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庭

傳統家庭通常指由一對夫婦和子女兩代人所組成的核心家庭,也可以指包含傳統文化要素的家庭。父母和多對已婚子女共居的聯合家庭與父母和一對已婚子女組成的主幹家庭也是中國傳統家庭的常見形式。

傳統家庭常見的結構有核心家庭、主幹家庭、聯合家庭幾種類型,近年來則呈現出小型化、核心化、多樣化的變化趨勢。中國的傳統家庭呈現“小家庭-大家庭-小家庭”的發展周期,家庭關係以縱向為重,親屬關係比較龐雜。在教育方面,傳統家庭也有著自身的特點和獨特的現代社會價值。

傳統家庭對於個體和社會的影響引起了社會與學界的反思與討論,也受到研究者的關注。有研究發現,家庭中的多種因素與兒童的心理發展有明顯關係,不良甚至病態的家庭結構會阻礙子女社會化及身心健康發展。新出現的“家庭網”是指有親屬關係的家庭之間所組成的社會網路,形成了對家庭小型化、核心化的補充。

家庭中的成員角色分配一方面關係著孩子的自我認知,另一方面也影響著孩子交往模式的雛形。作為親職教育的責任人,父母有必要明確自身在家庭中的角色,同時幫助孩子認清家庭成員的角色。

傳統家庭是多元家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尊重不同的家庭類型,認識家庭、養育和婚姻中的責任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家庭
  • 外文名:Traditional family
    Conventional family
  • 別名:傳統大家庭、傳統家庭結構
定義,傳統家庭中常見的家庭結構,核心家庭,主幹家庭,聯合家庭,傳統家庭的結構變化歷史,小型化,核心化,多樣化,中國傳統家庭的特點,“小家庭-大家庭-小家庭”的發展周期,縱向為重的家庭關係,龐雜的親屬關係,傳統家庭的教育特點與現代社會價值,有關傳統家庭的反思與討論,“傳統家庭是最有益的家庭形式”,“傳統家庭助長社會不平等”,“傳統家庭並不值得青睞”,相關研究,傳統家庭觀念量表,家庭架構與心理健康,家庭網,中國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檔案,《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8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0),《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2021),《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檔案,《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2019修訂),《中國小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0~6歲兒童健康家長指導手冊》,相關國際檔案,《世界人權宣言》,《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兒童權利公約》,《家庭友好政策:重塑未來工作場所》,全面性教育中的相關教學內容,學習目標,全面性教育中與家庭相關的教育,全面性教育中與家庭相關的常見疑問,

定義

家庭是以血緣、婚姻或收養關係為紐帶的社會生活組織形式,是家庭成員共同生活和彼此依賴的場所。家庭大部分由兩人或多人組成,但也有一人的家庭,即單身家庭,屬於家庭概念的極端。家庭是個體生活的重要環境,是社會的基本單位,也是人類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種制度和群體形式。
傳統家庭通常指由一對夫婦及其子女組成的核心家庭。父母和多對已婚子女共居的聯合家庭和父母和一對已婚子女組成的主幹家庭也是中國傳統家庭的常見形式。在當代社會背景下也有學者提出,傳統家庭是指包含傳統文化要素的家庭。傳統家庭的普遍價值觀通常賦予婚姻和孩子很高的價值,偏好雙親家庭的“完整性”而不是其它多元形式。

傳統家庭中常見的家庭結構

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Nuclear Family)以夫婦為中心,故又稱為夫婦家庭。這種家庭類型對親屬關係網路的依賴通常比其他家庭要小,婚後可以自由另建新居。核心家庭的形成基於夫妻之間的相互吸引與相互愛戀。因此,婚姻合適的重點在於夫妻本身,與親屬是否和諧相處則居於次要。然而,相比起幾代同居的擴展家庭(除核心家庭以外的大家庭,統稱為擴展家庭),核心家庭的夫妻在心理上除了對方便無處尋找安慰,一旦夫妻在家庭內得不到愛和快樂,便失去了繼續維持的動機而訴諸分離。正因如此,當下的離婚率趨於增高。

主幹家庭

主幹家庭(Stem Family)是指夫妻和一對已婚子女所組成的家庭,也是日常所說的“三代同堂”家庭。父系傳統社會中的主幹家庭一般由父、母、兒、媳和孫輩組成,其餘的子女分家另過。主幹家庭的特點是包含處在兩代人位置上的兩對夫妻,家庭中有兩個中心,一般包含三代人。
主幹家庭在中國社會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是從聯合大家庭向核心小家庭的過渡模式,比較容易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和維持。中國社會學家潘光旦先生稱主幹家庭為“折中家庭”,即在大家庭(聯合家庭)和小家庭(核心家庭)間的折中。他認為折中家庭雖然對大家庭有所裁割,但卻使家庭的連續性不受打擊,是訓練同情心與責任感最自然、最妥善的組織。

聯合家庭

聯合家庭(Joint Family)是指父母和多對已婚子女共同居住生活的模式,或兄弟姐妹婚後不分家的模式。這種家庭是《四世同堂》中的祁老太爺的家庭模式,也是《紅樓夢》中的榮國府、寧國府式的家庭模式,是所謂真正意義上的大家庭。聯合家庭的主要特點是家庭中有多對夫妻,且有同代夫妻,人口多,關係複雜,多中心。

傳統家庭的結構變化歷史

家庭結構的演變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包括:①家族的興盛;②核心家庭成為主流;③非傳統家庭的成長。
對於中國家庭結構轉型的時間節點及推動力,目前仍存在爭論。一說“家庭革命”發生於20世紀早期,特別是新文化運動對於一切舊思想觀念的革新,使得中國傳統家庭開始驟然變革。二說中國家庭一直沒有根本性的變化,直至20世紀70年代末聯產承包責任制開始前都可以歸為傳統家庭,只有改革開放帶來的工業化與市場轉型才從根本上啟動了傳統家庭的結構轉型。還有學者認為中國傳統家庭結構轉型的時間節點在20世紀中期,從此時期開始的土地集體化進程,從根本上改變了支撐中國傳統大家庭結構的生產與生活組織方式,啟動了家庭結構轉型。
在現代社會,家庭呈現規模小型化、類型多樣化的特點,這種轉變被視為社會現代化的一部分,也被稱作家庭模式的現代化。傳統的、複雜的家庭結構如“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逐漸在消亡,核心家庭逐漸成為社會的主流,同時一些非傳統的家庭結構如丁克家庭同性戀家庭以及單身家庭的比例也有所升高。此外,人們的婚姻趨向自主,離婚率增加,家庭關係中男女平等趨勢增加,家庭功能社會化等也是重要的變化。

