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電視網路有限公司(ChineseTelevisionNetworkInc.),簡稱傳訊電視、CTN,是1994年至2001年間曾經存在的一個以全球華人為目標觀眾的華語電視網,創辦人為香港商人于品海。1993年11月9日,“傳訊電視網路有限公司”(ChineseTelevisionNetworkInc.)在香港登記成立。1994年,于品海創辦傳訊電視,總部設在香港柴灣,與當時同為于品海持有、由查良鏞創辦的《明報》共用辦公室,擁有“中天頻道”(ChungTienChannel)頻道與“大地頻道”(DaDiChannel)。1994年10月18日,《明報》所屬的香港“智才集團”正式宣布:傳訊電視將透過衛星,於該年11月底開播全天候華語新聞頻道“中天頻道”,該年12月底開播流行資訊頻道“大地頻道”。中天頻道標榜以全球華人角度出發的新聞觀點,企圖發展為華語的CNN,在全球20多個國家的主要城市設有資訊收集中心,在台北市、香港、北京、紐約市各設一個新聞中心。為了充實中天頻道陣容,傳訊電視聘請前台灣《中時晚報》副總編輯陳浩擔任台北新聞中心負責人,並且網羅30多位包括台灣老三台在內的各媒體新聞工作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訊電視
- 外文名:ChineseTelevisionNetworkInc.
- 性質:中天電視前稱
- 存在時間:1994年至2001年
綜述,揚名世界,
綜述
1996年1月3日,傳訊電視控告TVBS負責人邱復生、總經理李濤及新聞部副總監吳戈卿,理由是TVBS-N在1995年12月31日22:00、23:00及24:00以新聞方式現場直播台北市政府與台北之音合辦的跨年晚會實況合計約6分40秒,侵害傳訊電視向台北之音取得的獨家首映權,涉嫌違反《著作權法》第92條;傳訊電視同時向台北之音求償新台幣1元作為象徵性賠償,台北之音表示願意賠償傳訊電視新台幣1元。
揚名世界
眾所周知,傳訊電視有兩大事件促其聞名,一個是鄧麗君死訊的首發。另一個則是前領導人鄧小平逝世訊息的全球首發。綜合前傳訊電視員工,現離職鳳凰衛視的知名電視人曹景行、閭丘露薇和前傳訊記者梁冬的回憶,我們來勾勒那個不平凡的一天。
1997年2月19日,中國改革開放的偉大設計師鄧小平逝世。到今年,是小平辭世十周年,紀念這位世紀老人的文章多起來。2007年2月8日的《南方周末》記者張悅、趙蕾,在“紀念鄧小平逝世十周年”的報導中說:路透社是最早報導鄧小平去世訊息的通訊社。說是最早由路透社首席記者馬珍報導了這一訊息。乍見此文,腦海中星星閃爍,多年往事逐一在大腦里翻撿,再經多方求證,由列孚先生(原《現代人報》總經理,港方資方于品海派駐廣州的代表)證實,最後得出判斷:這是一則失實的報導。事實上是香港的于品海投資主辦的衛星電視CTN中天頻道(註:傳訊電視。有二個頻道,一個是大地頻道,主要是生活及娛樂訊息,另一個是開創了當時中文電視24小時新聞頻道的中天頻道,中天頻道當時在美法英日新加坡及台灣等國家和地區均駐有記者。當時投資8億多)全世界第一家率先報導的。當時的CNN、CBS及美聯社、法新社和路透社等都是轉引自CTN的訊息,打破了過去重大新聞均由西方傳媒壟斷髮布的局面。這是于品海最得意之作。(作者注。新聞史掃盲:CTN成立後,被外界譽為“神奇小子”的于品海,其手上擁有由金庸轉讓的香港《明報》、投資一億多,占有中國新聞史上兩個第一:是中國最早的合資日報,也是中國最早的彩印日報的廣州《現代人報》、香港《現代日報》、武漢有線電視網路和投資八億多的CTN,儼然成為傳媒大亨,或“中國默多克”。)此事當時任中天頻道副總編的曹景行先生(現供職鳳凰衛視)可以證明。老鄧去世那天凌晨,設在香港的全球第一個中文24小時新聞頻道CTN(中文名傳訊電視)的中天頻道忙翻了天。一方面,北京的“線人”報告讓他們緊張不已,另一方面他們也要千百計進行求證,以保萬無一失。當天除了大老闆于品海坐鎮以外,最緊張的是總編輯陳慶源,副總編輯曹景行和編輯主任張宏任。從深夜10時許,北京“線人”就傳來了訊息:老爺子走了。這是一條可靠的渠道。老陳下令中天駐全球記者、分別是駐美、駐英、駐日、駐法等主要國家的記者以及在京一些有背景朋友處進行求證、同時也緊密與北京保持聯絡。隨後、北京“線人”再一次確鑿報告:訊息已獲再次證實。