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蠶種生產的探索與實踐

優質蠶種生產的探索與實踐

《優質蠶種生產的探索與實踐》是2011年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百忍。

基本介紹

圖書信息,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圖書信息

出版時間:2011-10-01
版 次:1
頁 數:113
裝 幀:平裝
開 本:16開

內容簡介

《優質蠶種生產的探索與實踐》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著重討論了蠶種場與農戶結為合作夥伴關係組織蠶種生產的模式。圍繞我國現行蠶種生產過程中企業與養蠶農戶間的利益關係,在研究、總結現行多種蠶種生產組織形式優缺點的基礎上,運用經濟學和管理學中的合作博弈、比較優勢、風險規避、制度變遷等一系列理論,提出了建立企業與農戶經濟合作夥伴關係的蠶種生產組織模式的構成要素、運行機制和作用、特徵。該模式以利益為核心,以契約為紐帶,通過蠶種收益的二次分配將蠶種場與為數眾多的分散的種蠶養殖戶聯結成一個“風險同擔,利益共享”的經濟共同體,整合了種場與農戶的蠶種生產要素資源,確立了種蠶養殖戶在蠶種生產中的合作地位,使原來分散獨立的農戶主體變為經濟利益共同體大系統中相對獨立而又處於同等地位的要素提供者,調整了優質蠶種的生產關係,實現了種場先進適用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與農戶生產要素的融合,調動了各方的積極性,保證了優質蠶種生產技術措施的貫徹落實,提高了蠶種質量,解放和發展了蠶種生產的生產力水平。該模式是在我國現行蠶種場管理體制和種蠶飼養以分散農戶為主的蠶種生產條件下,蠶種生產組織形式的理想選擇,是我國蠶種生產組織形式的創新,具有較強的推廣套用價值。
第二部分就當前一代雜交種在原蠶區生產的客觀存在,從農村生產種繭到種場收購進行蠶種繁育過程,有針對性地提出了規範化技術,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是蠶種繁育技術的標準化規範。
第三部分以蠶種場的生產實證來闡明蠶種生產質量管理原理及模式,為蠶種企業保證優質蠶種的生產提供了系統而規範的的生產質量管理範本。
第四部分以陝西省秦巴山區蠶桑生產的經驗總結為基礎,在吸收全國各地技術經驗的基礎上,總結形成一代雜交種的標準化、高效、實用的飼養技術,為農戶飼養優質蠶種獲取較好的經濟收益提供了技術標準,在廣大蠶區具有指導作用和推廣價值。

作者簡介

張百忍,男,漢族,1963年生,陝西寶雞市陳倉區潘溪鎮人。高級農藝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現任安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
1985年工作以來,先後在陝西省農科院蠶桑研究所從事科研工作,任研究室副主任:1994年調至石泉縣蠶種場,任技術主任、場長,2000年任石泉天虹繭絲綢集團公司董事長,2006年任石泉縣蠶桑發展局局長,2008年12月公選任安康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所長。1998年晉升為高級農藝師,被評為陝西省勞動模範、全國勞動模範:陝西省第十屆黨代會代表。共取得省市科技成果20餘項,發表科技論文100餘篇:是陝西省馬鈴薯產業體系崗位專家,陝西省蠶學會理事、陝西省遺傳學會理事、陝西省雜糧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魔芋協會會員等。現主要從事馬鈴薯、食用菌、野生經濟植物研究等。
郭昶,男,48歲,陝西省園藝蠶桑技術工作站高級農藝師、科長。1984年畢業於西南農業大學蠶桑系,1984年7月分配到陝西省農業廳工作。1994年在日本研修,2007年赴日研修“一村一品”。20多年來一直從事蠶桑技術管理和推廣套用工作,取得省部級科技成果多項,著有多部專業科技書籍(國家公開出版發行)。現任省園藝蠶桑技術工作站科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