小型化

在工業革命以前,由於生產工具落後、生產力低,只有家裡人數眾多,才能有較大的力量應對險惡的自然環境,維持生存、發展生產。南斯拉夫的“扎德魯加”就是一種典型的家庭公社,成員包括一個父親所繁衍的數代子孫和他們的妻子,眾人住在一起,共同耕種田地,衣食都出自共同的儲存。
20世紀30年代,有中國學者提出數代同堂的大家庭在中國社會中更占優勢。然而,很快就有一批學者對此提出異議。中國著名社會學家、人類學家費孝通在《生育制度》一書中指出,大家庭並不是中國社會結構中的普遍情況,已有調查顯示農戶家庭規模普遍在4~6個人,難以形成上述的大家庭。普通的中國家庭,特別是農耕家庭,由於農耕土地的限制,一般只包括兩代人。歷史上也有數百人口的大家庭,但這樣龐大的家庭只是例外,只有在注重孝悌倫理並且擁有大量田地的極少數仕宦人家才有可能實現。一般情況下,在子女婚嫁前很少有家庭成員的數量超過六人的家庭。
20世紀以來,世界範圍內的家庭普遍呈小型化趨勢。美國和日本於2010年前後的數據顯示,每個家庭已平均不到3口人。法國、瑞典、英國則早在90年代就已每戶平均不到3口人。中國1982年的一項調查顯示當年的家庭平均人口數為4.08人;1990年縮減到3.96人;1998年的家庭規模是戶均3.63人;到2014年則跌破三口人,為2.97人每戶。2021年,中國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62人。
中國著名社會學家潘允康認為,家庭規模小型化主要有以下原因:(1)現代化、工業化、都市化的進程造成了人口的社會性流動,靈活多變的小家庭更能適應這種生產方式;(2)家庭生育數量的減少、生育率的降低;(3)獨身主義的出現,女性在家庭中地位的提高,以及家庭中兩代人關係的變化。

核心化

全球朝核心家庭方向發展的趨勢與城市化、工業化與社會現代化密切相關。當工業取代農業成為生產的主要形式時,家裡的年輕人通常離開土地和鄉村,搬到城市裡找工作。這往往會削弱他們與留在鄉村的家人的聯繫。一旦到了城裡,家庭就會為了求職、更好的居住條件、退休等不斷地搬遷。因此,農業家庭很可能是聯合家庭,與一塊土地緊密聯繫;而工業家庭則是核心家庭,有更大的流動性擴展。
然而,以美國為例,在城市中,大多數核心家庭還是在中上層階級中最典型,他們大都能承擔僱傭人照看孩子的費用,遷往新居、照顧病人,也能從銀行貸款,買得起新車新房。由於經濟原因,聯合家庭和主幹家庭等擴展家庭在下層社會中更普遍,這些家庭必須依靠家庭成員和親戚的幫助來滿足需求和應對緊急情況;可利用的家庭成員越多,個人就越有可能得到幫助。
在中國,家庭發展趨勢並不完全符合核心化的特徵。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副教授李婷等人利用1982~2015年的普查和小普查數據進行分析,結果顯示,中國核心家庭的比例持續下降,雖然這種下降很大程度是由單身家庭比例的上升所引起的,但主幹家庭的占比保持了相當的穩定,甚至在近10年內還有明顯的上升趨勢。截止到2015年,核心家庭的占比下降到60%,單身家庭比例上升到12%,而主幹家庭的比例達到了25%。這意味著中國家庭並沒有完全遵循家庭現代化理論的預測,主幹家庭一直占據著相當穩定的地位。
一種解釋是,中國很多核心家庭對於主幹家庭或者聯合家庭仍有留戀和矛盾心理。一方面,老年人可以從大家庭中獲得贍養、扶病和心理慰籍。另一方面,青年夫妻往往雙方都要工作,所以需要依靠老年父母買菜做飯、代管家務、照顧小孩等——這種情況還催生了中國的一些由祖輩和孫輩組成的隔代家庭。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的深度推進,中國的家庭結構未必以線性化的方式演進,城市化進程中日益增長的撫幼需求、購房壓力、流動人口家庭團聚需求,很大程度上依然需要依靠傳統大家庭來化解。

多樣化

在20世紀80年代,新生兒學家拉波波特(Rapoport)等學者指出,社會正在逐漸承認多元家庭的合法性和可取之處。為證實這一論述,他們定義了家庭多樣化中的五種類型:組織型、文化型、階級型、生命歷程型和同期群型。英國社會學家安東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還補充了第六種類型:性的多樣化。
組織型多樣化
過去的傳統家庭,即女性為家庭主婦,丈夫為職場打拚者。其與單親家庭、雙職工家庭、重組家庭等不同組織形式的家庭之間的對比,說明了家庭組織類型多樣化的存在。
文化型多樣化
少數族群的存在(比如南亞和西印度原住民的家庭)和女權主義等運動的影響,相當大程度上在家庭形成和預期方面帶動了家庭的文化多樣性。
階級型多樣化
貧困的人、技術純熟的工人階層與中高階層中各式各樣的群體會產生不同的家庭規模和流動程度,使得家庭結構的多樣性得以保持。
生命歷程型多樣化
生命歷程中家庭經歷的不同是非常明顯的。比如,一個個體可能出生於父母居住在一起的家庭,然後結婚,之後又離婚。另一個個體可能在單親家庭中長大,結過幾次婚,並且在每段婚姻中都有孩子。
同期群型多樣化
同期群是指家庭中的代際群體。由於人均壽命延長,彼此關係親密的三個“持續存在的”家庭——已婚的孫輩、他們的父母和祖父母——共存也就很常見了。傳統的家庭模式和性別角色也會隨著家庭的代際群體的情況發生一定的變化。
性的多樣化
隨著同性戀日益被社會所接受,家庭構成不再僅基於異性伴侶關係,也可能基於同性伴侶關係,產生了在性方面的多樣化。

中國傳統家庭的特點

中國傳統家庭大多具有以下特點:①具有傳統家庭的基本結構,存在男尊女卑的觀念,主要支點為親子關係而非夫妻關係,即呈現出縱向為重的家庭關係;②長子與其他兄弟享有平等的繼承權;③婚姻由父母決定;④傳統家庭是功能的混一體,擔負著包括經濟、撫育、贍養、感情、支持等各種功能。
傳統的中國家庭首先是一個基本的生活單位,一個人所有的重要人生歷程都在家庭里完成與實現;同時,家庭也是一個基本的經濟單位。

