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雅洋村位於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西周鎮東南青龍山南麓的丘陵古地,可以把整個村看成是一座古老的山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儒雅洋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浙江省寧波市象山縣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
村名由來
最近出版的《寧波古村落史研究》一書說到了這個問題:“根據考古證實,儒雅洋村在唐朝已有人生活,相傳原名‘樹下村’,後雅化為‘儒雅洋’。按照何姓族譜記載,乾隆五十二年已有儒雅洋之名。”說得很實在,但比較寬泛。
“洋”在這裡的意思是寬闊的平地。“樹下洋”,意謂“樹林蔭翳”下的大片平地,“儒雅洋”則是“充滿儒雅之風”的地方了。一音之轉,即分雅俗,而且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情趣。也因為如此,何氏宗譜每一頁的下角,要印上“儒雅堂”三個小字。難怪有人猜測,首次“雅化”或出於何氏族譜的第一次纂修者、乾隆甲戍第十名進士姜公炳璋先生之手。經過考索,便知並非如此。
何氏第一部族譜修成於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距今已歷227個春秋。再向上推,在何氏修譜之前的250年,即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儒雅洋”之名就頻頻出現於嘉靖《象山縣誌》之中。
嘉靖志卷之二“區域紀”、卷之十三“雜誌紀”,都多次提到過“儒雅洋”。
“區域紀”有“都隅”一節,把全縣分為三鄉(區)、二十四都。其具體區劃區是:歸仁鄉,轄都九(自一都至九都)。政實鄉,轄都八(自十都至十七都)。遊仙鄉,轄都七(自十八都至二十四都)。每個都分行排列,附有小注,指出其方位。
“都隅”之後是“村岙”一節,開列了各都所轄村岙名單。例如十一都有八個村:“曰儒雅洋、曰伊家搭、曰陳家隘、曰聞岙、曰湖濱、曰蓮花、曰楊岙、曰周俞岙。”
“村岙”之後是“市巷”一節,列出全縣八處市卷,即貿易集市:附郭(縣治附近)、白石(15都)、牆頭(12都)、南堡(6都)、泗洲頭(8都)、下沈(10都)、儒雅洋(11都)、三角地(20都)。
再上推至宋代,宋寶慶《四明志》明白把全縣分為三鄉三十二保,從區劃看,儒雅洋似在政實鄉淡港保與姜嶼保之間。按明代的鄉、都區劃看,車嶺頭是分界線,明代的十都所屬村岙都在宋代的姜嶼保,十一都所屬村岙則在宋代的淡港保。儒雅洋應是淡港保的一個村岙。
寶慶志中有“橋樑”一條,共列橋樑13座。其中縣東橋、縣西橋、縣市橋、中路橋、惠政橋五座均在縣治。在縣治附近十里之內的,東北有保德橋、下林溪橋,東南有大橋、湯家後門橋,縣西有大溪橋。離縣治較遠的有支橋(西南四十里),東溪橋(西南六十里),陳雅洋橋(縣西三十里)。
陳雅洋橋在何方?按里程與方向計,西沙嶺驛亭,也是縣西三十里,到歐洋橋還距五里。與縣誌辦許多同志討論,都說可能即歐陽橋,舊稱儒雅洋橋便是。我心裡總感到不太踏實,又去縣文管會查歐陽橋檔案,載“陳雅洋橋系儒雅洋橋之誤,象山無‘陳雅洋’為名之橋。”由此可見,宋代既有“儒雅洋橋”,必有儒雅洋村。
考索至此,儒雅洋村的歷史已可推至宋代,但是誰把“樹下洋”雅化為“儒雅洋”的?仍無著落。
