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衣

僧衣

僧人穿的衣服,又名袈裟。

師傅穿的僧衣種類很多,分春、冬季平時所穿的長衫、短衫、伽藍卦、披風(秋冬季所用)。在各種法會時主要以海青主外加批衣。搭衣分為三衣、五衣、七衣、九衣、祖衣、千佛衣、千花衣、千壽衣。依各種不同場合與受戒情況而定。各搭衣顏色各有不同也特定在某些場合所穿。僧服穿法與在家人穿法沒有不通只有搭衣和海青的顏色以及搭衣戒條上有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僧衣
  • 注音:ㄙㄥ ㄧ
  • 拼音:sēng yī
  • 出處:《過融上人蘭若》
僧衣的來源,僧衣的形成,

僧衣的來源

僧衣僧人穿的衣服,又名袈裟。 唐 綦毋潛《過融上人蘭若》詩:“山頭禪室掛僧衣,窗外無人溪鳥飛。”

僧衣的形成

許多不了解佛教的人對僧人的好奇,莫過於出家人穿的衣服了,因為當今的出家人衣服種類頗多,有短褂、中褂、大褂、海青及許多顏色的袈裟,給人一種眼花繚亂的感覺。
所以,僧衣的形成與發展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一環,所以有必要對此加以一些闡述。
一、三衣的由來、形狀及其用途
在印度,由於天氣較為炎熱,再加上當時風俗習慣的影響,出家人的衣服十分簡單,但是出家人究竟應該有幾種衣?這就必須考察衣制的來源。佛在成道以後的最初五、六年中,根本沒有制訂戒律的條文,只有一些原則性的規範,所以也談不上衣的制度與規定。除了披著的方法及其式樣,跟俗人和外道不同以外,並沒有限制比丘應該有多少件衣服。後來,在一年的冬季里,佛與弟子們在人間遊行乞化,佛陀看見弟子們得到很多布料,有的戴在頭上,有的掛在肩上,有的纏在腰際,看起來既失威儀,而且十分累贅,於是佛陀便計畫衣的限制了。那時,正是印度的隆冬,當天晚上佛陀親自試驗:初夜披一件就夠了;中夜覺得冷,於是加上一件;後夜時,還覺得冷,於是再加一件,也就足夠禦寒了。因此,佛陀制定比丘不得超過三衣,這就是所謂“三衣”的來源。
其實所謂衣,只是一塊長方形的布,最初的三衣並沒有規定條數與塊數,也不是割截以後再拼湊而成的,所以也沒有五條、七條、九條衣的名稱。佛陀僅僅規定有三種衣,三種衣的區別,並不在條數的多少,而在其層數的厚薄。如果是做新衣,“安陀會”與“郁多羅僧”都是一重,“僧伽黎”則為二重;如用舊衣拼湊,“安陀會”與“郁多羅僧”都是二重,“僧伽黎”則為四重;如果用糞掃衣做衣,重數多少,則可隨意。
至於割截而成的“福田衣”,是在阿難隨佛出家以後的事了。當時印度社會的治安不是很好,比丘們披了新衣,在人間游化,往往會遭到土匪與小偷。因為三衣是整塊的布料,比丘固然可以製衣披著,俗人稍微加以修改,照樣可以披著。因此,僧衣被搶劫一空,只剩下光條條的人放回僧團的事,時常發生。即使住在僧團之中,或住阿蘭若處,衣服失竊的事,也屢見不鮮。佛陀為此,頗為擔心。
有一天,佛往南方遊行,在路上看到道旁的耕地,一方方,一塊塊,溝畦分明,田畝齊整,心裡很高興,便指著田野,對阿難說:“你能教比丘僧製作這樣形式的衣服嗎?”阿難很聰明,他一口答應了。“福田衣”於是便這樣作成了。後來,佛陀告訴大家,過去一切如來及弟子都是這樣做的。第一,其形如田,比丘披著可由信徒來供養種福;第二,割截分裂,盜賊竊之無用,可以減少比丘的損失。
所以,安陀會,譯為“作務衣”,是用五條布料縫製而成的,又稱為“五條衣”,每條一長一短做成,總計十隔。安陀會是在勞作、行路乃至就寢時穿用的,因此又稱為“內衣”、“中宿衣”、“中衣”。安陀會的長度是佛的四肘(約為常人的三倍),寬度是佛的二肘,所以較為短小,而且行動靈活。
郁多羅僧,譯為“入眾衣”,凡是誦戒聽法,隨眾之時,都在安陀會外,加披郁多羅僧。郁多羅僧是用七條布料縫製而成,每條兩長一短,總計二十一隔,所以稱為“七條衣”;在三衣中它居中位,所以稱為“中價衣”,又稱為“上衣”。
僧伽黎,譯為“重衣”或“雜碎衣”,唯有行化乞食、進入聚落王宮、說法教化時披它。僧伽黎共分為九品:下下品九條、下中品十一條、下上品十三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兩長一短;中下品十五條、中中品十七條、中上品十九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三長一短;上下品二十一條、上中品二十三條、上上品二十五條,這三品衣全是每條四長一短。這九品大衣,下下品九條,每條三隔,總計二十七隔;乃至上上品二十五條,每條四長一短,總計一百二十五隔。所以,僧伽黎又稱為“大衣”。
僧伽黎在中國佛教,是最為嚴正而又神聖的衣,尤其將二十五條的鑲金的大衣,稱為“祖衣”,以為只有傳祖接法的人,才夠資格披它。其實,僧伽黎的本義的確有其神聖性,但是與中國的觀念,稍微有出入。在佛陀時代,比丘行化人間,往往露宿野外,或在臨時的旅舍借宿,夜間氣候較涼,必須有禦寒的東西,這就是僧伽黎的主要用途了。正因為僧伽黎要當做被褥來用,所以其製作的重數,要比其他兩種衣厚些。所以,戒律規定比丘外出行化,不得無故離衣而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