“小家庭-大家庭-小家庭”的發展周期

以因分家而出現的小家庭作為討論起點,中國傳統家庭一般包括一對夫婦,同時也可能包含他們的未成年子女,以及土地、房屋、牲畜、生產工具、生活用品等。這個家庭在男性戶主的帶領下,開展經濟生產並積累財富,隨後子女也相繼長大成婚,這意味著家庭規模開始膨脹,家庭結構也開始變得更加複雜,從核心家庭成長為主幹家庭或擴展家庭。但大家庭並不會一直持續下去,老戶主的辭世、諸位兄弟全都成家或由於家庭事務而導致的家庭成員之間矛盾的增多,都有可能導致大家庭的解體,並最終通過分家的形式分裂為多個小家庭,分裂出來的多個小家庭又朝著大家庭的方向演化。由此便形成了中國傳統家庭“小家庭-大家庭-小家庭”的發展周期。

縱向為重的家庭關係

按照社會學和人類學的觀點,家庭關係的重心與核心在於由父母和子女之間的親子關係構成的家庭中的基本三角,其他家庭關係是這一三角關係的擴展與延伸。所謂重心在縱向上,是指親子關係處在主導地位並支配夫妻關係。中國傳統家庭的重心在縱向上,上要孝敬父母,下要生育、撫養子女,而不在橫向上重視夫妻的親密關係。
中國傳統家庭以父子關係為主軸。傳統社會中,人們重視血緣親子關係,將男性世系的家名及香火一代代傳下去就是中國人最看重的事。
在很多情況下,不是親子關係依賴於夫妻關係,而是夫妻關係靠親子關係來維持和支撐。例如,有的夫妻會因為孩子而放棄離婚的念頭,這是用親子關係維繫夫妻關係最典型的說法。在中國的家庭中也常常可以聽到父母寄希望於子女一代的話。

龐雜的親屬關係

從縱向看,中國傳統家庭中可包括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以及子、孫、曾孫等直系親屬;從橫向看,家庭中則有兄弟、姐妹、堂兄弟、堂姐妹等旁系親屬。從下圖中可見中國家族系統的龐雜。
傳統家庭
中國封建社會家族的九族系統圖
中國家庭中的親屬稱謂也很豐富,無論遠近親疏,均有一種特殊稱謂以表明其特殊名分。僅以父親的同輩親屬舉例,就有伯父、叔父、堂伯父、堂叔、表伯、表叔、姑丈等,而在西方通常只有一種稱謂(英語:“Uncle”,法語:“Oncle”,德語:“der Onkle”,皆為同一意義)。

傳統家庭的教育特點與現代社會價值

中國傳統家庭對兒童社會化與人格成長、發展具有指導意義,而親職教育是傳統家庭影響青少年成長的主要途徑之一。父親在獨立性、自信心、社交能力、智力發展和社會規範等社會發展性、人生觀、價值觀等方面對子女有重大影響;母親則在情感、處事方式、生活態度等方面對子女產生影響。
中國傳統親職教育最重視對後代道德和品行的培養。其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始於家庭而擴向社會,不僅涵蓋所有家庭成員的關係,而且涉及家庭與社會的人際關係,甚至涉及整個傳統文化。家庭倫理是社會倫理的組成部分,好的家教、家風可以影響社會的風尚。
海南師範大學教授牛志平認為,來源於中國盤根錯節的家族社會和宗法制度的“家國一體”的教育思想,是傳統親職教育成功的重要經驗。在中國“家國同構”的傳統社會中,社會治理與社會和諧是建立在家庭修齊與和諧基礎之上,這也是中國傳統家庭文化中的積極因素。隨著歷史變遷,家國同構作為政治關係的狀態已得到根本改變,但其作為一種注重血緣親情和家庭和諧的歷史傳統,在今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構建中仍舊發揮著獨特而強大的文化影響。
以家庭為本的生活方式及家文化,在血親情感取向的基礎上,會培養出輻射到社會人際“波紋”中的仁愛情感文化,在培育起家庭責任取向的同時,也培育了中國人和中國文化中對他人和對國家、民族、社會的責任感。這些內容已經成為凝聚中華民族的重要文化元素。
此外,中國傳統大家庭模式及其文化,使老年人生活在親子家庭中,這對養老問題而言,無論在物質生活還是親情關愛方面都有積極的社會意義。中國這種傳統的家庭雙向撫養模式,也成為普遍存在單向撫養模式的西方社會的一種有價值的參照。

有關傳統家庭的反思與討論

“傳統家庭是最有益的家庭形式”

美國社會學家戴維·波普諾(David Popenoe)認為,傳統家庭自1960年以來已經被嚴重侵蝕。由於離婚率的增長以及單身媽媽群體的擴大,與單親同住的孩子的比例從1960~2010年以來增長了近三倍。波普諾指出,家庭的弱化趨勢帶來了明顯的負面後果:年輕人的犯罪率上升,未成年吸菸與喝酒、婚前性行為,以及自殘自殺。波普諾認為,在家庭問題上,必須以對配偶和子女的承諾取代“以我為先”(Me first)的態度。他公開支持雙親家庭,認為這是對孩子最為有益的家庭形式。

“傳統家庭助長社會不平等”

美國社會學家朱迪思·斯泰西(Judith Stacey)則認為應該甩掉傳統家庭這一包袱,因為其助長了社會不平等。她批判傳統家庭的父權形式使得女性服從於她們丈夫的權威,而且承擔主要的家務和孩童照料責任。從同性戀權利的視角,看重傳統家庭的社會也會否定同性戀人群在社會生活中的平等參與。斯泰西同時提出,傳統家庭的概念在兩性都外出工作的多樣化社會中變得越來越格格不入。

“傳統家庭並不值得青睞”

美國歷史學家史蒂芬妮·孔茨(Stephanie Coontz)與朱迪思持相似觀點,認為歷史上的傳統家庭並不值得現代家庭的青睞。因穩定性而被許多人讚賞的19世紀維多利亞時期的傳統家庭,其推崇的家庭紀律卻深植於父母對子女、丈夫對妻子的絕對權威。根據維多利亞時代的道德觀,女人被要求必須是純潔的,而男人在性愛上則可以肆意妄為。家庭成員在工廠和車間中長時間工作壓縮了家庭生活的時間,童工在這一群體中亦很常見。
20世紀50年代美國社會“理想的家庭生活”也是一個例子。這個時期中的女性在家中工作,而男人則被看成是“養家餬口的人”。但大量的女性實際並不願意完全限定於單純的家內角色,對這一安排感到失落和困頓。許多女性由於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做了部分貢獻而擁有一份收入穩定的工作,但戰爭結束後男人從戰場歸來,便迅速取代了她們。

相關研究

傳統家庭觀念量表

傳統家庭觀念量表是用於測評個體對家庭權威主義的態度的工具,由萊文森(Levinson)和哈夫曼(Huffman)於1955年編制。量表包括親子關係、夫妻關係、一般的男女關係、一般的價值觀和目標四項內容,以此評鑑極端的傳統主義、服從權威、過分的男性化和女性化、極端的注重紀律、從道義上反對及時享樂的生活方式等性格變數。量表共40個條目,從1(低傳統觀念)到7(高傳統觀念)按七級評分。其折半信度為0.84;與“權威主義態度量表”的相關度為0.73。

