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計起義,1820年高棉僧計領導的抗越起義。起義爆發於靠近越南邊境的巴普農(Ba Phnom)地區。僧計(名為計〔Kai〕的僧侶)自稱“炤王”,率起義軍襲擊越軍哨所,殺死越南官吏和士兵,屢敗前來鎮壓的柬王軍隊,並計畫攻打金邊。越南遂派大軍鎮壓。起義軍終因力量單薄被擊敗。僧計等在金邊遇害,起義失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僧計起義
- 地點:越南邊境的巴普農地區
- 人物:僧計
- 發生時間 :1820年
僧計起義,1820年高棉僧計領導的抗越起義。起義爆發於靠近越南邊境的巴普農(Ba Phnom)地區。僧計(名為計〔Kai〕的僧侶)自稱“炤王”,率起義軍襲擊越軍哨所,殺死越南官吏和士兵,屢敗前來鎮壓的柬王軍隊,並計畫攻打金邊。越南遂派大軍鎮壓。起義軍終因力量單薄被擊敗。僧計等在金邊遇害,起義失敗。
僧計起義,1820年高棉僧計領導的抗越起義。起義爆發於靠近越南邊境的巴普農(Ba Phnom)地區。僧計(名為計〔Kai〕的僧侶)自稱“炤王”,率起義軍襲擊越軍哨所,殺死越南官吏和士兵,屢敗前來鎮壓的柬王軍隊,並計畫攻...
僧計反越起義,1820年高棉佛教僧人計在巴普農舉行的反越起義。起義初期,義軍多次重挫越南軍隊和安贊的軍隊,聲勢很快擴大到波羅勉的特邦克蒙和斯雷桑托等地。僧計自稱炤王,以動員更多民眾加入義軍。這年中,義軍乘船攻打南榮,越南扶植的安贊王向越南求救。1820年9月,阮文智、阮文瑞率援軍從朱篤出發馳援南榮。義軍...
僧禮釋事先有備,率眾據守谷口,開槍迎擊,經數回合後,力不能支,退守寺內,被清軍包圍。禮釋等從寺後突圍,中彈身亡。同時犧牲的有周秀貴等十餘人,被捕的二十餘人。午後,清軍火燒白岩寺,被困寺內的義民和僧侶一百多人都被燒死。之後,在各地被捕的起義骨幹尚有王幼生、陳阿三、王老六、孫喜志、胡修培、...
宣武帝延昌三年(514年),沙門劉僧紹反;延昌四年(515年)6月,沙門法慶反,自稱“大乘”;孝明帝熙平二年(517年),“大乘”餘黨復相聚結鬥爭。北朝期間,沙門領導的起義在農民起義中已占相當大的比例。據統計,宣武帝時有9次農民起義,其中有3次就是沙門領導的。這裡只就“沙門法秀起義”和“沙門法慶起義”...
黃濂起義發生於1908年(清光緒三十四年),是莆田縣渠橋一帶農民揭竿而起,暴發的一處農民起義。起義經過 黃濂攻城失利退回壺山根據地,隔了十多天,孫葆王容少將親臨校場誓師,定要剿滅黃濂領導的農民起義軍。他親率一旅士兵浩浩蕩蕩向壺公山方向進發。孫葆王容的隊伍到了壺公山頂上的凌雲殿,可殿里只有三個...
倒是起義被鎮壓後,岳飛下令給全部老弱百姓分以米糧,允許他們回鄉耕種。經過50餘年,這裡環境逐漸得到恢復,明代時成為全國重要的糧倉,所謂“湖廣熟,天下足”,實現了“田蠶興旺”。官民之間的仇恨 農民起義軍由於對朝廷充滿仇恨,他們“焚官府、城市、寺觀、神廟及豪右之家,殺官吏、儒生、僧道、巫醫、卜祝及...
歸元寺和尚隊是在辛亥革命期間受革命黨人影響建立起來的第一支僧團。當時經報界披露後,迅速在南方佛教僧侶中掀起波瀾,上海玉佛寺、紹興開元寺、戒珠寺等紛紛效仿,以寺產充軍餉、組建僧團參軍。歸元寺不僅是當年黃興的戰時總指揮部及糧台,寺中雲岩長老還曾組建“和尚隊”共抗清軍;起義軍失利時,為了不讓糧草落...
