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研究:國際視野與中國實踐

傳播研究:國際視野與中國實踐

本書集合了作者對於新聞傳播學學科建設的研究成果。全書分為三個部分:上篇西方傳播學的批判理論研究;中篇文化全球化、後現代主義與中國文化認同;下篇文化與社會視域中的新媒體研究。

基本介紹

  • 書名:傳播研究:國際視野與中國實踐
  • 又名:珞珈問道文叢
  • 作者:石義彬 著
  • 頁數:312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12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作者簡介,目錄信息,

作者簡介

石義彬,教授,博士生導師,武漢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

目錄信息

上篇 西方傳播學的批判理論研究
批判視野中的傳播理論發展/001
比較與整合:西方媒介理論的新動向/014
西方新聞與大眾傳播理論表述活動的歷史與邏輯/018
鮑德里亞後現代傳播理論的歷史譜系/043
媒介暴力研究的多重視角/059
西方新聞自由的歷史邏輯與現實表達/071
女性主義視域中的大眾傳媒批判/083
中篇 文化全球化、後現代主義與中國文化認同
全球化背景下媒介文化產品的混雜化——以影視節目為例/089
西方新聞傳播的後現代表征透視/100
後現代主義產生的媒介背景——電視/109
中國文化認同研究的理論、語境與方法/117
文化身份認同演變的歷史與現狀分析/145
媒介儀式,空間與文化認同:符號權力的批判性觀照與詮釋/183
大眾傳媒在文化身份再現和建構中的角色探究/193
閱讀方式變革與文化身份認同的兩極互動/204
數字時代跨文化傳播中的文化身份認同/209
下篇 文化與社會視域中的新媒體研究
從幾個不同向度看媒介新技術的文化影響/216
數字時代的參與式文化
——以網際網路上圍繞《星球大戰》的客群創作為例/228
後現代語境下的網路語言研究/238
我國三網融合的社會風險及其治理/246
傳播新技術與和諧社會的構建:挑戰與對策/257
新媒體環境下的媒介間議程設定效果檢視/273
網路事件中的民粹主義現象分析
——以“哈爾濱警察打死大學生”事件為例/280
新媒體事件研究:話語運動與傳播賦權
——基於“我爸是李剛”事件的個案考察/288
代後記 中國傳播學教育的現狀與展望/29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