家庭架構與心理健康

有研究者提出,傳統家庭和核心家庭父母對子女的關注、期待更高,使得子女對自己的要求也更高,完美主義的傾向更明顯,故症狀表現以強迫為主;而父母離異、單亡或雙亡等特殊家庭的情況,往往使子女失去父母一方的保護和情感溫暖,情緒敏感低落,故抑鬱、焦慮成為其主要心理健康問題。家庭結構不健全,會對子女的成長產生不良影響,阻礙其社會化及身心健康發展。此外,父母素質、親子關係、家庭結構、家庭氛圍、家庭居住環境等因素也與兒童的心理發展有明顯關係,不良甚至病態的家庭結構易導致家庭成員出現情緒及行為上的障礙。

家庭網

中國著名社會學家潘允康指出,在現代和傳統的交融中,中國出現了一類新型的家庭網,形成了對家庭小型化、核心化的補充。“家庭網”是指有親屬關係的家庭之間所組成的社會網路,它是由可能組成主幹家庭或聯合家庭的幾個獨立的核心家庭之間所構成的一種特殊的社會組織。處於家庭網中的各個家庭是相互獨立的,並在保持各自獨立生活方式的前提下,以日常生活中的頻繁交往和相互幫助為主要特徵。家庭網交往的區位距離通常較大,即使跨省、跨市、跨區、跨街也還能維持。

中國相關法律法規與政策檔案

父母教養與家庭關係會影響兒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人格發展,傳統家庭模式的和諧發展也對中國的人口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中國許多法律法規和政策檔案對此也有相關的規定。其中《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8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0)、《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2020修訂)等法律從保護家庭和保護未成年人的角度闡述了家庭中成員的權利與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2021修訂)從人口與生育角度進行闡述了一對夫妻可以組建的家庭模式。這些法律法規和政策檔案共同保障了中國公民在面對生育時的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2018修正)

第四十九條
父母有撫養教育未成年子女的義務,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2020)

第一千零五十八條
夫妻雙方平等享有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權利,共同承擔對未成年子女撫養、教育和保護的義務。
第一千零六十七條
父母不履行撫養義務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獨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給付撫養費的權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的,缺乏勞動能力或者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給付贍養費的權利。
第一千零六十八條
父母有教育、保護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損害的,父母應當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三條
國家保障未成年人的生存權、發展權、受保護權、參與權等權利。
未成年人依法平等地享有各項權利,不因本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的民族、種族、性別、戶籍、職業、宗教信仰、教育程度、家庭狀況、身心健康狀況等受到歧視。
第六條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教育和幫助未成年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第十五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學習親職教育知識,接受親職教育指導,創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環境。
共同生活的其他成年家庭成員應當協助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撫養、教育和保護未成年人。
第十八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家庭生活環境。
第二十一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使未滿八周歲或者由於身體、心理原因需要特別照顧的未成年人處於無人看護狀態,或者將其交由無民事行為能力、限制民事行為能力、患有嚴重傳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不適宜的人員臨時照護。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不得使未滿十六周歲的未成年人脫離監護單獨生活。
第二十二條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因外出務工等原因在一定期限內不能完全履行監護職責的,應當委託具有照護能力的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代為照護;無正當理由的,不得委託他人代為照護。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在確定被委託人時,應當綜合考慮其道德品質、家庭狀況、身心健康狀況、與未成年人生活情感上的聯繫等情況,並聽取有表達意願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見。
第二十九條
學校應當關心、愛護未成年學生,不得因家庭、身體、心理、學習能力等情況歧視學生。對家庭困難、身心有障礙的學生,應當提供關愛;對行為異常、學習有困難的學生,應當耐心幫助。
學校應當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建立留守未成年學生、困境未成年學生的信息檔案,開展關愛幫扶工作。
第四十條
學校、幼稚園應當對未成年人開展適合其年齡的性教育。
第六十四條
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應當加強未成年人網路素養宣傳教育,培養和提高未成年人的網路素養。
第八十二條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將親職教育指導服務納入城鄉公共服務體系,開展親職教育知識宣傳,鼓勵和支持有關人民團體、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開展親職教育指導服務。
第九十九條
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培育、引導和規範有關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開展親職教育指導服務,為未成年人的心理輔導、康復救助、監護及收養評估等提供專業服務。

《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定》(2021)

第四十二條
學校要樹立以生命關懷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利用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環境保護教育、健康教育、禁毒和預防愛滋病教育等專題教育,引導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學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識,提高防範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第四十五條
學校在作出與學生權益有關的決定前,應當告知學生及其家長,聽取意見並酌情採納。
學校應當發揮學生會、少代會、共青團等學生組織的作用,指導、支持學生參與權益保護,對於情節輕微的學生糾紛或者其他侵害學生權益的情形,可以安排學生代表參與調解。
第四十六條
學校應當建立與家長有效聯繫機制,利用家訪、家長課堂、家長會等多種方式與學生家長建立日常溝通。
學校應當建立學生重大生理、心理疾病報告制度,向家長及時告知學生身體及心理健康狀況;學校發現學生身體狀況或者情緒反應明顯異常、突發疾病或者受到傷害的,應當及時通知學生家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與計畫生育法》

第十三條
衛生健康、教育、科技、文化、民政、新聞出版、廣播電視等部門應當組織開展人口與計畫生育宣傳教育。
大眾傳媒負有開展人口與計畫生育的社會公益性宣傳的義務。
學校應當在學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徵的適當方式,有計畫地開展生理衛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者性健康教育。
第十七條
公民有生育的權利,也有依法實行計畫生育的義務,夫妻雙方在實行計畫生育中負有共同的責任。
第十八條
國家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
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少數民族也要實行計畫生育,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夫妻雙方戶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之間關於再生育子女的規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於當事人的原則適用。
第十九條
國家創造條件,保障公民知情選擇安全、有效、適宜的避孕節育措施。實施避孕節育手術,應當保證受術者的安全。
第二十條
育齡夫妻自主選擇計畫生育避孕節育措施,預防和減少非意願妊娠。

《中國兒童發展綱要》(2021)

