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與新儒家哲學的新向度》是2018年5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成中英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家與新儒家哲學的新向度
- 作者:成中英
- 出版時間:2017年05月15日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0-23715-2
- 定價:10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字數:543 千字
- 印次:1-1
- 書號:237152
《儒家與新儒家哲學的新向度》是2018年5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成中英 。
《儒家與新儒家哲學的新向度》是2018年5月15日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書籍,作者是成中英 。內容簡介《儒家與新儒家哲學的新向度》一書創作的時間跨度長達20年,這期間作者對儒學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都經歷了成長與發展的過程。本...
對儒學現代性轉化的幾點思考 ———以 《周易》 哲學為視角 ……… 張文智 (082)“仕則不稼” “田則不漁” ———董仲舒以社會分工制衡財富分配的理念設計 ……… 余治平 (089)儒墨比較的一個向度: 墨家從 “天本論” 到 “義本論” 的轉向 ……… 曾振宇 (095)儒家與公共存在 ……… 沈順福 (10...
《現代新儒學的走向》不再以“述”為主,而是以“論”為主。力求在弄清楚每一位現代新儒家主要人物的思想狀況的基礎上,捕捉他們提出的具有普適性的問題意識,並且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形成超越現代新儒家的新結論。《現代新儒學的走向》從現代性向度、全球化向度、本體論向度、價值論向度、民族精神向度...
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儒學、《論語》與交談 第十一章 後新儒家的哲學向度——訪林安梧教授論“後新儒學”第十二章 john makeham訪談林安梧論“儒學轉向”第十三章 後新儒?的懷想——麥迪遜手記 第十四章 後新儒學的基本建構:道統系譜、心性結構、存有三態論、本體詮釋學——近十年來我的哲學思考之一斑 ...
六、生活儒學:當代儒學開展的基本方向 七、儒家思想的當代困境及其化解之道 八、當代儒學開展的三個向度 九、當代儒學的五種形態 十、人文儒學:儒學的本體形態 十一、“人文儒學”何以可能?第三編 評論 一、中國哲學研究中的“中國話語”情結 二、面向新世紀的中國哲學研究——當代中國哲學研究熱點問題述要 三、...
● 當代儒家理論建構 方法與本體:中國哲學研究的一些反省與思考 ———從我的“學思歷程”說開去 林安梧/ 204 禮法體系的回歸與禮法學的呼籲 宋大琦/ 235 ● 當代儒家學派評介 儒學展開的新向度:略評彭永捷的“體制儒教” 周良發/ 245 ● 當代儒家文獻研究 儒道融通———«內道外儒:鞠曦哲學思想述要»序...
《人倫、恥感與關係向度:儒家的社會學研究》是一本2022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翟學偉。內容簡介 儒家是中國傳統學術的核心話題,也是哲學、思想史、倫理學、文化研究等中的重要內容。如何在社會學框架中建立中國的視角、理論、概念及方法是一個宏大話題,本書即致力於此:以社會學的視角,對儒家內在的社會...
李偉波:明清之際儒者的人格理想及其經世向度 ——以顏元為例 艾文賀:來自歷史的教導:章學誠與歷史的倫理方面 近現代儒學 高柳信夫:“儒學復興”的起點?——梁啓超和梁漱溟的儒學主張 千春松:梁啓超論儒家哲學 儒學領導力 錢錦國對儒學思想和智慧進行深入研究,首創儒學領導力學說!以儒家思想為代表的中國傳統領導...
儒家的抗議精神·1 與張系國、沈君山談21 世紀·17 五四的困境在過分的政治化·54 儒學傳統價值觀念與民主·73 關於文化中國與儒學發展·86 關於文化中國若干問題·99 重建理性溝通和開放心性·114 儒學的超越性及其宗教向度·133 儒家“體知”傳統的現代詮釋·161 以“文明對話”取代“文明衝突”·178 本土經驗的...
第二節 華嚴學與馬一浮哲學思想體系的建構與展開 一、法界緣起與六藝圓融 (一)六藝統攝於一心 (二)六藝統攝諸子 (三)六藝統攝四部 (四)六藝統攝西學 二、教相判釋與六藝判教 (一)總別相即與統類一也 (二)據六藝判釋 三、以華嚴釋儒的詮釋學向度 (一)詮釋的目的:摭彼教之卮言,證儒家之孤義 (二)...
