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務理論:順周期、可持續和證券化》是2018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文舸 。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債務理論:順周期、可持續和證券化
- 作者:徐文舸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20128896
- 定價:79 元
- 字數:260千字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債務是現代市場經濟運行為重要的基礎之一,並直接關係一國經濟的興衰。無論是反思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還是防範中國當前非金融企業與地方政府所隱含的債務風險,都不能脫離債務的分析框架來展開討論。
本書從債務的理論和實踐出發,結合中國現實與國際經驗,深入探討“債務的三大特性”——順周期性、可持續性與證券化的巨觀經濟效應。具體而言,一是從順周期性的視角來考察債務的動態變化,中國的銀行信貸給出了債務順周期性的宏微觀證據;二是利用跨期預算約束分別對我國中央和地方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進行經驗研究;並考察政府債務可持續性所具有的巨觀經濟效應;三是闡述債務證券化的運作模式以及影響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的傳導機制。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提出問題
第二節 研究架構
第三節 研究創新
第二章 理論概述
第一節 “債”和“債務”的概念
第二節 理論回顧
第三章 債務的順周期性
第一節 關於順周期性的定義
第二節 中國現實:關於信貸的順周期性
第三節 關於債務順周期性的理論模型
第四節 中國現實:關於債務順周期性的微觀證據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債務的可持續性
第一節 關於可持續性的定義
第二節 關於政府債務的歷史演變
第三節 中國現實:關於中央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
第四節 中國現實:關於地方政府債務的可持續性
第五節 國際經驗:政府債務對經濟成長的影響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債務的證券化
第一節 關於證券化的定義
第二節 國際經驗:全球影子銀行體系概覽
第三節 關於債務證券化的理論模型
第四節 中國現實:關於影子銀行體系的巨觀效應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如何應對債務危機
第一節 常規的巨觀穩定政策失效
第二節 短期對策:債務重組
第三節 中長期對策:改善巨觀基本面
第四節 中長期對策:重塑金融體系
第七章 結束語
第一節 研究結論
第二節 政策建議
附 錄
參考文獻
後 記
圖目錄
圖1-1 研究架構/006
圖3-1 中國與其他國家的金融結構比較/039
圖3-2 周期的四個階段劃分/044
圖3-3 經濟周期與信貸周期(1979—2016年,實際同比年增長率)/046
圖3-4 經濟周期、信貸周期及其他(1979—2016年,實際同比年增長率)/048
圖3-5 經濟周期與信貸周期(1979—2016年,消去趨勢的純周期部分)/049
圖3-6 經濟周期、信貸周期與貨幣周期(1996—2016年,月度數據)/056
圖3-7 以產能利用率表示的各種成本函式/064
圖3-8 經濟系統的動態變化(θ<θ*情況)/071
圖3-9 經濟系統的動態變化(θ>θ*情況)/071
圖3-10 債務率dt的動態變化/072
圖3-11 經濟系統的動態變化(債務非正常狀態dt-1≥d*)/074
圖3-12 人民銀行數量型中間目標的增速(2009—2013年)/080
圖3-13 企業融資結構變化的趨勢分析(以有息債務率為例)/087
圖4-1 中國的債務發行與財政赤字(1979—2016年)/113
圖5-1 兩種運作模式的流程/147
圖5-2 全球影子銀行體系的規模(廣義衡量法,2002—2015年)/151
圖5-3 非機構抵押貸款證券市場的未償還餘額(2000—2016年)/163
圖5-4 我國證券化市場歷年發行規模(2005—2016年)/165
圖5-5 社會融資規模結構的變化趨勢(2002—2014年)/175
圖5-6 產出缺口應對利率水平與影子銀行體系的脈衝回響(月度數據)/182
圖5-7 產出缺口應對利率水平與影子銀行體系的脈衝回響(季度數據)/187
圖6-1 美聯儲實施擴張性貨幣政策的實際效果(2007—2017年)/194
圖6-2 美國貨幣乘數的變化(2006—2012年)/195
圖6-3 美國商業銀行超額準備金規模的變化(2007—2017年)/196
表目錄
表3-1 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改制與上市前後的主要經營指標比較/041