(一)兒童與健康。
主要目標:
12.適齡兒童普遍接受性教育,兒童性健康服務可及性明顯提高。
策略措施:
14.為兒童提供性教育和性健康服務。引導兒童樹立正確的性別觀念和道德觀念,正確認識兩性關係。將性教育納入基礎教育體系和質量監測體系,增強教育效果。引導父母或其他監護人根據兒童年齡階段和發展特點開展性教育,加強防範性侵害教育,提高兒童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促進學校與醫療機構密切協作,提供適宜兒童的性健康服務,保護就診兒童隱私。設立兒童性健康保護熱線。
(五)兒童與家庭。
主要目標:
1.發揮家庭立德樹人第一所學校作用,培養兒童的好思想、好品行、好習慣。
2.尊重兒童主體地位,保障兒童平等參與自身和家庭事務的權利。
3.教育引導父母或其他監護人落實撫養、教育、保護責任,樹立科學育兒理念,掌握運用科學育兒方法。
4.培養兒童成為好家風的踐行者和傳承者。
5.增強親子互動,建立平等和諧的親子關係。
6.覆蓋城鄉的親職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指導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95%的城市社區和85%的農村社區(村)建立家長學校或親職教育指導服務站點。
7.支持家庭生育養育教育的法律法規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8.提升家庭領域理論和實踐研究水平,促進成果轉化套用。

各部委相關教育類檔案

傳統家庭作為家庭的常見形式之一,在教育中往往會從兒童權利、家庭保護與人際交往等角度進行呈現。在相關教育類檔案中,《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2019修訂)全面地從親職教育的角度強調了父母的教養要點,《中國小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修訂)、《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與《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2018)從中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社會適應等方面強調了人際交往教育的重要性。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設計開發的《0~6歲兒童健康家長指導手冊》在兒童撫養與健康教育方面提出了建議。

《全國親職教育指導大綱》(2019修訂)

新婚期及孕期的親職教育
做好懷孕準備
  • 鼓勵備孕夫婦學習優生優育優教的基本知識,並為新生命的誕生做好思想上、物質上的準備。
  • 引導備孕夫婦參加健康教育、健康檢查、風險評估、諮詢指導等專項服務。
注重孕期保健
  • 指導孕婦掌握優生優育知識,配合醫院進行孕期篩查和產前診斷,做到早發現、早干預;
  • 科學增加營養,合理作息,適度運動,進行心理調適,促進胎兒健康發育。
提倡自然分娩
  • 指導孕婦認識自然分娩的益處,科學選擇分娩方式;
  • 認真做好產前醫學檢查,並協助舒緩臨盆孕婦的焦慮心理。幫助產婦做好情緒調節,預防和妥善應對產後抑鬱。
做好育兒準備
  • 指導準家長學習育兒基本知識和方法,購置新生兒生活必備用品和保障母嬰健康的基本用品;
  • 妥善處理好生育、撫養與家庭生活、職業發展的關係;
  • 統一親職教育觀念,營造安全、溫馨的家庭環境。
0~3歲兒童的親職教育
鼓勵主動學習兒童日常養育和照料的科學知識與方法
  • 引導家長讓兒童多看、多聽、多運動、多撫觸,帶領兒童開展適當的運動、遊戲,增強兒童體質;
  • 配合醫療部門完成相關疾病篩查,做好兒童生長發育監測,學會觀察兒童,及時發現兒童發展中的異常表現,及早進行干預;
  • 了解兒童成長的特點和表現,學會傾聽、分辨和理解兒童的多種表達方式。
制訂生活規則
  • 指導家長了解兒童成長規律及特點,並據此制訂日常生活規則,按照規則指導兒童的行為;
  • 採用鼓勵、表揚等正面教育為主的方法,培養兒童健康生活方式。
關注兒童需求
  • 指導家長為兒童提供抓握、把玩、塗鴉、拆卸等活動的機會、工具和材料,用多種形式發展兒童的小肌肉精細動作和大肌肉活動能力;
  • 分享兒童的快樂,滿足兒童好奇、好玩的認知需要,激發兒童想像力和好奇心。
提供言語示範
  • 指導家長為兒童創設寬鬆愉快的語言交往環境,通過表情、肢體、語言等多種方式與兒童交流;
  • 提高自身語言表達素養,為兒童提供良好的言語示範;
  • 為兒童的語言學習提供豐富的機會,運用多種方法鼓勵兒童表達;
  • 積極回應兒童,鼓勵兒童之間的模仿和交流。
加強親子陪伴
  • 指導家長認識到陪伴對於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學會建立良好的親子依戀關係,不用電子產品代替家長陪伴兒童,多與兒童一起進行親子閱讀;
  • 學習親子溝通的技巧,與兒童建立開放的溝通模式;
  • 關注、尊重、理解兒童的情緒,合理對待兒童過度情緒化行為,有針對性地實施適合兒童個性的教養策略,培育兒童良好情緒。
重視發揮家庭各成員角色的作用
  • 指導家長積極發揮父親在親職教育中的作用;
  • 了解父輩祖輩聯合教養的正面價值,適度發揮祖輩參與的作用;
  • 引導祖輩樹立正確的教養理念。
做好入園準備
  • 指導家長認識兒童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性,珍視幼稚園教育的價值;
  • 入園前,指導家長有意識地培養兒童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及對簡單規則的理解能力;
  • 入園後,指導家長與幼稚園教師積極溝通,共同幫助兒童適應入托環境,平穩度過入園分離焦慮期。
3~6歲兒童的親職教育 
引導兒童關心、尊重他人,學會交往。
  • 指導家長培養兒童尊重長輩、關心同伴的美德;
  • 關注兒童日常交往行為,對兒童的交往態度、行為及時提供幫助和輔導;
  • 結合實際情境,幫助兒童理解他人的情緒,了解他人的需要,做出適當的回應;
  • 引導兒童學會接納差異,關注他人的感受;
  • 培養兒童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增強兒童與人交往的自信心;
  • 經常帶兒童接觸不同的人際環境,為兒童創造交往機會,幫助兒童學會與同伴相處。
培養兒童規則意識,增強社會適應性
  • 指導家長結合兒童生活實際,為兒童制訂日常生活規範、遊戲規範、交往規範,遵守家庭基本禮儀;
  • 要求兒童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培養責任感和認真負責的態度;
  • 有意識地帶兒童走出家庭,接觸豐富的社會環境,提高社會適應性;
  • 在兒童遇到困難時以鼓勵、疏導的方式給予必要的幫助與支持。
培養兒童生活自理能力和勞動意識
  • 指導家長鼓勵兒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學習和掌握基本的生活自理方法,參與簡單的家務勞動,在生活點滴中啟發兒童的勞動意識,保護兒童的勞動興趣。
科學做好入學準備
  • 指導家長重視兒童幼稚園與國小過渡期的銜接適應,充分尊重和保護兒童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幫助兒童形成良好的任務意識、規則意識、時間觀念,學會控制情緒,能正確表達自己的主張,逐步培育兒童通過溝通解決同伴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6~12歲兒童的親職教育 
提升兒童道德修養
  • 指導家長提升自身道德修養,處處為兒童做表率,結合身邊的道德榜樣和通俗易懂的道德故事,培養兒童良好的道德行為習慣;
  • 創設健康向上的家庭氛圍;
  • 與學校、社會形成合力,淨化家庭和社會文化環境;
  • 從大處著眼,從小事入手,及時抓住日常生活事件教育兒童孝敬長輩、尊敬老師,學會感恩、幫助他人,誠實為人、誠信做事。
12~15歲兒童的親職教育  
重視兒童青春期人格發展
  • 指導家長認識青春期兒童發展特徵,不斷調整教養方式;
  • 幫助兒童悅納自我;
  • 尊重兒童自主意願,鼓勵兒童獨立思考與理性表達;
  • 培養兒童應對挫折適應環境的能力和堅毅品格;
  • 引導兒童以合理的方式宣洩情緒,積極調控心理,自主自助,預防和克服各種可能產生的青春期心理障礙;
  • 正確對待兒童“叛逆”行為。
對兒童進行性教育
  • 開展科學的性心理輔導,對兒童進行與異性交往的指導。
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
  • 指導家長與兒童平等相處,理解兒童自主願望,保護兒童隱私權;
  • 學會傾聽兒童的意見和感受,學會尊重、欣賞、認同和分享兒童的想法;
  • 學會運用民主、寬容的語言和態度對待兒童,促進良性親子溝通。
15~18歲兒童的親職教育  
提高兒童交往合作能力
  • 指導家長根據該年齡段兒童個性特點,引導兒童積極開展社交活動和正常的異性交往;以性道德、性責任、性健康、預防和拒絕不安全性行為為重點,開展性教育;
  • 對有戀愛行為的兒童,給予正確引導;
  • 鼓勵兒童在集體生活中鍛鍊自己,學會與人相處,體驗與人合作的快樂;
  • 幫助兒童學會寬容待人,正確對待友誼;
  • 了解校園欺凌行為的性質、特點及家校合作的基本處理方法。
培養兒童的責任意識
  • 指導家長通過召開家庭會議等形式,與兒童平等、開放地討論家庭事務,共同分擔家庭的責任和義務,培養兒童的家庭責任感;
  • 引導兒童樹立社會責任感,正確處理個人與自我、與他人、與社會的關係,勇於承擔責任。