張灝先生的“幽暗意識”與新儒學之未來展開 張灝先生談“幽暗意識”海外中國哲學研究 決疑法與《孟子》中的人格個性 郭象《莊子注》中的玄學和能動性 青年儒學論壇 寓“志”於《詩》之意義結構 ——“詩言志”的一種可能性詮釋 內源性相似:《文心雕龍》“興”概念的存在論向度及其內在理路 “吾與點也”與...
二 論楊簡的儒學觀/009 三 《易傳》中的人文智慧與“自然”關係/023 四 顏鈞的平實之學/032 五 高攀龍的佛教觀及其儒學本色/048 六 生活儒學:當代儒學開展的基本方向/058 七 百年來儒學開展方向主要論說及評論/064 八 宋明新儒學“儒佛合一”說之檢討/075 九 當代儒學開展的三個向度/088 十 儒家...
“物與”之道——張載關學的生態哲學意蘊 氣化之道——張載、王夫之、嚴復、張岱年氣學思想合論 馬理關學思想研究 張載關學要旨及其現代詮釋 儒學篇 仁愛與慈善 獨尊儒術與重繼道統——漢、唐儒學文化觀的個案比較研究 許衡與元代的文化認同 現代新儒家的道統意識與文化自覺 熊十力與儒學哲學化的向度扭轉 儒學的社會...
二 歷史斷裂:現代性的特徵/370 三 現代性的普世化與中國處境/374 四 現代性的中國問題性/379 五 中國社會文化轉型的現代性格局/382 附 錄 Ⅰ 以現代價值向度和知識取向重寫儒學史/385 Ⅱ 當代儒學的主題、譜系與問題意識/404 Ⅲ 法乎上下之困:儒家與現代能否調諧?/408 後 記/418 ...
性心情的三維向度 傳統文化現代轉換的三個維度及其思考 論儒家在不同社會條件下的不同作用 儒學文化的世俗化問題及其意義 “異議”的再議——近世東亞的“理學”與“氣學”從倪德衛看西方的儒學研究 哲學編史學與中國哲學史的寫作問題 “以西釋中”衡論 現代儒學的使命與規模 新儒家哲學的動力學與類型論 新人文...
一.重新闡發儒學的精神以及厘定的儒學史 (一)確定以《春秋》為核心的儒家經典系統 (二)公羊口說與儒家大道 二.立國之道:作為政治改革家的康有為 三.人道教與孔教會:保教與立國 四.《大同書》與儒學的未來向度 結語:康有為:現代儒學的起點 叢書信息 六點評論 (共17冊), 這套叢書還有 《阿Q生命中...
杜運輝 中國傳統儒學的現代轉型——以張岱年先生為中心的考察 譚明冉 “多元他者”“外推”與“感通”:沈清松論儒家哲學對西方現代困境的補救 湘學研究專題 陳代湘 湘學近代轉型的原因及特點 王向清 承舊與開新:王闓在近代湘學中的地位 徐建勇 胡安國《春秋傳》的義理向度 方紅姣 孫國洋...
導論:古代文論的現代闡釋——新儒家的實績 第一輯 中國文化與世界格局 世界未來之文化與我們今日應持的態度/梁漱溟 略說中西文化/熊十力 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節選)/唐君毅等 中國哲學的現代化與世界化/成中英 第二輯中國文化與儒學向度 儒家思想的新開展/賀麟 與友論《新唯識論》/熊十力 儒家的當前使命—...
讀書是個人自我本心的性命躍然。朱陸都堅持“尊德性”與。道學問”之間的不可分割性,認為任何卸識的本身都內含道德的向度,所以都必然是道德的知識。朱陸在這一點上的認同是傳統新儒家所共同的體認。傳統新儒家都不分化道德和知識,講求兩者之間相互涵攝的動態平衡。出版信息 新加坡東亞哲學研究所1989年出版。
«原道»和新儒學這二十年 ———黃玉順、宋大琦、楊萬江三人談/206 儒學前沿問題高端論壇2014:“重寫儒學史”與 “儒學現代化版本”問題學術研討會綜述劉宏/227 ●當代名儒訪談錄 “文化復興”聲中的警醒 ———黃玉順談“國學熱”現象張清俐/234 以現代價值向度和知識取向...
