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嘉庚瓦製作工藝
- 批准時間:2007年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
- 保護單位:廈門市集美區文化館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被譽為“嘉庚建築”的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建築群具有廈門獨有“穿西裝、戴斗笠”(“穿西裝”即是西式樓身,“戴斗笠”即是覆蓋綠筒瓦或嘉庚瓦的坡形屋項)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是愛國僑領陳嘉庚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融合閩南紅磚民居乃至中國傳統建築與歐式建築的基礎上創建出來的,具有古樸大氣、莊重恢弘和濃郁閩南地域特點。橙色的“嘉庚瓦”是集美學村(創立於二十世紀初)及廈門大學(創建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嘉庚樓群具有代表性的特色之一。
當年陳嘉庚回家鄉辦學,大規模的校舍建設需要大量的瓦片。要從海外進口成品洋瓦(機制水泥瓦)或進口洋灰(水泥)再製作,遠涉重洋的運輸等費用高于洋瓦本身的價值,不值得。閩南傳統的手制紅瓦片輕薄質脆易破碎,抗風力又低,校舍屋頂層高面積大,在上面不宜使用它。如果全部採用琉璃綠筒瓦則不但造價過高,也顯單調。陳嘉庚最後決定就地取材用本土的泥造自己的瓦。他引進生產洋機瓦的機器設備,選定閩南土質適宜生產磚瓦的漳州石碼作為基地,土洋結合開始製造機制粘土瓦。第一窯粘土機瓦生產出來後,粘土機瓦與洋瓦對比,強度不夠,易破碎。於是陳嘉庚從提高瓦片的強度和抗颱風的能力對機瓦的模具進行革新。首先他把模具加大,使瓦片增厚加重,他要求每15塊瓦片淨重必須達100斤;其次在瓦片底面的中下部增添了一個長3厘米,寬高各1厘米的疙瘩,疙瘩正中有一個小孔。這小孔,是為穿銅線而設,銅線穿過那細眼,可將瓦片牢牢地系在椽子上。經過陳嘉庚這樣改革的新機瓦,瓦體強度提高,瓦片即使從屋頂上掉下來也不破碎;因瓦體厚重又有銅線牢系,任憑風再狂,瓦片在樓頂上仍巍然不動。這樣就地取材,土洋結合推陳出新的“嘉庚瓦”終於誕生了。
嘉庚瓦誕生後,在廈大、集美兩校並不叫“嘉庚瓦”,只能稱之為“改良瓦”或簡稱“機瓦”。因為陳嘉庚說,他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自己,他不許人們用他的名字為物品命名。但是因他創造的新瓦片獨具特色、性能優秀、色彩艷麗,社會大眾還是尊稱其“嘉庚瓦”。
工藝特徵
嘉庚瓦邊長40cmx22cm,正面有條雨槽,左邊背面和右邊正面各凸起寬2cm硬邊,瓦片下端背面和上端兩面也刻有凹凸槽,以便嚴絲密縫互相搭掛。嘉庚瓦以美觀、堅固、耐用、耐曬和能抗颱風等特性而著稱,是嘉庚建築風格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
工藝流程
生產“嘉庚瓦”的磚瓦廠設在海澄(今漳州市龍海區)九龍江邊的平寧村嚴溪頭一帶。當時,製作“嘉庚瓦”的工具是從國外進口的銅製模具和壓模機,製作過程為手工操作。而現代,嚴溪頭瓦廠生產“嘉庚瓦”由當時的全手工變成了現代的自動化。
“嘉庚瓦”以閩南紅壤為原料燒制而成,其工藝製作流程為原料加工、壓印瓦坯、自然風乾、修邊入窖、煅燒等過程。
傳承保護
傳承狀況
由於嘉庚瓦主要用於集美學校和廈門大學的校舍建築,自從1960年代以後,只有在校舍修繕時才會小部分定製,同時,隨著鋼筋水泥現代建築的興起,新型建材的套用,嘉庚瓦逐漸退出了市場。2005年,老窯匠陳介二,把1950年代初嚴溪頭瓦窯復燒時使用過的手動壓模製瓦機和銅質瓦模具捐獻給了陳嘉庚紀念館。在歇窯2年後的2007年3月15日,嚴溪頭最後一窯2萬片“嘉庚瓦”出品,就是為維修集美中學道南樓而專門燒制的。以此為絕響,石碼磚瓦廠熄火停業,嚴溪頭窯場改辦為家具廠。
傳承人物
陳加俊,2008年6月13日被評為廈門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嘉庚瓦製作工藝。
保護措施
嘉庚瓦製作工藝項目保護單位為:廈門市集美區文化館。
社會影響
主要展覽
2011年4月2日至5月8日,由陳嘉庚紀念館主辦,華僑博物院協辦的《走進嘉庚建築》圖片展在陳嘉庚紀念館一樓臨時展廳展出。這次展覽共展出80多幅圖片以及製作“嘉庚瓦”的制瓦機等部分實物,有部分老照片和實物是首次向公眾展示,其中嘉庚建築設計圖紙是年初才被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