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兀首
- 拼音:wū shǒu
- 注音:ㄨ ㄕㄡˇ
- 解釋:頭髮脫落,形容年老
清 周亮工 《祭靖公弟文》:“士人窮年兀首,求一語足流傳,弗可得。” ...... 清 周亮工 《祭靖公弟文》:“士人窮年兀首,求一語足流傳,弗可得。”...
兀,wu,從一在人上。高而上平也。兀字骨刻文演變:引自:丁再獻、丁蕾《東夷文化與山東·骨刻文釋讀》十九章第二節,中國文史出版社2012年2月版。“兀”是...
兀列衛,明代在東北女真地區所置衛之一。永樂十二年(1414)九月,女真野人首領阿路禿等150人來朝,置衛,與塔速兒河等7衛同時設立。《滿洲源流考》將該衛與永樂...
兀兒,黑水靺鞨某部首領名。漢籍中有時以此為部名。後唐同光二年(924),兀兒朝後唐,被莊宗冊封為懷化中郎將。長興元年(930),又遣使朝後唐。次年,其部人...
兀也吾衛,明代在東北女真地區所置衛之一。亦作額伊瑚衛。永樂四年(1406)三月,女真首領例羅等21人來朝,明廷以其居地置衛,命例羅為指揮同知,余為千百戶鎮...
兀突骨,古典小說《三國演義》中的虛構人物。烏戈國,國主兀突骨,身長丈二(漢尺約合現在2.77米),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兀突骨...
兀魯兀惕氏亦作“兀魯兀”、“翰日古岱”等,是尼魯溫諸部之一。篾年土敦七子納臣把阿禿兒有兩個兒子,其一名叫兀魯兀岱,他組織了兀魯兀惕氏族,其後人以...
泰亦赤兀惕亦作“泰赤兀”、“岱齊郭特”等。泰亦赤兀惕氏族是由海都曾孫俺能上能下孩等多人合建。《蒙古秘史》載:察剌陔領忽之子想昆必勒格也。想昆...
戰國晚期錯金銀獸首兀飾是戰國晚期製作的工藝品,於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村出土。...... 戰國晚期錯金銀獸首兀飾是戰國晚期製作的工藝品,於1951年河南省輝縣固圍...
兀是一個漢字,拼音是wù,意思是1. 高而上平,形容禿山,泛指禿。2. 高高地突起。3. 中國元曲中用作發語詞。...
兀的河衛,明代在東北女真地區所置衛之一。亦作烏登河衛。永樂五年(1407)正月,該地女真首領來朝,以其居地置衛,與喜樂溫河等11衛同時設立。在前蘇聯境內烏第河...
忙兀,蒙古尼倫諸部之一。又作忙忽惕。與成吉思汗所出之孛兒只斤氏同源,皆出自孛端察兒(成吉思汗十世祖)。據《元朝秘史》為忙忽台後裔;依《史集》則為札...
兀魯兀,蒙古尼倫諸部之一。又作兀魯、兀魯吾、吾魯兀、兀魯兀惕。與成吉思汗所出孛兒只斤氏同源,皆出自孛端察兒(成吉思汗十世祖)。初依附於泰赤烏部,...
咩兀十族,党項部族名。地在宥州(今陝西靖邊縣東)境。首領遇乜布。本党項拓跋部首領李繼遷屬部,因不堪虐待,謀投附宋朝。宋雍熙四年(987),李繼遷令其部出兵...
札兀忽里,官名。又譯“札兀惕忽里”、“察兀忽魯”、“察兀惕忽里”。金承安元年(1196),鐵木真(成吉思汗)聯合克烈部王罕,助金丞相完顏襄大敗塔塔兒部於...
委兀慎,明代東蒙古右翼部名。又譯“畏吾兒沁”、“委兀兒趁”、“威兀慎”、“威武慎”等。原為西蒙古乜克力部的分支,即畏兀兒近族。成化(1465—1487)...
兀列河衛,明代在東北女真地區所置衛之一。亦作額埒河衛。永樂八年(1410)十二月,女真首領早花等20人來朝,以其居地置衛,與朵兒必河等4衛同時設立,以早花為...
拉瑪六世(泰文:รัชกาลที่ ๖;1880年1月1日—1925年11月26日),名瓦棲拉兀(泰文:วชิราวุธ,皇家轉寫:...
《詠景德鎮兀然亭》一詩出自明朝政治家繆宗周之手,乃詠志之佳品也。...... 《詠景德鎮兀然亭》一詩出自明朝政治家繆宗周之手,乃詠志之佳品也。...
兀顏(wū yán),中國複姓,金時女真人姓。源自烏丸部,後稱烏延部,以部落名為氏。兀顏即為烏延之異譯,後獨成一姓。又作兀延。兀顏,女真語意為豬,故此姓...
兀應河衛,明代在東北女真地區所置衛之一。永樂八年(1410)二月,法因河等處野人首領禿剌等來朝,置衛,與法因河等二衛同時設立。《滿洲源流考》作額音河衛,並...
兀刺衛,明代在東北女真地區所置衛。亦作烏拉衛。永樂十年(1412)八月,奴兒哈等處女真野人首領準土奴等178人來朝貢方物,以其居地置衛,與只兒蠻等10衛同時設立...
敞失兀惕,中國古代北方部落名。為蒙古尼倫諸部之一(一說為都兒魯斤諸部之一)。鐵木真(成吉思汗)於桑沽兒小河獨立建營時,該部首領率眾來歸。約宋淳熙十六...
兀魯罕河衛,明代在東北女真地區所置衛之一。《滿洲源流考》作呼爾哈河衛。永樂六年(1408)三月,暖暖河等處女真野人首領普速等120人來朝,以其居地置衛,與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