《中國小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08)

水平一(國小1~2年級)心理健康
  • 日常生活中的禮貌用語,與同學友好相處技能。
生長發育與青春期保健
  • 生命孕育、成長基本知識,知道“我從哪裡來”。
水平三(國小5~6年級)
心理健康
  • 保持自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水平四(國中階段)
心理健康
  • 不良情緒對健康的影響;
  • 調控情緒的基本方法;
  • 建立自我認同,客觀認識和對待自己。
水平五(高中階段)
心理健康
  • 合理宣洩與傾訴的適宜途徑,客觀看待事物;
  • 人際交往中的原則和方法,做到主動、誠懇、公平、謙虛、寬厚地與人交往;
  • 緩解壓力的基本方法。

《中國小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國小低年級
  • 使學生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初步學會自我控制;
  • 幫助學生適應新環境、新集體和新的學習生活。
國小中年級
  • 幫助學生了解自我,認識自我;
  • 樹立集體意識,善於與同學、老師交往,培養自主參與各種活動的能力,以及開朗、合群、自立的健康人格;
  • 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角色意識,培養學生對不同社會角色的適應。
國小高年級
  • 學會恰當地、正確地體驗情緒和表達情緒;
  • 積極促進學生的親社會行為,逐步認識自己與社會、國家和世界的關係。
國中年級
  • 幫助學生加強自我認識,客觀地評價自己。積極與老師及父母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與表達,並對自己的情緒進行有效管理;
  • 逐步適應生活和社會的各種變化,著重培養應對失敗和挫折的能力。
高中年級
  • 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自我意識,樹立人生理想和信念,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 正確認識自己的人際關係狀況,培養人際溝通能力,促進人際間的積極情感反應和體驗;
  • 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承受失敗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

心理健康
  • 體育活動不僅有助於身體健康,也有助於心理健康,因此,應要求高中學生學會將體育活動中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質遷移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從而進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重視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增強積極的自我價值感,提高調控情緒和預防心理疾病的能力,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
社會適應
  • 體育活動對於發展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因此,應引導高中學生學會將體育活動中培養的社會適應能力遷移到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在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營造友好、和諧的課堂氛圍,採取有效的教學手段和方法培養高中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注重幫助學生理解個人參與體育與健康活動的權利和義務,培養關心他人、社區和社會健康問題的責任感,提高人際交往技能,正確處理合作與競爭的關係,表現出良好的體育道德。

《中國青少年健康教育核心信息及釋義》

核心信息七
掌握正確的生殖與性健康知識,避免過早發生性行為,預防愛滋病等性傳播疾病。
  • 接受和參與全面性教育,可提升青少年對性與生殖健康的認知水平,提升保護自身、尊重他人身心健康的責任意識。
核心信息九
掌握科學的應對方法,保持積極向上健康心理狀態,積極參加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有問題及時求助,可減少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和網路成癮等行為問題。
  • 青少年要正確認識心理問題,保持積極向上健康心理狀態,熱愛生活,珍愛生命。

《0~6歲兒童健康家長指導手冊》

針對 0~6 歲留守兒童的父母和監護人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和需求,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健康教育中心設計開發了《0~6歲兒童健康家長指導手冊》。手冊中包括了責任義務、心理健康、傷害預防、膳食營養、行為習慣、衛生服務等六個方面的知識、技能和指導建議,圖文並茂、通俗易懂,旨在幫助家長們更好地養育孩子,讓每個孩子健康成長。本手冊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人員開展兒童健康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一般兒童的家長也可以參考借鑑。

相關國際檔案

一些國際檔案也從人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兒童權利、兒童健康養育、家庭友好政策等角度對傳統家庭這一話題進行了闡述。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權宣言》(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The International Covenant on Civil and Political Rights)、《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從人權、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兒童權利角度強調了家庭及兒童權利受社會及國家保護;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的《家庭友好政策:重塑未來工作場所》為政府和用人單位提供了家庭友好的政策建議。具體內容如下:

《世界人權宣言》

第十六條
家庭是天然的和基本的社會單元,並應受社會和國家的保護。

《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

第二十三條
家庭為社會之自然基本團體單位,應受社會及國家之保護。

《兒童權利公約》

第十八條
締約國應盡其最大努力,確保父母雙方對兒童的養育和發展負有共同責任的原則得到確認。父母、或視具體情況而定的法定監護人對兒童的養育和發展負有首要責任。兒童的最大利益應是他們主要關心的事。
為保證和促進本公約所列舉的權利,締約國應在父母和法定監護人履行其撫養兒童的責任方面給予適當協助,並應確保育兒機構、設施和服務的發展。
締約國應採取一切適當措施確保就業父母的子女有權享受他們應得的託兒服務和設施。

