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磚瓦製作技藝古建磚瓦與磚雕藝術源遠流長,起源於商周,發展於唐宋,鼎盛於明清,是中國古建築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磚瓦製作技藝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起源:商周
- 所屬行業:古建築雕刻
傳統磚瓦製作技藝古建磚瓦與磚雕藝術源遠流長,起源於商周,發展於唐宋,鼎盛於明清,是中國古建築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
傳統磚瓦製作技藝古建磚瓦與磚雕藝術源遠流長,起源於商周,發展於唐宋,鼎盛於明清,是中國古建築雕刻中很重要的一種藝術形式。產生髮展新昌一隅自古屬於偏遠鄉野,卻是人類最早的居住地之一。據《新昌文物志》記載,我縣出土了距今20...
蘇州御窯金磚製作技藝,江蘇省蘇州市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御窯金磚製作技藝繁複,工序多達二十餘道,其中主要工序有選泥、練泥、制坯、裝窯、燒制、窨水、出窯、打磨等,道道工序,環環緊扣。2006年5月20日,蘇州御窯金磚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洇窯是體力活也是技術活,“磚瓦百鈞,用水四十石”,在科技不發達的年代,往窯頂注水完全靠工匠一桶一桶的往上提,而且水要一點一點地往下浸,不能一股腦地灌水,灌水會造成窯內氣體膨脹發生爆炸。現在則改用電機,順上管子之後往窯頂抽水,四天四夜不能斷水,洇完之後出窯。出窯 經過一系列繁瑣的燒造工藝...
徽州古建磚瓦製作技藝是一種傳統技藝,安徽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工藝特徵 徽派建築以黛瓦、粉壁、馬頭牆為表型特徵;以磚雕、木雕、石雕為裝飾特色;以高宅、深井、大廳為居家特點,以磚瓦石木為主要材料建造,磚瓦燒制技藝對於徽州建築的發展而言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工藝流程 徽州民間磚瓦燒制工藝極為複雜,僅制坯...
代寺鎮草茂村的舒甫權家族,長期從事傳統手工制瓦。從民國初年舒甫權的祖父舒煥銀到父親舒澤雲,再傳承到兒子舒國陽,舒氏手工磚瓦製作已經超過百餘年歷史。產品包括大小青瓦、青磚火磚、古建筒瓦、瓦當、吻、垂脊、屋脊、寶鼎等,以及各種特殊要求的預製構建。其上百年的人工土窯已被列為縣級文物點。所獲榮譽 2022...
古建磚瓦製作技藝是河北省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屬地是保定市唐縣。基本情況 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類別屬於傳統技藝,級別是省級。傳承保護 2019年12月28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印發《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公布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的通知(冀政字〔2019〕69號)》,古建磚瓦製作技藝被列入河北省第七批...
京磚燒制技藝是嘉善磚瓦燒制業中的獨特傳統工藝。嘉善磚瓦燒制業(俗稱“窯業”)始於宋,興於明,積數百年的燒制經驗,形成了獨特的燒制工藝。晚清至民國時期嘉善磚瓦燒制業規模很大,遠近聞名。據文獻記載,民國十九至二十五年(1930至1936年),全縣有窯墩七百八十五隻,其窯貨價值折黃金十萬兩。全縣劃分為七個窯區...
古磚瓦製作技藝,蘇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項目。歷史淵源 錦溪,為蘇州崑山南部的水鄉古鎮。錦溪的制磚業約始於明初,到清代發展到鼎盛階段。錦溪自古就有“七十二隻窯”之稱,其窯大部分為石灰窯,而且以民窯為主。磚瓦製作,十分繁榮。明清時期,蘇州的磚瓦生產,以陸墓與徐莊二鎮最為...
淶水古建磚瓦製作技藝,是由河北省保定淶水縣申報的傳統手工技藝類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據考證,遠在宋元時期,河北省淶水縣南高洛村就有很多燒制磚瓦的土窯。南高洛村的天馬古建磚瓦廠,其前身就是清代雍正時期衡保國建立的窯廠,距今約有300多年的歷史。該廠在選料、成型、燒制等工序上精心獨到,產品型制中規中矩,...
閩南傳統的手制紅瓦片輕薄質脆易破碎,抗風力又低,校舍屋頂層高面積大,在上面不宜使用它。如果全部採用琉璃綠筒瓦則不但造價過高,也顯單調。陳嘉庚最後決定就地取材用本土的泥造自己的瓦。他引進生產洋機瓦的機器設備,選定閩南土質適宜生產磚瓦的漳州石碼作為基地,土洋結合開始製造機制粘土瓦。第一窯粘土機瓦生產...
始於唐代。溱東古磚瓦傳統手工製作技藝源於明末清初,近代主要傳承於李氏家族,已有100多年歷史。工藝特徵 採用當地特有的粘土經1400℃高溫長時間燒制而成,後經窯頂滲水轉青,使得磚瓦具有百年不褪色,敲擊有鏗鏘金屬之音;耐壓強、抗凍性好、透氣、耐磨、經久耐用等優點;其表面亞光,質感好,裝飾效果極佳;在園林,...
②窯:指兩種窯場,一種是燒制磚瓦的小土窯;另一種是燒制石灰的灰窯。鐵、窯兩種工匠以各自生產的半成品,提供建房之須,磚、木、石三種匠師專管營造施工。民居建造前先由房主(東家)找來磚木石把作師傅磋商(稱會墨)。選定房屋格局式樣,定下尺寸,而後各班工匠“進東”(東家作坊)。按擬定式樣互相配合施工...
俞岳良於1973年進入當時的集體磚窯廠工作,師從張雪明,先從學徒做起,通過他自己的勤學,肯學和師傅的無私傳授,技能日益精進,成為一名全面掌握傳統磚瓦和磚雕製作技藝的繼承者。無償授藝,帶出了多名徒弟。2014年還在省人力社保廳的指導下舉辦了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才培訓班,先後培訓學員50多人,20多人...
生長在日照的龍的傳人,為了繼承和發展這一古老的黑陶製作工藝,弘揚燦爛的中國文化,黑陶製作工藝代代相傳,自古從未間斷。從生活用品的盆盆罐罐,到裝飾等工藝品,每年生產達六、七十萬件。特別是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日照文化、文物部門,著手系統地發掘、研究和開發利用龍山文化黑陶技藝,成立了“日照市龍山...
2007年1月,絳州澄泥硯製作技藝被列入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8年6月7日,硯台製作技藝(澄泥硯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133。歷史淵源 澄泥硯起源於秦漢時期的磚瓦,燒造工藝經後世逐步完善。唐代(公元618~907年),澄泥硯製作技藝在秦漢...
榫卯結構,中國古建築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樑、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構成富有彈性的框架。榫卯是極為精巧的發明,這種構件連線方式,使得中國傳統的木結構成為超越了當代建築排架、框架或者鋼架的特殊柔性結構體,不但可以承受較大...
嘉善窯業時代變遷的代表:浙江嘉善磚瓦廠/056 嘉善窯業在新時代的傳承/061 保護窯文化現有遺存/068 傳承和宣傳窯文化/083 《乾窯磚瓦燒制技藝》目錄 乾窯磚瓦窯業史溯源/001 乾窯地名考/003 乾窯磚瓦窯業溯源/011 乾窯磚瓦燒制技藝/025 乾窯磚瓦窯盤制技藝/029 乾窯磚瓦坯製作技藝/0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