科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元氣學說對於西方科學的發展以及理解現代物質結構理論都有啟發作用。有人曾把張載的元氣論與近代科學奠基人之一——17世紀的法國大科學家笛卡爾的以太漩渦理論,進行詳細比較,發現兩者驚人地類似。而現代科學中的電場、磁場、引力場以及電子、質子、中子等概念,都與“以太”有關。人們還認為,要理解現代場論的深奧知識,中國古代的元氣學說可以給我們許多啟發。在今天科學最發達的美國和歐洲,也有一些科學家在研究包括元氣學說在內的中國古代思想,以促進東西方的科學文化交流,增進對於物質結構的理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