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回歸

傳統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瑰寶,弘揚傳統文化對社會和諧大有裨益,使大家都以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生活工作,發揮聰明才智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文化回歸
  • 對象:傳統文化
  • 地方:兩會
  • 類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年兩會,許多政協委員帶來了關於弘揚傳統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的提案。
譚孝曾委員目前還活躍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他繼承和發展了譚派藝術的各個門類,在他看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先要從培養年輕人興趣入手。
譚孝曾委員:現在的年輕人,知道梅艷芳可是不知道梅蘭芳,表面上看很可笑,其實是很可悲的,加強尤其是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非常有必要。
對於培養年輕人對傳統文化和藝術的興趣,譚委員認為,不能一味迎合,還要創造條件讓年輕人多接觸,多了解。
譚孝曾委員:我們現在很多劇院都開展了送戲上門的活動,讓廣大學生對傳統藝術有直接的了解。
同樣從事地方戲曲表演的黃新德委員對傳統文化藝術對社會和諧的潛在作用提出了看法。
黃新德委員:如果說經濟發展的成果是硬通貨,那傳統的文化藝術就是軟黃金,如果說經濟發展給了我們強健的體魄,那文化的發展就賦予了我們美麗的心靈。
對於保護傳統藝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黃委員建議要上升到素質教育的層面,國家在各方面給予政策傾斜。
黃新德委員:要把傳統文化納入素質教育,愛國主義教育,要像鼓勵公務員到西部工作一樣,鼓勵表演傳統藝術的劇團編排新劇目,到各地演出。
傳統文化回歸
傳統文化回歸
“在大學語文課上,我第一次看了很有趣的電影《有話好好說》,老師藉助對這部影片語言的講解,幫助我們加深對王蒙的《語言功能與陷阱》這篇文章的理解和認識,讓我覺得對漢語的掌握更深了。”南開大學學生楊峻峰這樣告訴記者。 作為文化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大學語文任重道遠。去年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開會議,建議高校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今年以來,不少高校將大學語文列為必修課。“語文”兩個字,又以矯健之姿,重新回到了高校的課堂上。 大學語文加入必修課行列 曾有一名大學語文教師這樣說:“跟外語相比,我們大學語文甘拜下風。”有人說語文是“維繫中華文化之鏈”,但進行語文教學的教師竟拋出如此無奈之語,我國千百年來優秀文化的沿襲值得我們進一步思考。 “中國語文課對我們理工科的學生來說非常有必要。”華中科技大學電氣學院大一學生王小虎說,“以前大家很少注重自身在文學方面的積累與修養,但中國語文課一開,通過對古代作品的研讀,我們不但學會了鑑賞文學作品,並且讓我們對那個時代有所認識。這門課對我們是一種文化素質的培養與提高,讓我們受益匪淺。” 華中科技大學中國語文課教師李軍鈞認為,一個人是需要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並重的,理工為主的高校長期以來偏重理性思維的鍛鍊,某種程度上理工科教育會忽視人文素質與傳統文化素養的培養,在基本的語言表達、交流與辨識方面存在缺陷。而中國語文課恰能幫助學生在發展理性思維的同時,發展感性思維,使其思維方式更加完善。 大學語文這門新加入必修課行列的課程,在南開大學受到了學生的歡迎。南開大學將知識性的課程內容放在網上,讓學生們自己寫作、看材料,課堂上則採用靈活的手段對硬性的知識點進行補充。 師資不穩教材無序尚待解決 據了解,一些學校的大學語文正處於沒落階段,有的學校從原有的一學年100多節課縮減到停開此課程,有的學校大學語文的師資隊伍萎縮很厲害,從20多人縮減到不足5人。 教師隊伍的不穩定成為大學語文首先要解決的難題。