《家庭友好政策:重塑未來工作場所》

家庭友好政策是指有助於員工平衡工作和家庭生活,並讓他們能夠從中受益的各項政策。2020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發布了《家庭友好政策:重塑未來工作場所》,提出工作場所的四項轉變及“照顧幼兒的帶薪育兒假”“支持母乳餵養”“可負擔且可及的優質嬰幼兒照護服務”“兒童津貼”四套有效政策,為政府和用人單位提供政策上的建議。這些政策強調了家長和家庭對於照料幼兒的時間、資金和服務需求,同時讓他們可以履行工作職責、值守工作崗位、提升工作技能和提高工作效率。此外,政策還強調了政府、用人單位和社會團體在提倡和實施家庭友好政策中所能發揮的強有力的作用及可獲得的回報。

全面性教育中的相關教學內容

學習目標

傳統家庭是多元家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尊重不同的家庭類型以及認識家庭、養育和婚姻中的責任是全面性教育中的重要內容。在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中,與“家庭”相關的學習目標主要出現在核心概念1“關係”下的第1個主題“家庭”和第4個主題“長期承諾及子女養育”中,內容貫穿5~8歲、9~12歲、12~15歲、15~18歲及以上四個年齡段,具體學習目標如下:
核心概念1:關係
主題1:家庭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世界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家庭類型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不同的家庭類型(例如雙親家庭、單親家庭、以兒童為戶主的家庭、以監護人為戶主的家庭、大家庭、核心家庭和非傳統家庭)(知識);
► 表達對不同類型家庭的尊重(態度);
► 闡述對不同類型的家庭表達尊重的方法(技能)。
要點:家庭成員有著不同的需求,扮演著不同的家庭角色
學習者將能夠:
► 識別家庭成員的不同需求和家庭角色(知識);
► 感恩家庭成員用各種方式照顧彼此,即使有時他們並不願意或沒有能力這樣做(態度);
► 在家庭中溝通自身的需求和扮演的家庭角色(技能)。
主題4:長期承諾及子女養育
學習目標(5~8歲)
要點:家庭結構和婚姻概念有許多種類
學習者將能夠:
► 描述“家庭”和“婚姻”的概念(知識);
► 列舉不同的婚姻方式(例如,自由婚姻或包辦婚姻)(知識);
► 回憶一些婚姻關係會因分居、離婚或者死亡而結束(知識);
► 認同儘管人們在家庭結構和婚姻方式上可能存在差異,但這些都是有價值的(態度)。
學習目標(9~12歲)
要點:長期承諾、婚姻及養育子女的方式存在差異,且受到社會、宗教、文化和法律的影響
學習者將能夠:
► 列舉長期承諾、婚姻及養育子女的關鍵特徵(知識);
► 描述文化、宗教、社會和法律如何影響長期承諾、婚姻及對子女的養育(知識);
► 認同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是否、何時以及與誰結婚(態度);
► 表達自己對長期承諾、婚姻及子女養育的看法(技能)。
學習目標(12~15歲)
要點:父母/監護人和孩子之間的衝突和誤解十分常見,尤其是青春期階段,但通常都是可以解決的
學習者將能夠:
► 列舉父母/監護人和孩子之間常見的衝突和誤解(知識);
► 描述解決父母/監護人和孩子之間的衝突或誤解的方法(態度);
► 認識到父母/監護人和孩子之間的衝突和誤解十分常見,尤其是青春期階段,但通常都是可以解決的(態度)
► 套用各種方法來解決父母/監護人和孩子之間的衝突和誤解(技能)。
要點:人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成為父母,並且親子關係包含多種不同的責任
學習者將能夠:
► 列舉父母需要承擔的責任(知識);
► 比較成年人成為父母的不同方式(例如意願和非意願懷孕、領養、寄養、藉助輔助生育技術以及代孕)(知識);
► 明確表示每個人都應該能決定自己是否要成為父母以及何時成為父母,包括但不限於殘障人士和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態度)。
學習目標(15~18歲及以上)
要點:父母/監護人有責任滿足兒童的多種需求
學習者將能夠:
► 對兒童的生理、情感、經濟、健康和教育需求,以及父母的相關責任進行分類(知識);
► 闡明家庭關係中的困難如何影響兒童的福祉(知識);
► 認識到健康的家庭關係對子女養育的重要性(態度);
► 就自身的生理、情感、經濟和教育需求與父母/監護人進行溝通(技能)。