再往前推,是唐和五代(吳越國),已經找不到有關“儒雅洋”的文獻資料的記錄。但有出土文物可以證明,在唐代,這裡已有人居住。1987年前後,為建造公路,民工在儒雅洋花山崗掘土,掘至地面表層以下,發現了一處墓穴。墓頂早已不存,地表下有磚砌的墳壙。縣文管會夏乃平、張明珠兩先生聞訊即往考察。棺木與遺骸已風化,時值下雨,墳壙成一水塘,經仔細找查,摸出瓷碗六七隻,銅鈿“開元通寶”數枚,兩件青銅器物已腐蝕成碎片,無法近手。“開元通寶”顯然是唐代銅鈿。瓷碗釉色青黃,釉質肥厚滋潤潤。經會同省市文物考古專家鑑定,確認是唐代越窯青瓷中的佼佼者,為國家一級文物(如圖),實物現存象山縣文管會辦公室。從陪葬品看,墓主只是一般百姓,可見唐代在這裡附近已有人居住,也許就是這個村落中的一員。
為探究儒雅洋村名的歷史,已從地上的文獻古籍考索到地下的出土文物,說“儒雅洋”是千年名村,已經確實無疑。然而,是哪一位鄉賢把“樹下洋”雅化成“儒雅洋”的?還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樹下洋”三字只活在人們的口頭之中。
人文歷史
儒雅洋之所以能成為全縣的八個集市之一,自有其地理上的“優勢”。雖處群山(實際是小丘陵)包圍之中,然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個“中心”。村莊雖然不靠海,但東去牆頭、南去泗洲頭、西去西周、北去渡頭街(蓮花),都是二十里。這四個濱海大村的海產魚鮮,逢市多來此銷售。儒雅洋四面的小村,都以儒雅洋為中心來命名,如西邊的“西岙鄭”,緣溪對面的“隔溪張”、去車嶺方向的“上鄭家”,靠近車嶺的“上賴”、“山頂林”。還有“山後胡”、“半坑於”、“大竹園”、“箬嶺”、“澗坑”、“防東”、“栲樹嶺”、“伊家山”等等,都出產山珍野味和竹木手工藝品,無不來此集散,這些村都可以看作是市場的“腹地”。在交通方面,儒雅洋是陸上去象山西鄉和寧海台州的必經之地;還有村邊的緣溪,大而且闊,水勢平緩,終年不枯,山上所產毛竹編作竹排,順溪流而下,能直至歐陽橋,通淡港渡出海。
“市巷”之後還有“橋樑”一節,中列歐陽橋,附註云:“縣西四十里,舊名儒雅洋橋,成化間(1430-1485)重修。同知歐陽懋過此,適遇(竣工)交橋。里人請名,因改歐陽橋。”《象山歷代詩選》中收錄了歐陽懋即興而寫的《過歐陽橋》一詩,中有“潮張東溟連渤海,峰高西嶺逼雲霄”之句。據縣文管會所存“歐陽橋”檔案載:“歐陽橋原址在今橋上游四百步,舊稱儒雅洋橋。明成化間,同知歐陽懋署縣事,以橋圮,移至下游重建。里人感其德改名。”
一個村岙,非但有集市,而且相距五里的大橋還藉以命名,可見儒雅洋在當時已是有影響的名村。嘉靖志卷之十三“雜誌記下”有“宅墓”一節,中載:“楊尚書燁墓在十一都儒雅洋何家屋後。”楊燁(曄),宋代與辛棄疾齊名的四大監司之一的楊王休之子。楊燁以父蔭封官,至宋理宗紹定六年(1233)任吏部尚書兼戶部尚書、禮頓使。位高權重,在象山籍官員中,職位要數最高。但官聲不及乃父,後以學士終於家。其宅在縣城“謝家橋南”。何以這位楊尚書死後卻葬在儒雅洋?令人費解。不過這段記述倒可說明兩點:一是何家在明代已遷居儒雅洋,才有“屋後”之說;二是宋代已有驛道相通,據宋寶慶《四明志》載,“西砂嶺驛亭,縣西三十里,嘉定十六年(1223)建。”有了驛亭,可能也要修一修驛道,有了驛道,抬著靈柩跋涉四十里,雖然辛苦,也是可能的了。
優勢
地理位置
地圖信息
地址:寧波市象山縣黃儒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