因此,過去多將巴塘事變說成是“反洋教運動”和“巴塘人民的起義”,值得商榷。如果歷史地、辯證地來看,這一事件實質上是巴塘宗教上層和土司為維護自身利益,反對清政府新政,在西藏宗教勢力和駐瞻藏官支持下,利用民眾仇洋情緒和文化衝突而煽起的一場動亂。事變經過 鳳全,字弗堂,滿洲鑲黃旗人。以舉人出身,同治...
月空聽聞陳耐辛噩耗,悲痛欲絕,這期間他在永樂山區苦心活動,籌資購械,已發展義兵四百餘人,其中有許多是僧民學校學生。宣統元年(1909)農曆十一月,月空同朱劍則、滕華欽、方聖浩、薛永南以及僧徒永明、永定、默西、正和等諸義士誓師起義,率眾占領白石道士岩(中雁玉虹洞),伺機出擊。這是歷史上罕見的...
江忠源建議由湖南與廣西聯兵會剿,又率團丁據守要隘,切斷起義軍“出掠之路”,隨後用計分化起義軍,擒殺了雷再浩。他由此而有知兵之名,還被清廷賜以藍翎,“以知縣用”。居官浙江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江忠源被揀發至浙江候選,受到了浙江巡撫吳文鎔的賞識。當時,浙江多地都發生水災,其中以秀水縣(治...
胡景翼(1892年~1925年4月10日),民國將領。陝西富平人,字笠僧。宣統二年(1910年)加入同盟會。辛亥革命爆發後,在陝西耀州(今耀縣)組織民軍起義,旋任第1標統帶。1913年在滬參加討袁戰爭,失敗後流亡日本。1915年回陝參加護國戰爭後任陝西第1旅團長。1918年初在三原回響護法,任陝西靖國軍右翼總司令、第...
942年(南漢光天元年)七月率眾起義,反抗南漢腐敗統治。起義之時以僧景全為謀主,自稱“中天八國王”,建號“永樂”,署置百官,部眾一律穿紅衣,時謂“赤軍子”,眾達數萬。南漢殤帝劉玢急派越王劉弘昌為都統、循王劉弘杲為副都統,統南漢軍鎮壓。起義軍將官軍重重圍困在錢帛館,“矢下如雨,軍人多死。...
新任廣濟知縣陳肖儀,大肆搜捕起義農民,宋二、三、七弟與胞侄及參加起義骨幹均被殺害,宋隻身潛往九江投太平軍。9月,隨太平軍攻克梅川,斬知縣陳肖儀,再次開倉濟貧。太平天國失敗後,末改名吳永壽,毀容為僧,光緒初年住蘄春桐梓鄉慈雲閣。1894年病卒於該廟,葬廟後,立有碑誌。人物經歷 鹹豐二年(1852)至...
正德六年,參加劉六、楊虎、劉七、齊彥明、劉惠等領導的農民起義,後成為起義軍領導人之一,被稱為“奉天征討副元帥”(劉惠為“奉天征討大元帥”),與楊虎、劉惠等一起先後活動於今河北、山東、河南及湖北等地,“糾合十餘萬之賊徒,攻破百十處之城邑,燒劫房財、庫獄,所過無遺。殺擄官吏、軍民不計其數。...
他參與組織和領導了登州起義,經歷了濟南暴動。他對舊中國的社會深惡痛絕,也曾經致力於改變其黑暗愚昧的面貌,他辦《東方醒獅》報,喚醒民眾,聲援辛亥革命,為推翻清政府搖唇鼓舌。他聯絡北洋軍閥,呼籲停止內戰,說服馮玉祥的西北軍參加北伐。他擔任過地方官員,起草過今天看來不僅不落後,依然顯得激進的自治大綱。...
鄒普勝,黃州府麻城縣鄒家崗(今屬湖北省黃岡市紅安縣七里坪鎮)人。元末農民起義將領。少以煉鐵為生。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壽輝密謀抗元,攜鐵至他家,囑代制鋤鍬等武器,普勝告之曰:“今天下尚須鋤治耶?當為煉一劍贈君耳。”於是共謀大舉,用紅巾為號。徐壽輝稱帝後,被封為太師。 陳友諒挾持徐壽輝,...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協助陳夢熊在樂清白鶴寺創辦僧民學校,擔任校長。入學僧民一律免費,並以《新山歌》為主要課本,宣傳革命。陳夢熊《新山歌》案發,僧民學校遭查封。夢熊流亡國外,月空乃聯絡同志,共謀起義。宣統元年(1909),光復會會員張偉文從日本回國,計畫從溫(州)處(州)起義,引清兵出巢,然後攻取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