表3-2 中國經濟周期與信貸周期的年度透視(1979—2016年)/047
表3-3 Granger因果性檢驗結果/050
表3-4 各巨觀經濟變數的單位根檢驗(年度數據)/052
表3-5 變數的標準差與自相關係數(1978—2016年)/053
表3-6 各變數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截面相關係數(1978—2016年)/054
表3-7 中國經濟周期的月度透視(1996.1—2016.12)/055
表3-8 中國的信貸周期與貨幣周期月度透視(1996.1—2016.12)/057
表3-9 關於季度數據處理方法的匯總/058
表3-10 各巨觀經濟變數的單位根檢驗(月度數據)/059
表3-11 各變數的標準差與自相關係數(1996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4季度)/060
表3-12 各變數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截面相關係數(1996年第1季度至2016年第4季度)/061
表3-13 數值模擬所使用的結構參數的取值/070
表3-14 計算得到的穩定狀態/070
表3-15 中國貨幣政策取向(2009年第1季度至2013年第4季度)/080
表3-16 變數設定說明/083
表3-17 描述性統計結果/085
表3-18 分組均值的比較檢驗/086
表3-19 貨幣政策調控對企業外源融資占比的影響(按所有制性質)/088
表3-20 貨幣政策調控對企業總債務率的影響(按所有制性質)/089
表3-21 貨幣政策調控對企業有息債務率的影響(按所有制性質)/090
表3-22 貨幣政策調控對企業外源融資占比的影響(按企業規模)/091
表3-23 貨幣政策調控對企業總債務率的影響(按企業規模)/092
表3-24 貨幣政策調控對企業有息債務率的影響(按企業規模)/093
表3-25 穩健性檢驗(以企業內源融資占比作為新的因變數)/094
表3-26 穩健性檢驗(按企業規模的新分類)/095
表3-27 穩健性檢驗(替換不同控制變數)/096
表4-1 近現代中國的政府債務之對外借款匯總(1853—1949年)/105
表4-2 近現代中國的政府債務之對內借款匯總(1912—1944年)/106
表4-3 中國政府債務可持續性的多角透視(1981—2016年)/109
表4-4 變數的單位根檢驗/114
表4-5 協整回歸的估計結果/114
表4-6 單方程誤差修正模型的結果/115
表4-7 中國政府性債務發生起始年的情況匯總/117
表4-8 中國地方政府性債務的規模/119
表4-9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的資金投向占比/120
表4-10 中國地方政府債務的舉債內容占比/120
表4-11 各國在不同政府債務水平下的年均實際經濟成長率/129
表4-12 描述性統計/134
表4-13 政府債務對經濟成長影響的估計結果/138
表4-14 政府債務對經濟成長影響的穩健性檢驗(28個OECD國家與多種估計方法)/139
表4-15 政府債務對經濟成長影響的穩健性檢驗(28個OECD國家與替換不同變數)/140
表5-1 全球影子銀行體系的規模(狹義衡量法,2011—2015年)/151
表5-2 全球金融體系資產規模的比較(2011—2015年)/152
表5-3 各主要經濟體影子銀行體系的規模分布/152
表5-4 各主要經濟體影子銀行體系的相對規模(2015年)/154
表5-5 各主要經濟體影子銀行體系和國內生產總值的年均增長率(2011—2015年)/155
表5-6 美國證券化市場的分類(2002—2016年)/156
表5-7 美國抵押貸款證券的分類/158
表5-8 抵押貸款證券發行量(2000—2016年)/159
表5-9 次級和次優級抵押貸款的發放情況(截至2007年)/162
表5-10 我國證券化的多角透視/164
表5-11 我國證券化市場的細分類型(2016年)/167
表5-12 變數設定說明/178
表5-13 基準和擴展模型的估計結果/180
表5-14 平穩性檢驗結果/181
表5-15 VEC模型的估計結果/184
表5-16 穩健性檢驗一的估計結果/185
表5-17 平穩性檢驗結果/186
表5-18 穩健性檢驗二的估計結果/188
表6-1 各國採用常規的巨觀穩定政策應對大規模債務違約的多角透視/193
表6-2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對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第一次剝離(1999—2001年)/204
表6-3 四大資產管理公司對國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第二次剝離(2004—2008年)/204
表6-4 描述性統計/207
表6-5 影響政府債務變化因素的估計結果/210
表6-6 影響政府債務變化因素的估計結果(按多種估計方法)/211
表6-7 影響政府債務變化因素的穩健性檢驗結果/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