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優122

優優122

該組合屬感溫型早秈中熟三系雜交水稻。在華南作早造全生育期平均121.6天,比對照汕優63早熟7天。在廣東省作晚造106天。

基本介紹

  • :植物界
  • :稻屬
品種簡介,特徵特性,產量表現,栽培技術要點,制種技術要點,全國品審會審定意見,

品種簡介

省級審定情況:1998年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

株高95~107厘米,葉片窄直,株葉形態好,穗粒重協調,後期轉色好,分櫱力較強,抗倒力中等,穗長20.9厘米,每穗總粒數127.1粒,結實率81.3%,長粒形,千粒重24.5克。米質主要指標:整精米率49.5%,堊白率49.5%,堊白度11.4%,膠稠度44毫米,直鏈澱粉含量19.8%,米質中上等。抗性:稻瘟病4.3級,白葉枯病5級,白背飛虱6級,中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

產量表現

1998年參加華南早秈組國家區試,平均畝產447.83公斤,分別比對照七山占、汕優桂99增產15.4%和11.44%,達極顯著水平;1999年續試平均畝產514.60公斤,分別比對照汕優63、汕優桂99增產6.62%和14.58%。200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09.75公斤,比對照汕優63增產0.29%。

栽培技術要點

1、稀播、勻播培育分櫱壯秧,畝播種量10~12.5公斤;2、適時播種,及時移栽,秧齡早造為30天左右,晚造為18~20天;3、合理密植,一般每畝插2萬穴,基本苗6萬,拋秧栽培每畝不少於1.8萬穴,基本苗4~5萬棵;4、做到淺水移栽,寸水活苗,薄水分櫱,夠苗曬田相結合;5、施足基肥,早施重施分櫱肥,促進分櫱早生快發,後期酌施穗肥,及時防治病蟲害。

制種技術要點

1、雜交種生產至少要有300米的空間隔離或者不少於25天的花期隔離;2、差期安排:在廣東省晚季制種父母本播差期安排為18~22天,葉齡差5葉;父母本行比為1:12~14;“九二O”用量為13~16克/畝。

全國品審會審定意見

該品種屬感溫秈型雜交稻組合,在華南作早造全生育期122天,比汕優63早熟7天。該品種分櫱力較強,豐產性好,米質中上,中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適宜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省南部雙季稻區作早造種植。經審核,符合國家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
親本來源:優ⅠA(♀)廣恢122(♂)
選育單位:廣東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
品種類型:秈型三系雜交水稻
適種地區:廣東、廣西、海南、福建省南部雙季稻區作早造種植
2001年廣西審定,編號:桂審稻2001118號
品種來源: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用優IA與自選的恢復系廣恢122[(明恢63×廣恢3550)R863-1]配組而成的感溫型中熟組合。我區於1997年引進。
報審單位:博白縣種子種苗公司。
特徵特性:桂南種植,全生育期早造118天左右,晚造105天左右,株型緊湊,葉色濃綠,葉片窄直,分櫱力中等,莖稈堅韌,耐肥抗倒性較強,後期青枝臘稈,田間種植表現抗性較強。株高95-100厘米,畝有效穗18-20萬,每穗總粒125-145粒,結實率85%左右,千粒重23-25克,米質較優,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糙米率82.8%,精米率75.3%,整精米率55.6%,長寬比2.7,堊白率37%,堊白度10.4%,透明度3級,鹼消值4.9級,膠稠度48mm,直鏈澱粉含量19.4%。
產量表現:1998-2001年玉林市累計種植面積達12萬畝,一般畝產450-550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參照一般中熟雜交水稻組合進行。 制種技術要點:一般安排在晚造制種,建議父母本播差期為25天。
自治區品審會意見:經審核,玉林市農作物品種評審小組評審通過的優Ⅰ122,符合廣西水稻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可在桂南作早、晚稻,桂中、北作晚稻推廣種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