僰(bó),本意為中國古代稱西南地區的某一少數民族,無引申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僰
- 拼音:bó
- 部首:人
- 筆畫數:14
- 五筆:GMIW
- 筆順編碼:12523412523434
- 結構:上下結構
- 造字法:會意
- 詞性:名詞
- 統一碼:U+50F0
漢字釋義
相關詞語
僰人
僰人懸棺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又《說文》犍為蠻夷也。《田汝成·炎徼紀聞》僰人在漢為犍為郡,在唐為於矢部,蓋南詔東鄙也。《揚雄·長楊賦》羌僰東馳。 《說文》作僰。從人棘聲。或作𠍷。
僰(bó),本意為中國古代稱西南地區的某一少數民族,無引申義。
僰(bó),本意為中國古代稱西南地區的某一少數民族,無引申義。...... 僰(bó),本意為中國古代稱西南地區的某一少數民族,無引申義。 中文名 僰 拼音 bó 部首...
“僰(bó)人”,即濮人,是先秦時期北方中原人對西南諸民族的統稱。“僰”與史書記載的“濮”是一回事。中原人稱西南民族為“濮”,又稱“百濮”。...
“僰人懸棺”位於四川省宜賓市境內,珙縣、興文、筠連等縣境內均有分布。《珙縣誌》載“珙本僰地,僰人多懸棺”。早在1956年就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現為...
僰族,一個把歷史沉澱在懸崖上的民族,一個在華夏邊陲開疆拓土幾千年卻又突然間銷聲匿跡了的民族。 僰人懸棺,一個消亡民族的歷史見證,一部被歷史的風霜凍僵了的...
在昭通歷史上有與夜郎並稱的“僰侯國”。有學者認為僰人曾隨周武王伐紂,並參加了牧野之戰,僰人首領助武王滅商有功,被封為僰侯。...
神韻僰都得名於珙縣境內的"僰人懸棺"僰人懸棺位於珙縣洛表鎮,是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地理坐標:東經104°38′-105°02′、北緯27°53′-28°31′之間,與宜賓市...
僰人之迷,作者滄海石,是都市小說。...... 他和她走進了一段血淋淋的歷史,蠱毒巫術,鬼怪魅影,巧取豪奪,撲朔迷離,欲知詳情,請看“僰人之迷”,為你揭開最後的...
山西省作家協會會員胡海升創作的玄幻小說《僰國秘史》講述了:僰族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異族,該族的懸棺至今是個謎,傳說僰族曾興旺一時,被奉為僰侯國,後來忽然就...
位於四川省珙縣。懸棺葬是古代少數民族僰人的一種墓葬形式,分布於螃蟹溪兩岸南北數公里的山崖上。現存100多具,距地面低者10多米,高者幾十米。木質棺,形若長匣,...
【僰人槌牛節】“僰人槌牛節”是古僰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是一個古老民族的狂歡盛宴。農曆九月初一至初九舉行。屆時,僰人各部落皆要傾寨而出,聚集於一地,槌...
僰王山鎮隸屬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位於興文縣西北角,距縣城20公里,幅員面積149平方公里,轄24個行政村和2個社區,255個村民小組,10個居民小組,總人口56149人。僰王...
邛僰,漢語詞語,拼音qióng bó,釋義:漢代臨邛 、僰道的並稱。約當今四川邛崍、宜賓一帶。後借指西南邊遠地區。...
僰王山又稱僰王山,位於四川省宜賓市興文縣境內,屬喀斯特地型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0平萬公里。主峰黑帽頂高聳入雲,海拔達1180米。...
僰國與瀘夷:民族遷徙、衝突與融合,ISBN:9787805239682,作者:劉復生著 1 ...... 僰國與瀘夷:民族遷徙、衝突與融合,ISBN:9787805239682,作者:劉復生著[1] ...
珙縣麻塘壩“僰人畫”,其分布面之廣,內容之豐富,形象之多彩,在全國14個有懸棺(或岩墓)的省和直轄市中,應該說是比較好的。...
僰酒是四川省興文縣石海僰酒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主營產品。是以古僰王城所在地的九絲城鎮出產的“九絲貢米”和當地深溪峽谷中的野生刺梨為原料,採用漢代僰侯國人...
簡介瓦石僰人懸棺位於威信縣長安鄉瓦石行政村棺木崖和白虎岩上,與四川省珙縣僰人懸棺相同。棺前為林鳳河瓦石段。由於大量朽壞脫落,現懸棺3具,複製4具後計7具...
有這樣一側鐵聞:1933年,一位姓陳的地方官為了探究僰人懸棺的奧秘,雇用兩名樵夫,從豆沙關的絕壁上掀下兩具懸棺,其中一具運到昭通省立第二中學供考察、展覽。...
珙縣一角 [6] 珙縣先秦即有僰人等居住於此,建有宜賓“僰侯國”,珙縣亦被稱為“古僰國”、“僰州”、“僰州之都”或“僰都”、“僰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