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倒綜合徵

發生於任何類型的胃部手術之後,以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術後更為多見,食管手術引起迷走神經損傷也可產生傾倒症狀。早期餐後症狀群主要包括兩組症狀:一組是胃腸道症狀,最常見的是上腹飽脹不適、噁心、噯氣、腹痛、腹脹及腸鳴等,有時伴有嘔吐及腹瀉。吐出物為鹼性含膽汁;另一組是神經循環系統症狀,心悸、心動過速、出汗、眩暈、蒼白、發熱、無力、血壓降低等。

術後傾倒綜合徵的發生率取決於手術的類型,據報導畢Ⅰ式手術後發生機率約5%,而畢Ⅱ式術則為15%左右。切除胃2/3者發病率40%左右,切除3/4者則約為50%,基本上是胃切除越多,吻合口越大發病率越高。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dumpingsyndrome
  • 就診科室:外科
  • 多發群體:胃部手術後患者
  • 常見病因:血糖及血容量改變,消化道激素的作用,精神神經因素
  • 常見症狀:頭暈,心悸,心動過速,軟弱,出汗,顫抖,面色蒼白、潮紅,上腹部溫熱感,飽脹不適,噁心,嘔吐,噯氣,腸鳴,腹瀉,排便急迫感
病因,臨床表現,診斷,鑑別診斷,治療,預防,

病因

1.血糖及血容量改變
胃切除術後,患者失去了幽門的調節功能,殘胃容積縮小,以及迷走神經切除後影響了餐後胃的舒張,以致食後大量高滲性食糜驟然傾入十二指腸或空腸。腸腔內的高滲糖和腸壁中的細胞外液迅速相互交換,以保持腸腔內容和腸壁之間滲透壓的平衡,並導致血糖明顯升高、血容量下降,在短時間內,可有多達1/4的有效循環血容量的液體滲入腸腔,致使血液濃縮,引起脈搏加速和虛脫等症狀。
2.消化道激素的作用
(1)血管緩弛素-緩激肽 胃切除患者中有傾倒綜合徵表現者血清緩弛素增高,無傾倒綜合徵者則否。給正常人靜脈注射緩激肽可產生和傾倒綜合徵與血中緩激肽水平密切相關。血管弛緩素能增加外周血流量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並可增加消化道平滑肌收縮,因而可出現血管馳張和胃腸道症狀。因此,有人認為本徵症狀的發生,與血管弛緩素-緩激肽系統的活動有關。
(2)血管活性腸肽 胃切除術後患者血中血管活性腸肽顯著升高,而並發傾倒綜合徵者升高尤其顯著,給正常人靜脈輸入血管活性腸肽可出現類似傾倒綜合徵的症狀。
此外,胃抑肽、胃動素、5-羥色胺、P物質等也曾認為與本症發生有關,但目前尚無定論。
3.精神神經因素
臨床觀察發現,患者術前精神狀態屬於興奮型或緊張型的,術後較易發生傾倒綜合徵。精神神經因素可使幽門調節功能障礙而致胃的排空加快,甚至在未曾作過胃切除術者也可發生傾倒綜合徵。

臨床表現

早期傾倒綜合徵多於術後1~3周開始進食時發生,症狀出現在餐後1小時之內,而禁食狀態下則無症狀出現,流質以及富含糖類的食物尤其不易耐受,症狀的程度輕重不同,臨床症狀可分為全身性軀體症狀和胃腸道症狀。全身性軀體症狀:頭暈、心悸、心動過速、極度軟弱、大量出汗、顫抖、面色蒼白或潮紅,重者有血壓下降、暈厥;胃腸道症狀:上腹部溫熱感、飽脹不適、噁心、嘔吐、噯氣、腸鳴、腹瀉,有時有排便急迫感。通常持續1小時左右可自行緩解,餐後平臥可避免發作。重症患者可因懼怕進食而體重下降,常有營養不良的表現。
晚期傾倒綜合徵多於術後半年以上發病,於餐後1~3小時出現低血糖症狀,如軟弱無力、飢餓感、心慌、出汗、頭暈、焦慮甚至精神錯亂、暈厥。絕大部分病人具有早發性傾倒表現,或早發性傾倒和晚發性傾倒表現同時存在。少數病人僅表現為晚發性傾倒。

診斷

傾倒綜合徵的診斷缺乏客觀標準,其診斷的建立基於詳細的病史資料和臨床表現。發病時測定血糖可確診。

鑑別診斷

因本症胃大部切除手術後患者餐後出現典型的飽脹、出汗、心動過速、血壓下降等特徵性表現,易與其他原因引起的低糖血症、低血壓等相鑑別。

治療

少食多餐,減少澱粉類食物,增加蛋白質、脂肪類食物。藥物可用抗組胺或抗乙醯膽鹼製劑以及抗痙攣和鎮靜藥。近年來也有試用抗5-羥色胺藥物,取得一定的效果。文獻報導套用生長抑素治療亦有效。少數病人症狀顯著,經上述藥物治療和預防措施無效時,可考慮手術治療。臨床上套用的手術方法種類頗多。原則上不外縮小吻合口、胃空腸吻合改為胃十二指腸吻合、移植一段空腸於胃和十二指腸之間(空腸代胃術)等,目的均在於減慢食物直接進入空腸內的速度。

預防

預防的方法為手術時胃切除不應過多,殘胃不宜過小,吻合口要大小適中,一般以4厘米寬度比較合適。進食後如有症狀應平臥,儘量進食營養高而易消化的固體食物,少食多餐,並避免過甜、過鹹、過濃飲食和乳製品,飲水和流食可在兩餐之間而不在餐時進服,術後早期餐後症狀群多數病人症狀較輕,經過一個時期的胃腸道適應和飲食調節後,症狀可以消失或易於控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