全國大學語文研究會會長齊森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高校從事大學語文教學的教師,由教學課時不夠的教師擔任,這樣的師資安排,不但不能保障師資隊伍的穩定性,還勢必對課程教學質量產生不良影響。有的學校雖然有固定的大學語文教研室,教師隊伍也比較穩定,但是進行大學語文教學的教師在搞科研、發表論文方面都有困難,教師們心理負擔較大,積極性不高。 記者了解到,有的學校沒有大學語文教師,由新引進的青年教師進行教學,甚至有的學校全部由研究生上課,這些教師也只是把大學語文作為過渡,根本無法保證授課質量。 另一方面,大學語文教材呈現出一種無序狀態。據了解,從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館藏大學語文教材達到1402種,用於現在大學語文教學的教材在100種以上。教育部全國高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南開大學常務副校長陳洪指出,教材建設中一個典型的問題是,在某些地區和單位存在著“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一些教師出於職稱評定等因素的考慮,自編教材給學生使用,還有少數學校關起門來使用自編的教材,這些教材普遍水平較低,有的甚至是“搬”別人的材料。沒有高水平的教材,很難讓學生接受大學語文。 師資、教材對於一門課來講是最重要的條件,在大學語文逐漸成為高校必修課的今天,要開好大學語文,就要下更大的力氣解決這些問題,讓大學語文的“復興”強勢而有力。 扭轉大學語文的“邊緣”地位 作為傳授語言文化的大學語文,如何讓學生掌握好漢語這個幫助我們沿襲祖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工具,如何重新開好這門課,真正地扭轉它的“邊緣”地位,引起了諸多專家的思考。 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溫儒敏說,大學語文不能完全順著中學語文的路子來開,必須要有提升;也不宜講成一般文學鑑賞或者文化史那種類型的課。要做到讓大學語文立於必修課的“不敗”地位,就要把學生們在多年語文學習中被打消了的對語文的興趣重新建立起來,立足於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對語文與中國文化有感性和系統性的了解,學會欣賞文學與文化精品,不斷豐富自己的感受力、想像力,養成髙品位的閱讀和寫作習慣。 “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成立專門的教學科研機構,使其成為一門自主管理、有相對獨立的學科內涵和學術發展前景的高品質課程系統。要創造條件支持青年教師開展教學改革,培養語文教學的後備人才。”陳洪對記者說。 從教材方面來說,近幾年來有影響的教材其側重點各有不同,有關專家認為這種情況需要改變。據了解,根據教育部全國高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建議,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將推薦5到6種風格多樣、品位高的精品教材給各高校,各高校可根據自身大學語文教學的不同情況自由選擇。教育部全國高校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暨南大學黨委書記蔣述卓表示,教育部推薦的教材,應選取高質量、不同層次的教材,因為大學語文教材不但應該有序、有特點、重質量,在綜合性大學與工科性大學間還應有所區別。 大學語文重新成為大學的必修課,使我們看到傳統文化不斷延續。大學生對漢語有更深的了解,可以讓我們的優秀文化植根於他們的內心,讓他們更加熱愛自己的祖國
易中天、于丹已成為目前社會上最受關注的文化明星,但伴隨他們的除了鮮花,還有不少“口誅筆伐”的磚頭。昨天,全國人大代表、北大中文系教授葛曉音接受採訪時表示,她覺得易中天、于丹成為文化熱門人物是個好事情,他們從事的傳統文化普及工作意義非常大。
葛曉音說,傳統文化需要兩部分人來做,一部分是做提高的,因為傳統文化研究中還是有許多學術研究的難點需要克服,另一部分是做普及的。“一個民族文化的提高必須把精英文化普及到人民民眾當中去,使民眾文化素養普遍提高。”目前,不少人指出易中天、于丹講解《三國》、《論語》過程中出現的學識錯誤,葛曉音表示,這些只是次要的小問題,我們更應看到他們文化普及的功能。針對沸沸揚揚的“十博士聯名抵制于丹”事件,葛曉音覺得雙方應該進行對話,特別是十博士應從全民族文化水平提高的角度充分看到于丹、易中天等人的積極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