珙縣僰人懸棺維護工程,由宜賓市文物管理所和博物館委託河北省古建築研究所制定實施方案,並報國家文物局批准,自2002年9月下旬正式動工,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進行的第三次維修,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前兩次分別是1974年和1985年。據宜賓市博物館館長崔陳介紹,懸棺葬俗有三種形式:一是木樁式懸棺,二是洞穴式懸棺,三是岩墩式懸棺,這三種形式在珙縣均有。珙縣目前是國內保存懸棺數量最多最為集中的地方。僰人懸棺主要集中在距縣城巡場鎮約80公里的麻塘壩和蘇麻灣,在被稱之為僰川溝的南北長約5000米的兩側石灰岩山崖上,置放著成百具懸棺。根據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文物普查時統計,珙縣尚保存著280具懸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僰人懸棺
- 外文名:borenxuanguan
- 地點:四川省宜賓市珙縣
- 所屬年代:明代以前
- 主要地點:麻塘壩和蘇麻灣
珙縣僰人懸棺維護工程,由宜賓市文物管理所和博物館委託河北省古建築研究所制定實施方案,並報國家文物局批准,自2002年9月下旬正式動工,這是新中國成立後進行的第三次維修,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前兩次分別是1974年和1985年。據宜賓市博物館館長崔陳介紹,懸棺葬俗有三種形式:一是木樁式懸棺,二是洞穴式懸棺,三是岩墩式懸棺,這三種形式在珙縣均有。珙縣目前是國內保存懸棺數量最多最為集中的地方。僰人懸棺主要集中在距縣城巡場鎮約80公里的麻塘壩和蘇麻灣,在被稱之為僰川溝的南北長約5000米的兩側石灰岩山崖上,置放著成百具懸棺。根據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文物普查時統計,珙縣尚保存著280具懸棺,僅過去10餘年,便已墜落了近20具,僅存260具左右了。在麻塘壩的九盞燈、三仙洞、鄧家岩、棺材鋪、獅子岩、貓兒坑、九顆印等處有220具,蘇麻灣有40多具。僰人這支古代民族已經在人類文明史中失落,搶救和保護僰人最後的文明——懸棺,已是刻不容緩。
這些懸棺距地面近的有十幾米,高的有130多米。過去,對懸棺的維修,僅僅是對木樁進行加固,這次增加了對懸棺的剔剝修補,即對破損部分進行修復,同時,對石灰岩岩體的裂縫和鬆動部分進行灌漿澆鑄加固。這種維修方式在全國尚屬首次。
這次懸棺維護工程,主要是在三仙洞進行。2002年9月16日,施工隊伍開進麻塘壩,在三仙洞300餘米寬的懸崖下搭起了在建築工地才能看到的腳手架。由宜賓市博物館文博工作者和技術工人組成的維修組具體進行懸棺的維護工作。9月24日,當第一具距地面近20米的懸棺的棺蓋被揭開時,400多年前的僰人遺骸驚現於世!從遺骸的骨架看,這位古代僰人個子不小,但骨骼零亂,棺內堆積了不少的沙土和淤泥,沒有發現陪葬物。崔陳認為,不排除飛天大盜盜棺的可能。這具懸棺系整段圓木挖鑿而成,長約2米,寬約0.7米,棺蓋與棺身由子母口扣合,重約200公斤。文博工作者和技術工人嚴格按操作程式對懸棺進行編號、丈量、登記、清淤,用桐油將棺木反覆塗刷浸潤,然後將遺骸擺放整齊,將棺木放置原處。
維修工程進行到第二天,陸續打開了5具懸棺,發現了一批珍貴文物。計有明代青花瓷碗兩個,造型古樸的鐵刀一把,還有一把小刀、兩把鐵梭鏢,當屬明代器物。三仙洞原登記在冊懸棺29具,這次維修新發現16具,除2具完全破損無法修復外,共維護修復了43具。新發現的懸棺主要是洞穴式,被草木遮擋,過去在地面無法觀察到。在對懸棺開棺清淤維修過程中,還發現少量隨葬器物及絲麻織品;惟一一具岩墩式懸棺沒有採用子母口棺蓋,棺蓋與棺身的楔合,使用的是木欄式;而在三仙洞及其它地方先後發現的僰人岩畫,對研究古代僰人的生產、生活、政治、軍事、文化等具有重要意義。
這些懸棺距地面近的有十幾米,高的有130多米。過去,對懸棺的維修,僅僅是對木樁進行加固,這次增加了對懸棺的剔剝修補,即對破損部分進行修復,同時,對石灰岩岩體的裂縫和鬆動部分進行灌漿澆鑄加固。這種維修方式在全國尚屬首次。
這次懸棺維護工程,主要是在三仙洞進行。2002年9月16日,施工隊伍開進麻塘壩,在三仙洞300餘米寬的懸崖下搭起了在建築工地才能看到的腳手架。由宜賓市博物館文博工作者和技術工人組成的維修組具體進行懸棺的維護工作。9月24日,當第一具距地面近20米的懸棺的棺蓋被揭開時,400多年前的僰人遺骸驚現於世!從遺骸的骨架看,這位古代僰人個子不小,但骨骼零亂,棺內堆積了不少的沙土和淤泥,沒有發現陪葬物。崔陳認為,不排除飛天大盜盜棺的可能。這具懸棺系整段圓木挖鑿而成,長約2米,寬約0.7米,棺蓋與棺身由子母口扣合,重約200公斤。文博工作者和技術工人嚴格按操作程式對懸棺進行編號、丈量、登記、清淤,用桐油將棺木反覆塗刷浸潤,然後將遺骸擺放整齊,將棺木放置原處。
維修工程進行到第二天,陸續打開了5具懸棺,發現了一批珍貴文物。計有明代青花瓷碗兩個,造型古樸的鐵刀一把,還有一把小刀、兩把鐵梭鏢,當屬明代器物。三仙洞原登記在冊懸棺29具,這次維修新發現16具,除2具完全破損無法修復外,共維護修復了43具。新發現的懸棺主要是洞穴式,被草木遮擋,過去在地面無法觀察到。在對懸棺開棺清淤維修過程中,還發現少量隨葬器物及絲麻織品;惟一一具岩墩式懸棺沒有採用子母口棺蓋,棺蓋與棺身的楔合,使用的是木欄式;而在三仙洞及其它地方先後發現的僰人岩畫,對研究古代僰人的生產、生活、政治、軍事、文化等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