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人懸棺岩畫,是中國古代銅鼓在四川南部南廣河流域發展流傳的歷史表明,川南僰人是一支擁有巨量銅鼓的古代民族。而銅鼓的鼓面恰好也是圓形的,對於懸棺民族來說,銅鼓是稀有之物,是地位權力,財富的象徵,銅鼓貫穿於懸棺民族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因而,銅鼓也成了他們這個民族的崇拜之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僰人懸棺岩畫
- 國家:中國
- 地區:四川南部南廣河流域
- 民族:川南僰人
僰人懸棺岩畫,是中國古代銅鼓在四川南部南廣河流域發展流傳的歷史表明,川南僰人是一支擁有巨量銅鼓的古代民族。而銅鼓的鼓面恰好也是圓形的,對於懸棺民族來說,銅鼓是稀有之物,是地位權力,財富的象徵,銅鼓貫穿於懸棺民族的社會生活實踐中,因而,銅鼓也成了他們這個民族的崇拜之物。
僰人懸棺岩畫,是中國古代銅鼓在四川南部南廣河流域發展流傳的歷史表明,川南僰人是一支擁有巨量銅鼓的古代民族。而銅鼓的鼓面恰好也是圓形的,對於懸棺民族來說,銅鼓...
“僰人懸棺”位於四川省宜賓市境內,珙縣、興文、筠連等縣境內均有分布。《珙縣誌》載“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早在1956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
珙縣麻塘壩“僰人畫”,其分布面之廣,內容之豐富,形象之多彩,在全國14個有懸棺(或岩墓)的省和直轄市中,應該說是比較好的。...
四川省珙縣麻塘壩僰人懸棺岩畫中,圓形圖案在懸棺岩畫中占有相當的比例,大多數研究者都認為這些圓形的圖案是銅鼓圖案(也有的稱著銅鼓徽),這樣的認可來源於川滇懸棺...
1974年,在對珙縣麻塘壩“僰人懸棺”的首次發掘清理中,四川省博物館的考古工作人員對麻塘壩東西兩側20多座山岩的岩畫進行臨摹,先後在“棺材鋪”、“獅子岩”、“...
珙縣僰人懸棺維護工程,由宜賓市文物管理所和博物館委託河北省古建築研究所制定實施方案,並報國家文物局批准,自2002年9月下旬正式動工,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進行的第三...
"僰人懸棺”位於珙縣境內,系根據《珙縣誌》“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而命名。早在1956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僰人懸棺被稱為...
神韻僰都得名於珙縣境內的"僰人懸棺"僰人懸棺位於珙縣洛表鎮,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地理坐標:東經104°38′-105°02′、北緯27°53′-28°31′之間,與宜賓市...
蘇麻灣懸棺在曹營鄉海棠村鄧家河北岸。山巒重疊,上築有不少古堡山寨,懸棺即...同時,隨棺而作的數百幅岩畫,色彩鮮艷,栩栩如生;形象地再現了僰人時代的自然...
僰族,一個把歷史沉澱在懸崖上的民族,一個在華夏邊陲開疆拓土幾千年卻又突然間銷聲匿跡了的民族。 僰人懸棺,一個消亡民族的歷史見證,一部被歷史的風霜凍僵了的...
珙縣僰人懸棺的核心部分。在珙縣洛表鎮西南麻塘壩。壩東西寬300米~500米,南北長約1000米,螃蟹溪從壩中穿流而過,溪岸東西對峙著21座連綿起伏的山崖,懸棺就分布...
僰王山鎮歷史悠久、文化資源豐富,是僰王故里,春秋時已有僰人聚居於僰王山。鎮內僰人遺蹟豐富,僰人懸棺、僰人岩畫、僰人銅鼓、僰人哨所等帶有“僰人”古老民族...
建國以來,本地出土銅鼓達20餘面;僰人懸棺岩畫以及東代畫像石刻中有數處銅鼓的圖象;以銅鼓命名的地名有數十處之多,如銅鼓鄉、銅鼓山、銅鼓村、銅鼓洞、銅鼓灘、...
將太陽描繪成“輪形器”,是世界各國太陽崇拜民族比較一致的一種簡易畫法,如我國青海樂都縣出土的彩陶盆上的太陽紋,廣西寧明花山岩畫上的太陽圖案,四川珙縣僰人懸棺...
苗族王的帽子,外觀的中間部份有很多黃色圖案,展示的是興文另一個民族文化——僰人文化,因為僰人消亡時沒有留下文字,這些都是從僰人懸棺和懸棺旁的岩畫所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