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內容,創作背景,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內容
《雙松圖軸》畫兩松平地直立,上頂天,下立地,幾乎占據了整個畫面。兩樹均挺拔茂盛、形狀奇古。左松樹身下部曲成弧形,臥於地,中部挺直、勁健,頂部突然探向右方;右松直立挺拔,上部一個近於直角的彎曲,伸向右,於左松一樹枝的上方又有一個近於直角的彎曲,然後沖向高空。這樣兩松空中交叉,成為X形,一種挺拔、孤傲、相依相扶的形象展示於畫面。兩松枝葉間點綴以清溪茅舍、遠山叢樹,更顯出雙松的高大雄偉。
畫中雙樹擎天而立,樹後有一條蜿蜒的溪流漸漸地向後推延,幾戶房舍坐落在岸邊,空間深邃。雖然這件畫軸的畫題是「雙松圖」,可是從畫上兩棵樹的枝幹看來,吳鎮畫的應該是檜樹才對。畫中檜樹的枝枒糾結,仍然保存了李成、郭熙畫樹的風貌。
創作背景
正所謂“有山必有松,無松不畫山”,松樹是中國畫家筆下最常見的樹木,元代畫家吳鎮的傳世名作《雙松圖軸》就是一幅以松樹為創作主體的畫作。此畫為絹本水墨,縱約180厘米,橫約111厘米,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該幅畫作左款題:“泰定五年春二月清明節,為雷所尊師。吳鎮。”據此推算,這幅畫應為吳鎮49歲時的作品,是他傳世畫作中年款最早的一幅。
作品賞析
畫中雙樹擎天而立,樹後有一條蜿蜒的溪流漸漸地向後推延,幾戶房舍座落在岸邊,空間深邃。雖然這件畫軸的畫題是“雙松圖”,可是從畫上兩棵樹的枝幹看來,吳鎮畫的應該是檜樹才對。畫中檜樹的枝糾結,仍然保存了李成、郭熙畫樹的風貌。樹皮以長披麻皴來表現,筆法又和董源、巨然相似。坡岸多作礬頭,也是董、巨山水畫的重要特色。全作的筆力雄勁,墨氣沈厚,有一種平淡天真的韻致。
樹皮以長披麻皴來表現,筆法又和董源、巨然相似。坡岸多作礬頭,也是董巨山水畫的重要特色。全作的筆力雄勁,墨氣沈厚,有一種平淡天真的韻致。
松樹的種類很多,分布極廣,雖然是司空見慣的樹種,但在古人心目中,松樹享有崇高的地位,並被奉為“百木之長”。早在先秦時代,人們已開始欣賞松樹的品格,在《論語》中,孔子曾贊松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松樹成長緩慢,破土之初,難免受雪壓風欺,給人以才子不遇、英雄落難的聯想。正如唐代詩人杜荀鶴《小松》詩云:“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松樹長成後,鬱鬱蔥蔥,生機盎然,尤其是雪花紛飛之時,勁松身著白袍,臨風傲立,象徵著堅韌不拔、不改其志的大雅君子,正如李白《贈韋侍御黃裳》云:“太華生長松,亭亭凌霜雪。天與百尺高,豈為微飆折,受屈不改心,然後知君子。”
青松屹立山巔,櫛風沐雨,更顯蒼勁,古人常將松與風聯繫在一起。宋徽宗崇寧元年,黃庭堅與友人同游鄂城樊山,途經松間一閣,夜聽松濤而成七言詩一首,題名為《松風閣》;此後黃庭堅又以行書作《松風閣詩帖》,該作為黃庭堅晚年珍貴墨跡,在其傳世作品中最負盛名。松齡長久,經冬不凋,所以還被古人視為仙物,用以祝壽,喻長生。明清時期,松時常與鶴為伍,松鶴合一寓意“高潔長壽”。在傳統繪畫領域,“松鶴延年”也是一個重要題材,其中以清代畫家虛谷之作尤為著名。
作者簡介
吳鎮(1280—1354年),字仲圭,號梅花道人,浙江嘉興人。早年研習儒、釋、道經典,後往來杭州、嘉興地區,賣卜為生,以詩文書畫自娛,終生不仕。其畫以山水、墨竹著稱,為"元四家"之一。善草書,師法懷素、楊凝式,多用於題畫,獨立的書作極為罕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