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帳篷編制技藝(巴青牛毛帳篷編制技藝),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1年5月24日,傳統帳篷編制技藝(巴青牛毛帳篷編制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遺產編號是Ⅷ-28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帳篷編制技藝(巴青牛毛帳篷編制技藝)
- 批准時間:2021年5月24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西藏自治區那曲市
- 遺產編號:Ⅷ-285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巴青”藏語意為“大牛毛帳篷”。牛毛帳篷是藏族牧民的傳統住房,歷史同蒙古包一樣十分古老。
工藝特徵
傳統帳篷編制技藝(巴青牛毛帳篷編制技藝),製作一般先用耗牛毛編織成線,再織成粗毛毯,然後聯綴成長方形或橢圓形即可。搭建時,中間用兩根木柱撐起,四角用粗毛繩拉開繃緊,固定在地樁上,非常簡便。牛毛帳篷多呈兩面坡或四面坡式,黑色,帳頂留一長孔,供透光、散煙用。門朝南,帳內中央置鍋灶,灶上方供佛像、經書等。逢寒冷的冬季,牧民又會在帳篷四周用草坯或乾牛糞築成矮牆,以避風保暖。
傳承保護
保護措施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傳統帳篷編制技藝(巴青牛毛帳篷編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西藏那曲巴青縣文化和旅遊局評估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