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病模型

傳染病模型

傳染病的基本數學模型,研究傳染病的傳播速度、空間範圍、傳播途徑、動力學機理等問題,以指導對傳染病的有效地預防和控制。常見的傳染病模型按照傳染病類型分為 SI、SIR、SIRS、SEIR 模型等,按照傳播機理又分為基於常微分方程偏微分方程網路動力學的不同類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流行病數學模型
  • 外文名:Mathematical models of epidemic diseases
  • 主要模型:SI、SIR、SIRS、SEIR 等
  • 學科背景:非線性動力學
模型假設,幾種常見模型,SI 模型,SIR 模型,SIRS 模型,SEIR 模型,模型套用與推廣,

模型假設

一般把傳染病流行範圍內的人群分成如下幾類:
1、S 類,易感者 (Susceptible),指未得病者,但缺乏免疫能力,與感染者接觸後容易受到感染;
2、E 類,暴露者 (Exposed),指接觸過感染者,但暫無能力傳染給其他人的人,對潛伏期長的傳染病適用;
3、I 類,感病者 (Infectious),指染上傳染病的人,可以傳播給 S 類成員,將其變為 E 類或 I 類成員;
4、R 類,康復者 (Recovered),指被隔離或因病癒而具有免疫力的人。如免疫期有限,R 類成員可以重新變為 S 類。

幾種常見模型

SI 模型

將人群分為 S 類和 I 類,建立如下微分方程
這裡 β 為傳染率。在疾病傳播期內,所考察地區的總人數 S(t) + I(t) = K 保持不變。利用這一守恆關係得
這是一個邏輯斯諦模型。其指數增長率 r = βK 正比於總人數 K 和傳染率 β。這個模型有兩個主要結論:
(1)指數增長率 r 正比於總人數。當傳染率 β 一定時,一定染病地區內的總人數 K 越多,傳染病爆發的速度越快,說明了隔離的重要性;
(2)在 I = K/2 時,病人數目 I 增加得最快,是醫院的門診量最大的時候,醫療衛生部門要重點關注。

SIR 模型

SI 模型只考慮了傳染病爆發和傳播的過程。SIR模型進一步考慮了病人的康復過程。模型的微分方程為
總人數 S(t) + I(t) + R(t) = 常數。這裡假設病人康復後就獲得了永久免疫,因而可以移出系統。對於致死性的傳染病,死亡的病人也可以歸入 R 類。因此 SIR 模型只有兩個獨立的動力學變數 I 和 S,它們的相軌跡滿足
給定 t = 0 時刻的初條件 S = S0,隨著 S 從 S0 開始單調遞減,染病人數 I 在 S = γ / β 時達到峰值,隨後一直回落,直到減為零。此時剩餘一部分易感人群 S,而疾病波及到的總人數為 R,二者可由總人數守恆和相軌跡方程解出。

SIRS 模型

如果所研究的傳染病為非致死性的,但康復後獲得的免疫不能終身保持,則康復者 R 可能再次變為易感者 S。此時有
總人數 S(t) + I(t) + R(t) = N 為常數。參數 α 決定康復者獲得免疫的平均保持時間。系統有兩個不動點 S = N(I = R = 0)或 S = γ / β(I / R = α / γ)。前者表示疾病從研究地區消除,而後者則是流行狀態。消除流行病的參數條件是 γ > βN。若做不到,則要儘量減小 α 而增加 γ,使更多人保持對該疾病的免疫力。

SEIR 模型

如果所研究的傳染病有一定的潛伏期,與病人接觸過的健康人並不馬上患病,而是成為病原體的攜帶者,歸入 E 類。此時有
仍有守恆關係 S(t) + E(t) + I(t) + R(t) = 常數,病死者可歸入 R 類。潛伏期康復率 γ1 和患者康復率 γ2 一般不同。潛伏期發展為患者的速率為 α。與 SIR 模型相比,SEIR 模型進一步考慮了與患者接觸過的人中僅一部分具有傳染性的因素,使疾病的傳播周期更長。疾病最終的未影響人數 S 和影響人數 R 可通過數值模擬得到。

模型套用與推廣

根據傳染病的模型建立研究進而推廣產生了傳染病動力學模型。傳染病動力學[1]是對進行理論性定量研究的一種重要方法,是根據種群生長的特性、疾病的發生及在種群內的傳播、發展規律,以及與之有關的社會等因素,建立能反映傳染病動力學特性的數學模型。通過對模型動力學性態的定性、定量分析和數值模擬,來分析疾病的發展過程、揭示流行規律、預測變化趨勢、分析疾病流行的原因和關鍵。對於 2003 年發生的 SARS 疫情,國內外學者建立了大量的動力學模型研究其傳播規律和趨勢,研究各種隔離預防措施的強度對控制流行的作用,為決策部門提供參考。有關 SARS 傳播動力學研究多數採用的是 SIR 或 SEIR 模型。評價措施效果或擬合實際流行數據時,往往通過改變接觸率和感染效率兩個參數的值來實現。石耀霖[2]建立了 SARS 傳播的系統動力學模型,以越南的數據為參考,進行了 Monte Carlo 實驗。初步結果表明:感染率及其隨時間的變化是影響 SARS 傳播的最重要因素。蔡全才[3]建立了可定量評價 SARS 干預措施效果的傳播動力學模型,並對北京的數據進行了較好的擬合。
參考文獻:
[1]姜啟源編輔導課程(九)主講教師:鄧磊
[2]西北工業大學(數學建模)精品課程
[3]耀霖.SARS傳染擴散的動力學隨機模型[J].科學通報,2003,48(13)1373-1377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