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江石積尊娘宮始建年間不祥(大概在明初),內有超百年文物數量眾多,主要供奉水火尊娘,平時香火很旺,是村民們謝戲、游神、祭祀、祈福等的主要場所,廟宇占地500多平方米,分為前院、戲台、天井和大廳,在戲台上是一個木質結構的斗拱,上面畫著各種人物,分別代表三十六個行業,寓意行行出狀元。在斗拱前面的天花頂上,有兩處雕刻著鳳凰的浮雕,鳳凰在天花板上呈盤旋之勢呼之欲出,栩栩如生。在大廳周邊的建築構件上,還有大量精美雕刻。這座“石積尊娘宮”修建於清朝嘉慶年間,距今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後來在清朝光緒年間和民國時期進行過修繕,但主要的建築結構和雕刻都被保留下來,因此非常難得,也非常珍貴。由於當地政府不重視文物保護,現已遭到毀滅性拆除!
基本介紹
- 本名:水火尊娘
- 別稱:水火尊娘
- 字號:石積水火尊娘
- 所處時代:南宋末年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不祥
- 出生時間:公元1255-1260
- 去世時間:公元1276
宋末公元1276年,由於元兵攻下南宋首都浙江臨安(今杭州),石積水火二位尊娘隨著父親石諱大將軍,一路護送度宗的第二.三子趙昰(shi)趙昺(bǐng),並在福州林浦輔佐趙昰繼位,與陸秀夫、陳宜中,莆田陳文龍等宋末名將死守福州城。
由於宋朝大勢已去,軍心煥散,不久福州城便被元軍攻下,石將軍戰死沙場,宰相陸秀夫帶著趙昰.趙昺兄弟逃往廣東雷州,途中趙昰病逝。水火二位尊娘因從小跟隨父親性格剛烈,不願做亡國奴便雙雙投江自盡, 長女隨著水流漂到儒江村,次女漂到快安村(可能投江前被戰火燒傷)後被村民尊為火神,而長女被村民尊為水神(每年農曆正月十一儒江游神晚上會下雨),為了紀念二位尊娘的剛正不阿,當地村民在二位尊娘漂到的地方(儒江與快安東陳)建廟供奉之,明清時期某皇帝還親自下過聖旨修建此廟,並將聖旨刻於石碑上立於廟宇大門正上方。傳說石將軍有個義女(一說二位尊娘的婢女)逃到山上修練,後得道成仙,今馬尾山上還有清娘洞,香火甚旺,至今還流傳著一首歌頌石積尊娘的民謠“石積尊娘藏深山,清閨少女十七春,不幸迷途三姐妹,千年古言萬人傳。”是當地村民求子不二之選的女神。
儒江村在清朝之前幾乎荒無人煙,是多個細小島洲組成的,現儒江村居民的祖上多來自連江的琯頭與琅歧,在明末清初時清兵攻到連江縣由於不懂水情,為了防止鄭成功部隊與海邊居民配合從海上偷襲,便將琯頭琅歧靠海邊一帶的居民都往福州方向驅逐,這些居民當中就包括倪.鄭.朱.田等,都在儒江村和快州村落地生根繁衍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