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項目名稱:元宵燈會(乾元龍燈會)
- 主題詞:民俗,元宵燈會,乾元龍燈會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民俗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09年
- 認證批次:第三批
- 申報地區或單位:中國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
元宵燈會(乾元龍燈會)簡介 編輯 乾元龍燈會,直接源於農曆正月十五前後德清民間的“燈節”習俗。每到春節,家家戶戶爭先恐後邀請舞龍隊,在自家門口的空地上作精彩...
密祉花燈元宵燈會編輯 鎖定 正月十五鬧花燈,是彌渡人傳統的節目,而最具特色的當屬密祉。每年正月十五、十六這兩天,彌渡密祉都會舉行傳統的花燈會來賀新春,祈求國泰...
元宵燈會是一種中國傳統民俗活動。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創“五斗米道”而舉行的“燃燈祭斗”儀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燈會。南朝時期,...
說是元宵燈會,其實在正月初十就開始鳴響群鑼,首天為4擔,至十四增至36擔,並在廣場集中,由大旗引路,19槓古亭、抬閣、鞦韆隨後,到塔山廟“請”出“濠公老爺”,...
正月十五,民間叫元宵節,民間有觀賞花燈的習俗。燈會始於漢,興於唐,盛於宋。這個節日最突出的景觀,就是圍繞張燈、賽燈、賞燈等一系列"燈"事活動而展開,因而也稱...
故宮元宵燈會簡介 編輯 故宮博物院將於2019年2月19日(正月十五)、20日(正月十六)舉辦“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這是故宮首次接受公眾預約的夜間開放活動。2019年...
鬧元宵是中國節日民俗活動,起源於漢代。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每年從臘月開始著手用竹片扎龍燈、龍身、龍尾、繡龍衣;用彩紙紮龍頭、龍尾,...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燈節或上元節 , 且因其為春節的最後一個高潮, 家家戶戶皆熱鬧慶祝, 故亦稱小過年。農曆正月十五過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吃“藥飯”或“...
這一龐大的獨立發展系統,由盂蘭盆燈會、元宵冰燈和元宵花燈三部分組成。盂蘭盆會又稱中元燈會,在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晚上,漁民祭鬼放“河燈”。...
農曆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夜、燈節。相傳,漢文帝(前179—前157年)為慶祝周勃於正月十五勘平諸呂之亂,每逢此夜,必出宮遊玩,與民同樂,在古代,夜同...
故事“孝義傳佳話”,有再現番薯引進中國艱難歷程的偉大功業“番薯救饑荒”,還有展示老福州人過年鬧元宵、看戲聽評話、傳統小吃、老行當以及兒童玩耍遊戲的一系列燈...
春節期間社區舉辦元宵龍燈會,還精心組織了一場豐富多彩的元宵晚會,給民眾帶去了歡樂,豐富了民眾的業餘生活,也推動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積極組織慶“三八”活動,不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