論馮友蘭對中國哲學史方法論的貢獻 哲學是文化價值結構的核心——現代新儒家關於哲學與文化關係問題的根本理念 從古代哲學思想延續看當代中國文化價值特點 多時態文化共存條件下人的文化心態 關於太極圖模型文化內涵的一種斷想 角色:儒家宗法主義的邏輯起點 當代社會處境下的佛教觀念及其信仰:一種基於“人間佛教”思想的...
12.林存光:“修身以道”:作為一種生活理念的古典儒學 13.賀更粹:祭,致其敬也——《禮記》祭禮教化思想研究 儒家思想傳統 14.李承貴:生生:儒家思想的內在維度 15.楊海文:中國思想史上的“引用”:以《新語》引孔孟苟為例 16.趙法生:孑L子人性論的三個向度 17.李方澤:“克己復禮為仁”本義澄清 18....
當代儒學理論創構 新仁學構想——仁愛的追尋 論民主仁學的基本理論架構與發展前景 以仁義為體,以自由民主為用——兼談“普適價值”與“普世價值”仁者宇宙心 儒家哲學的理論重建及其五項實踐 百年學術話語轉換與儒學的命運——兼論“後新儒學”與21世紀多元文化的可能向度 生活、情感與正義——我的儒學研究 道統·...
52.林安梧,1998年11月,「哲學、生死與宗教」國際學術研討會--儒家的生死智慧--以「論語」為中心的展開,《生死學研究通訊》第一期,頁8,嘉義。53.林安梧,1998年12月,「論語」--走向生活世界的儒學,《錢穆先生紀念館館刊》第六期,頁72-89,台北。54.林安梧,1999年1月,後新儒家哲學的思維向度,《鵝湖...
作者以“天下為公”和“民惟邦本”為切入點,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和論述,體現了儒家政治哲學以民為本而敬畏和尊重民意,才能家齊國治而贏得民心,亦惟有贏得民心的支持,才能進而引領整個天下走向太平大治的主旨。作品目錄 一、天下為公:儒家政治思維的公共性向度及其現代轉向 (一)中西古典政治思維理路的差異...
2004年9月,〈自由主義與當代新儒家的政治思維:以1958年宣言為中心的探討〉。發表於「西方思想對東亞文明的衝擊:跨文化的視野」學術研討會,台灣大學東亞文明研究中心主辦,2004年9月10日。2003年12月,〈自由的儒家:徐復觀思想的兩個向度〉。發表於「徐復觀與20世紀儒學發展」學術研討會,武漢大學哲學學院、哈佛...
《東亞發展模式中的儒家向度》(英文),載Tzong—shian Yu and J.S.Lee編《儒家與經濟發展》,台北中華經濟研究所1995年刊 《儒家的幸福之道》(英文),載L.Rouner編《追求幸福》,Notre Dame University出版社1995年版 《文化中國與儒家傳統》,收入《學術集林》卷四,上海遠東出版社1995年版 《作為生活現實的...
結合各自的經歷境遇、理論憑藉、興趣機緣,作為儒林領袖,他們獨立地賦予傳統儒學以新的時代意蘊和理論生命力,導向不同的發展路徑,形成各具特色的理論建構,構成儒家文化現代轉型的三個向度:梁漱溟著眼儒學思想與鄉村改造的結合,致力於儒學的社會化,重構社會組織系統;熊十力以唯識學和西方哲學為階梯,強調儒學形上之...
89、《中國文化 其命維新──張岱年先生的“文化綜合創新論”的特質》,載《中國哲學的轉化與範式》,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90、《早期“士”階層:它的形成、自我意識及原創性》,載《國際儒學研究》第13輯,2004年6。91、《“無”的領悟及中西形上學的一個向度》,載《孔子研究》2005年第1期。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