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打穀

傳統打穀

傳統打穀方式打穀桶是民間較為古老的穀物收穫農具,全國各地均有使用。打穀桶的製作常選密度較高、質地堅韌、質量較輕的木板製作,如泡桐樹木、杉木、白楊樹木等。谷桶用木板厚度約為2.5-3cm之間,木桶呈梯形體,底部面積約為2㎡,上部面積約3㎡,桶身高約70㎝,底部用兩塊粗大方木板製成滑板,利於在田地里推拉和將打穀桶豎立,重量在50-70㎏之間,常以一圓木(直徑約7㎝,長約1.5米)作肩運工具,一個成年人即可扛走,一般老農可扛約1公里路程不用換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打穀方式
  • 摔桶三部件: 桶、篾,短木梯
  • 主要用具:打穀桶
  • 參考書籍:潮謎評析八百則
  • 學科:生態環境
簡介,打穀桶,

簡介

圖中這種傳統的打穀方法,已很少見到了。摘引《潮謎評析八百則》一書中的《摔桶打穀》一謎的評析,就能對這種傳統農活有個基本的認識。竹木城門無關鎖,掛張梯子乃短短。把總人去繳公糧,出來見了阿黃稿。
傳統打穀
謎目:農具帶人事謎底:摔桶打穀此謎運用比喻法。
摔桶,即打穀桶。由三部件組成:桶、篾,短木梯。俑面橢圓形,約長1.5米×寬0.75米×高0.75米。篾笘約高1.5米×寬2米,打穀時圍在桶沿上空,成弧形,把住摔打稻稿時的穀粒,木梯約1米長,掛在桶沿尖形的一端,伸向桶里,稻捆往梯面摔打,穀粒便掉在桶里。
謎文第一、二句描寫摔桶的外狀。第三、四句描寫農民打穀時的情景,直譯:一名叫把總的農民(把總:明、清時的低級軍事長官,但此處不可作此解釋 進城繳了公糧,出城外碰到一位名叫黃稿的鄉親。把總:喻農民雙手攥住稻捆;全句喻農民往摔桶里打穀。黃稿:脫了穀粒的稻稿草。

打穀桶

打穀桶可用於稻穀、小麥、黃豆、油菜籽等農作物的收穫脫粒。在用於稻穀、小麥等穀物收穫脫粒時,雙手作物莖幹後部,先向右上揚,然後往打穀桶的左內側用力拍打,拍打完成瞬間雙手還需稍作抖動,利於已脫粒的穀物全部撒落於谷桶內,防止穀物在再次上揚中拋撒;在用於黃豆、油菜籽等作物收穫脫粒時,可多人用木棍拍打或手揉、腳踏等方式使其脫粒。不用於收穫作物時,打穀桶可用於盛裝糧食等物品。
在稻穀豐收的時節,在一片片的金黃的稻田中,多戶農家收稻穀,多個打穀桶同時使用,打谷聲“桌球乓乓”,一片豐收景象,聲勢頗為壯觀。如今,由於半自動和全自動的脫粒機械的推廣使用,使這古老的農具將逐漸退出了農具舞台,只留在人們記憶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