這時,北京一些朋友也來電告知:是的,訊息無誤。但是,大老闆不這不放心,要求務必絕對準確。於是,慎之又慎下,經過一輪又一輪求證,當時在得到北京高級官員的確認後,證實這件事千真萬確後,老陳決定:播出!1997後2月20日凌晨1時18分,中天頻道切斷正在播放的新聞節目,換上了鄧小平的照片畫面,主播程治平抑制著起伏的心緒,用仍有點發顫的聲音把這一訊息傳向了全世界。下面一步該做的是儘快通知其他傳媒機構,包括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中央社等,也告訴香港媒體:“中天”已經報導了鄧小平去世的訊息。1時43分,美國CNN用不確定的語氣報導香港有鄧去世的“傳聞”;2時10分,路透社轉述了“中天”的報導;2時14分,香港無線電視(TVB)記者譚衛兒自北京報導鄧於19日晚9時08分去世,她是第一個說出鄧去世的確切時間的記者。2時45分,北京新華社正式公布訊息。據多個重要見證人確認:CTN中天頻道早於路透社和新華社的報導一個多小時。《南方周末》的報導說:據馬珍透露:1997年2月17日那個周一,一位朋友約路透社駐中國記者馬珍見面,說“必須要出來見”。這位朋友的丈夫當時每天出現在301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她告訴馬珍,鄧公身體不行了,另一方面,馬珍得到訊息,幾個中央領導人提前回京,據此,路透社於當天發出鄧小平病危的訊息。然而,在97之前的10年間,國外媒體有多次誤報“鄧小平去世”的訊息,最典型的一次是1995年,有國外媒體報導,“鄧小平已經去世了”。當時的香港電視還沒有被現在有線台禁止得那么厲害,珠三角的觀眾也都通過電視收看了這個被誤報了幾次的“新聞”。但在97年前的十年中,多次傳出小平身體欠佳的訊息,香港的電視台早早做好了關於“小平去世”的相關資料片和一生評定,只待確切的去世訊息源一出,即可象按動電腦流程按鈕一樣,按流程啟動滾動播報。後來小平真的去世,幾乎廣州的大部電視機的頻道都鎖定在香港電視上,那是當時當年中國新聞的大事件,也是中國媒體輸得很慘值得深入檢討的一個範例。據《南方周末》十周年的報導說:(十年前)這次,馬珍相信是真的。周二,在馬珍的要求下,香港、東南亞、美國,在世界任何角落,會說中文的路透社記者都被調到北京。並不是只有馬珍們知悉這一訊息,一切都能交叉印證類似。當時,已有外國記者靠近中南海西門觀察到領導人車隊的出入。當天晚上,有點冒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還跑到了鄧家去直接求證。外國記者們的求證只能通過隱秘方式進行。有記者發現中央電視台15層燈火通明,這證明央視的領導們一反常態,仍在辦公,這可能是出了大事的表現。另一路去《人民日報》的同事也帶回了信息。此外,天安門廣場的警察也多了起來。而早於1997年2月17日,時任《南方周末》記者的趙世龍(我),在《南方周末》編輯部一個小型散會上,報告了“鄧小平狀況非常不好,很可能即將去世”的訊息,趙並說他的“深喉”透露:“可能就在這兩三天了”。當時在場的人有沈顥、徐列,江藝平等人,因為此前有媒體幾次誤報,當時大家的反映是不信,趙世龍(我)說他的信息來自央視核心部門權威人士,央視內部已經在作相關報導的資料準備了,徐列當時的反映是等下午黃昏時看香港電視,那時的廣州,可以收看到香港無線、亞視的4個台,但大多數地方不能看到于品海的傳訊電視,而且當天的香港電視沒有任何關於鄧小平身體不好或逝世的報導,於是徐列認為是趙信謠,趙世龍(我)不服氣,一再向他和沈顥提醒此事的重要性,但一時苦於拿不出有力證據,所以被當作一則笑話哈哈而過。周一,剛剛從《粵港周末》(粵港信息日報“星期六”)辭職到《南方周末》不久的趙世龍(我),向老同事、當時《粵港周末》新聞版塊負責人謝方偉(他一年後也來到南周,曾任新聞部副主任)、陳明洋(與謝同時過南周,現任《南方周末》副主編)透露了此事。當時謝方偉態度很猶豫,他已經在編好幾個版了,頭版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江南藜果黃利國的一篇重頭稿件,如果信我,他就得放棄那幾個編好版的料。記得17日中午我對謝方偉說:“你們應該有個計畫,即隨時廢了現在編好的這些稿子,而且要作好隨時改發小平去世的新聞專題的準備。現在你就應該去查找相關資料,作好報導的前期準備和改變編輯方案的二手準備。”