全面性教育中與家庭相關的教育

幼稚園性教育中的有關教學內容
根據聯合國《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修訂版)給出的學習目標,幼兒階段關於多子女家庭的性教育主要集中在認識多元的家庭類型上。北京師範大學劉文利教授主編的《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全9冊)中,《我愛我家》一冊中涉及多子女家庭相關的教育內容。
《我愛我家》一冊主要幫助幼兒了解家庭有不同的類型,理解不同的家庭類型都可以很快樂,尊重不同家庭類型的家庭成員。同時幼兒也將能夠理解家庭成員關係,說出家庭地址、家庭成員的聯繫方式,並與家人相互關心、共同協作。
傳統家庭
《珍愛生命——幼兒性健康教育繪本》插圖
國小性教育中的有關教學內容
國小的性教育不單純局限於家庭類型和家庭成員的關係,而是逐漸開始闡述家庭在兒童發展中的重要功能和支持作用、如何承擔家庭角色以及如何與家庭內所有成員平等相處。以劉文利主編的讀本為例,幾乎在每個年級中都有相關的內容。
在“家庭與朋友”單元中,“家庭”這一主題下包含“能夠通過列舉不同類型的家庭結構來定義家庭概念”和“能夠描述不同家庭成員的家庭角色、權利與責任”兩個學習目標,細化之後的要點如“世界各地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家庭”“性別不平等現象會對家庭成員的角色和責任產生影響”“家庭在培養兒童的價值觀方面至關重要”“家庭可以促進角色和責任方面的性別平等”“家庭內部交流,特別是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有助於建立更好的關係”“家庭幫助子女樹立價值觀並影響他們的個性”“疾病和健康會影響家庭的結構、能力、角色和責任”等。這裡更強調父母對於兒童的重要引導作用——幫助兒童的價值觀樹立,影響兒童的個性,疾病和角色對於家庭的影響。
一年級“熱愛家庭”主題中,通過“家庭有關愛”“家庭有信任”“家庭有規矩”三個知識點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家庭成員相互關愛;能夠理解家庭成員相互信任;能夠養成守規矩的好習慣。
二年級“家庭是愛的港灣”主題中,通過“家庭有不同類型”“每個家庭成員都重要”“家庭成員共享幸福,分擔憂愁”三個知識點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不同家庭類型,如大家庭、小家庭、單親家庭、重組家庭、領養家庭,無論哪種家庭,每個人都可以在家庭里享受愛和幸福;能夠懂得爸爸媽媽有養育孩子的責任,孩子在家庭里需要得到關愛和保護,每個家庭成員都要為家庭盡責任,做貢獻;能夠理解幸福的家庭也會有憂愁和爭吵,要靠每個家庭成員的努力去排解,幸福才能常駐和持久。
四年級“家庭成員的角色和責任”主題中,通過“家庭成員的角色”“家庭成員的責任”“疾病對家庭的影響”三個知識點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每個人都要在家庭里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為家庭的幸福做貢獻。家庭中的男性女性儘管角色不同,但都是平等的;能夠理解每位家庭成員都對家庭負有責任,無論生活是順利,還是困難,或是有親人生病、故去,都需要家庭成員之間的相互關心和相互照顧,這是家庭中最基本的責任;能夠懂得疾病會給家庭帶來不利影響,但只要家庭成員正確認識和積極面對,就有可能戰勝疾病。
可以看出,“家庭”具體內容更多是從兒童權利視角出發,強調兒童需要認識到家庭不同角色的平等(父親和母親是平等的,大人和兒童是平等的,家庭暴力、性暴力都是不合理的行為,甚至是違法犯罪行為)以及自身的權利——那就是在遇到問題時向父母求助,父母是自己獲得支持的第一資源,父母有責任向子女提供任何方面的支持,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均有權利享受平等的家庭關愛,以及有權利參與家庭決策等。這樣的視角突破了把兒童當成知識的載體,而是價值觀的主體,讓兒童真正認識到尊重、平等的含義,認識到不同家庭成員的角色以及自己的家庭角色和責任,主動積極地參與到家庭互動中來。
此外,的編者從對實驗學校教師的訪談中得知,女孩受到家庭歧視的現象依然嚴重。據流動兒童學校的教師反映,由於不少學生家庭都是多子女家庭,有些女孩在家裡會受到歧視、不被鼓勵努力學習、不被寄予期望等,但在學校里“她們參加學校活動特別活躍,比男孩都積極,因為在學校,她們感覺到自己沒有被歧視”。因此,“性別與權利”單元性別平等和兒童權利內容中,孩子們將會在“性別的社會構造”這一主題下學習到“家庭、學校、朋友、媒體和社會都是了解社會性別和傳統社會性別模式的渠道”,“能夠探討男孩和女孩、男性和女性推動兩性不平等現象的方式”,“兩性不平等現象存在於家庭、友情、社區和社會之中,例如對男性/男孩的偏向”,“人權有助於促進男性和女性、男孩和女孩之間的平等”“每個人都有責任克服兩性不平等現象”。
國中性教育中的有關教學內容
國中階段的性教育會結合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一方面進一步深入講解“家庭”這一話題,並且由此延伸到對於家庭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的討論。另一方面,寄養家庭被作為典型案例,放在“家庭關係”“污名與歧視”“養育子女的權利與責任”這三個話題中進行探討。在此基礎上,國中生會對家庭成員的協作、社會性別平等、基於差異的污名和歧視、婚姻和長期承諾等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並且掌握更多愛、關心與尊重的能力。

全面性教育中與家庭相關的常見疑問

常見疑問:如何幫助兒童認清家庭角色,做承擔家庭責任的一分子?
家庭中的成員角色分配一方面關係著孩子的自我認知,另一方面也影響著孩子交往模式的雛形。因此,作為親職教育的責任人,父母有必要明確自身在家庭中的角色,同時幫助孩子認清家庭成員的角色。具體來說,父母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扮演好自身角色
作為父母,首先要扮演好自身基本的角色。也許工作忙碌又耗費心力,但為了孩子考慮,無論多么繁忙,父母都應該投入必要的時間來照顧孩子、陪伴孩子、與孩子交流。這種最直接、最常規的問候和關心將帶給孩子“愛”的溫暖。
唯有孩子感受到與角色承擔相聯繫的“家”的美好感覺,他們才有可能認識到每個家庭角色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在未來積極地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二)協調父母親的角色
家庭中有分工、有合作。父母親要協調好雙方的角色分配,維持家庭功能的正常運轉,給孩子以安全感,比如提前計畫好固定的時候誰打掃衛生、誰照顧老人、誰陪伴孩子等。父親要承擔一定的家務勞動,給孩子做出表率,讓孩子親眼見到“男人也需要做家務”;父親也要花時間照顧孩子,讓孩子親身體會到“男人也需要照顧孩子”。
父母雙方充分體現其承擔的家庭責任,營造家庭安定有序的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反之,如果父母彼此推脫家庭任務,甚至抱怨、指責對方,那么孩子很容易陷入負面情緒,在長大之後也很可能變得容易計較、推脫責任。
(三)維持互助的家庭關係
父母的相處模式是孩子對於親密關係最初的認識,也影響著他們對於性別角色的認知。當父母一方生病時,另一方應該給予足夠的照料和關心;當父母一方有困難時,另一方也應該給予足夠的安慰和支持。這不僅是兩人之間的事,更會影響孩子對父母關係的定義。孩子從爸爸媽媽的相處模式中找到了正確的“愛”的方式,將使他們受益一生。
當然,互助的家庭關係不單單指父母之間,對於其他的家庭成員,尤其是家裡的老人,更應該給予關愛。行動是“孝”的教育最好的方式,當孩子看見爸爸媽媽對老一輩關愛有加,也會自然而然地去尊重老人。
(四)保持父母平等的家庭地位
對於孩子來說,父母雙方在家庭中的地位應該是平等的。這種平等並不意味著任何事情兩人扮演的都是同樣的角色,而是在任何事上都不存在性別帶來的刻板分工。例如,爸爸也可以做家務,媽媽也可以在家庭的重大事件上做決定。爸爸媽媽各自發揮所長,是為了家庭更好地運轉。
父母平等的家庭地位會讓孩子親自觀察並體會到,爸爸媽媽一樣為這個家付出,一樣很重要。這也促進了兒童從小形成平等意識,不帶偏見地看待性別差異。
(五)教育孩子認清自己的家庭角色
父母除了要協調、扮演好自身的角色,還應該教孩子認清自己的家庭角色。也許孩子年紀尚幼,但是他們也是家庭的一份子。當地板髒了,鼓勵孩子做清潔;當家裡來了客人,告訴孩子給客人端一杯水;當家裡老人生病時,讓孩子去握住老人的手噓寒問暖......需要強調的是,父母在告知孩子去做這些時,不能生硬呵斥,而要用商量的語氣與孩子耐心交談“你可以打掃一下地板嗎?相信經你一擦,地板會變得光潔如新。”“我們家的小主人,如果你能為這位叔叔倒一杯水,那就太好了!”“奶奶生病了,她一定特別希望你能夠安慰一下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