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是流動於南京的部分藝人組成的友愛揚劇團。1954年來儀讓演出,1955年民間職業劇團登記後改名為儀征縣友愛揚劇團。1958年經縣委批准定名為儀征縣揚劇團。戴懷仁任指導員,主要演員武鱗童任業務副團長。五十年代演出的劇目有《秦香蓮》、《十五貫》、《斬經堂》、《劉伯溫》等,多為袍帶戲;五十年代後期至六十年代初,劇團青年演員發揮作用,演出劇目則偏重於神話劇和武戲,如《虹橋贈珠》、《牛郎織女》、《碧血揚州》、《忠王李秀成》、《奇襲白虎團》等。該團1959年在上海演出《七俠五義》、《封神榜》等戲,連滿九個月。1963年春自南京沿江而上,經安微蕪湖、銅官山、宣城、安慶和江西的九江,一直演到湖北省的黃石、武穴和武漢。在武漢演出時,很受觀眾歡迎,《武漢日報》曾多次報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儀征縣揚劇團
- 前身:友愛揚劇團
- 重視:重視現代戲的創作、演出
- 代表作:《武漢日報》
劇團極為重視現代戲的創作、演出。除移植上演兄弟劇種的《紅色的種子》、《楊立貝》、《紅岩》和本劇種的《奪印》外,還創作、改編了《人在福中不知福》、《雷鋒》、《一棵大樹》等。為了配合黨的中心工作,還經常走上街頭,演出活報劇、清唱、小歌舞等。此外,為了豐富上演劇目,劇團組織力量,創作和整理了《風波亭》、 《分裙記》、《契約記》、《乾隆與九公主》等。
多年來,劇團經常深入部隊、工廠、學校、農村演出。到偏僻的山村演出時,交通不便,演職員都自己動手用板車搬運道具,肩背行李包裹,曾多次受到省文化廳和地、市、縣文化主管部門的嘉獎。
劇團在“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改為京劇,不久又恢復為揚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