新聞素養相當職業的謝方偉信了我的話,作了二手準備,當天下午就去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也通知了記者隨時待命。19號的下午,我再次向《南方周末》新聞部的頭頭們提出此事,要求他們重視此事,但得到的答覆“還是看6點半的香港電視有沒有發什麼訊息”。6點半的香港電視還是沒有任何關於小平病重、逝世的訊息。於是趙世龍(我)下班回家生悶氣去了。記得那天后半夜天還沒亮,《南方周末》的主編江藝平的電話打來了,被部下親切地稱為“江姐”的江主編在電話里坦誠地說:“小趙,抱歉打攪你休息。請儘快趕到報社開會。你幾天前說的事情成為事實了,半夜二點多,《南方日報》接到省委通知,說小平同志去世了……”小平同志去世的時間是1997年2月19日晚上9點08分,當醫療組認定已回天無術時,醫療組組長、阜外心血管醫院院長陶壽淇與301醫院副院長牟善初正式宣布‘停止搶救’”中國最後誕生的一位政治強人去世所引起的地震和新聞大戰,轉眼至今已是十年。下面是《南方周末》2007年2月8日的報導:作為路透社首席記者,馬珍擁有獨立發稿權,但鄧小平去世的訊息實在太重大,路透社事先早有要求:這位20世紀最後一位偉大人物的去世訊息,必須在新華社確認之後才能發。發,還是不發?馬珍打電話給她的領導。領導一番躊躇之後給了一個很有中國特色的答覆:自己看著辦。事後回想起來,馬珍覺得當時已經有99%的把握,可是還有1%不能肯定。“如果你是小報可以賭一賭,如果你是大報,賭錯了,你就完蛋了。”林洸耀說。位於三里屯的路透社北京編輯部都在等待。整個世界都在等待。專收新華社訊息的電傳機仍然保持沉默。早已寫好的訊息靜靜地躺在待發稿庫中。在2個小時的焦灼幾乎到崩潰邊緣時,馬珍說話了,她只說了一句:算了吧,發了。紅色標識的頭條也只有一句:鄧小平逝世。那一刻,是2月20日凌晨2點42分。2分鐘後,電傳機響了。於是待發稿庫中另一條也同時發出:“鄧小平逝世。”新華社說。天亮之後,來自路透社英國總部的訊息說,在所有世界級通訊社中,路透是第一家發布鄧小平逝世訊息的。路透打敗了美聯、法新、彭勃…”聞訊之後,北京編輯部的一個男記者放聲大哭。上面的這些報導的文字很美,但離事實很遠。事實當時的CTN中天頻道,已經在路透社記者所說播發此則新聞之前的一個多小時,已經向全世界報導了鄧小平去世的訊息。而美聯社(1時43分)轉引中天頻道此訊息時,也要早於路透記者自己說的報導時間(2時42分)59分鐘。所以《南方周末》報導說“路透社是首個報導小平去世訊息的世界級通訊社”,也是失實的報導!美聯社才是“首個報導的世界級通訊社”。記得十年前我們也查找了許多外電訊息,並沒見路透社馬珍十年後說的在97年2月17日當天發出了的“鄧小平病危”的報導,當時幾乎所有國內外媒體都沒什麼動作;另一種可能就是馬珍為搶功撒出的另一個謊。首報“鄧小平去世”這一重大新聞,這本是華人華語(文)新聞的光榮,卻因十年後的《南方周末》核實信息源有誤而被“剝奪”。十年前,沒有作好任何準備的《南方周末》,打了個灰頭土臉的敗仗。因為20日這天是周三上午,往常到此時,大部份版面已經簽好了,中午的十二點是最後簽印期。周三的下午是向各分印點傳樣和開機印報、並就近向全國發行運送時間,周四上午,全國各地報攤上都會出現這份當年風行一時的報紙。在只剩不到半天的編輯時間中,《南方周末》只能緊急在頭版摘了部分經編輯處理的新華社訊息,出了個圖片紀念版。而聽取了趙世龍(我)提醒的《粵港周末》,當期明顯勝過《南方周末》。當日上午被緊急派往江西南昌市郊新建縣採訪小平文革在此蒙難的趙世龍(我),心情鬱悶之極地上路了,後來寫回了一周后《南方周末》“紀念小平去世專題報導”的頭版。可是,做新聞的人都知道,這已經錯過了多么好的在一次新聞大戰中登臨絕頂的機會。那種機會,好多新聞人一輩子都不會再有第二次!
CTN傳訊電視董事長於品海要求大量駐京記者在天寒地凍的一月埋伏在鄧的住所旁數月,記者透過其家屬和廚子等工作人員的異常舉動推測鄧的死訊,再加上于品海獲得高層內線的確認,而拍板發出訊息。隨後各國通訊社相繼引述,此舉逼迫北京官方媒體提早於預定時間而於次日清晨播發了鄧的死訊。根據前傳訊工作人員證實,這一舉動激怒了北京,使得傳訊電視多年來積極申請在大陸落地的努力付之東流,同時傳訊在大陸記者也遭驅逐不得在大陸採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