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世經典隨身讀系列·仁學

傳世經典隨身讀系列·仁學

《傳世經典隨身讀系列·仁學》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晚清維新志士、思想家譚嗣同的代表作。該書以佛教哲學為理論框架,糅合中國傳統與西方學術,欲將宗教、哲學、科學冶為一爐,以“衝決羅網”為號召,在晚清有志於改造中國的維新派、革命派群體中影響巨大,時人曾譽其為“維新運動的《聖經》”。《傳世經典隨身讀系列·仁學》在周振甫先生選編的《譚嗣同文選注》中的《仁學》注釋基礎上,參考了印永清先生的評註《走出不仁的中世紀——仁學》一書,對《仁學》的原文給予簡注,並輔之以譚嗣同的生平、思想形成的歷史背景的導讀文字,使廣大讀者能夠更透徹地掌握這本寫於115年前的啟蒙思想經典的主旨,從而為當下社會流行的“國學熱”、文化價值觀討論提供思想借鑑。

基本介紹

  • 書名:傳世經典隨身讀系列•仁學
  • 類型:人文社科
  • 出版日期:2010年9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040298925
  • 作者:譚嗣同 姚彬彬
  •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 頁數:259頁
  • 開本:32
  • 品牌:高教社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內容簡介

《傳世經典隨身讀系列·仁學》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簡介

作者:(清代)譚嗣同 叢書主編:張豈之 合著者:姚彬彬

圖書目錄

《仁學》導讀/1
一、譚嗣同生平與《仁學》的寫作/2
二、《仁學》的思想史背景/7
三、《仁學》的哲學結構和內容提要/21
四、有關本書注釋的說明/33
《仁學》簡注/38
自敘/38
仁學界說(二十七界說)/46
仁學一/57
仁學二/173
參考文獻/258

文摘

3.今文經學運動
所謂“今文經學”,其名始於西漢。兩漢經學有今文經學和古文經學之分。因為歷經秦始皇焚書與秦末戰亂,至漢代初期,儒家經典大都沒有先秦舊本。今文經是指漢初由儒生憑記憶口傳,並用當時流行的隸書記錄下來的經籍。古文經指漢代前期從民間徵集或孔子故宅壁間所發現的用先秦文字寫成的經籍。
由於今古文經的內容多有差異,導致學派分野,對於儒家經典的理解和闡釋亦多不同。今文經學認為,六經皆孔子所作,視孔子為托古改制的“素王”;注重闡發經文的“微言大義”,主張通經致用;以董仲舒、何休等為代表,最重《春秋公羊傳》。古文經學崇奉周公,視孔子為“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先師;偏重訓詁,與現實政治問題聯繫較弱;以劉歆、賈逵等為代表,最重《周禮》。
漢武帝時期重視今文經學,所立五經博士皆為今文學派,今文經學長期壟斷漢代官學。後今文經學逐漸陷入了僵化和煩瑣的桎梏,且又經董仲舒的發揮,多講“天人感應”,並與讖緯迷信結合,流於妄誕,西漢後期漸漸衰’落。此時,古文經學卻不斷發展壯大,王莽當政時一度得立學官,東漢後期漸成古文經學的天下。東漢末,古文經學家馬融、鄭玄兼采今、古文之說,平息門戶之爭。直至清代,今文經學復興,並與立足正統的古文經學再起爭端。
清代的今文經學可分為三期。第一期為清代中期常州學派的出現,代表人物有莊存與、劉逢祿、宋翔鳳等。他們以《春秋公羊傳》為依據,講求“微言大義”,所謂“微言大義”,從理論上說,是要發掘孔子隱藏在六經中可為萬世師法的深奧微妙的道理,但實際上,用現在的話說是一種“詮釋學”的路徑,也就是立足於現實,借用經書中的文句,自由解釋而發揮自己的個人看法,對現實狀況進行批判或逢迎。就清代今文經學而言,與漢代今文經學主要作為權力附庸的思想工具不同,在多數情況下,他們借用這種“六經注我”的方式,來發泄自己對當時學界和政治狀況的不滿。
第二期今文經學以龔自珍、魏源為代表。他們公開利用今文經學抨擊朝政,並借鑑西法,較全面地提出了從內政到外交各個方面的改革要求,以今文經學與現實政治密切結合,在學術界、思想界的影響日益增大。梁啓超在《清代學術概論》中說:“今文學之健者,必推龔、魏……後之治今文學者,喜以經術作政論,則龔、魏之遺風也。”
第一、二期今文經學除了都借甩“微言大義”來批判現實和傳統之外,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他們都利用《公羊傳》的“三世說”立論,這些學派特色,被第三期今文經學也就是梁啓超所說的以康有為為中心的“今文學運動”繼承。
公羊學家把歷史的發展分為“據亂”、“昇平”、“太平”三個依次發展的階段,愈變愈進步,這種“三世”說到了康有為手中,和《禮記》中所表達的儒家的“小康”、“大同”理想結合起來,構成了他自己關於社會發展三個階段的學說。這些觀點融入他《新學偽經考》和《孔子改制考》等著作中,作為他鼓吹變法維新的理論依據。他提出了兩個主要觀點:第一,東漢以來占據主要地位的古文經學,其經典全是王莽篡漢時期劉歆所偽造,只有今文經才是可靠的真經,以此說明他藉以發揮維新變法理想的、屬於今文經的《春秋公羊傳》的三統三世說是儒學的真諦,必須被奉行。第二,孔子是一位改革家,是一位雖不在王位卻為萬世立法的“素王”,六經就是孔子改革主張的寄託,其用意在於以此說明其維新變法合乎聖人之制。
據說譚嗣同初次聞知康有為的這些“微言大義”時,深感驚訝和興奮,“竟與嗣同所冥想者,十同八九”(譚嗣同:《壯飛:樓治事·第十》),梁啓超則在《仁學序》中回憶,他與譚嗣同“其為學也,同服膺南海(康有為)”。甚至說:“《仁學》何為而作也?將以廣大南海之宗旨,會同世界聖哲之心法,以救全世界之眾生也。”這裡固然有些梁啓超為張揚師說而誇大其詞的因素,但也並非沒有道理。
據周振甫先生考證,《仁學》一書中,將名字隱去而留下空格之處,多數為引用康有為之言,康有為的三統三世之說,也是貫穿於《仁學》全書的社會政治理想。書中涉及訓詁與解經之處,亦多采今文家“微言大義”的方式,甚至連康有為誤解和詆毀荀子為法家權謀之術、誣古文經為劉歆偽造的這些於學術史上武斷乏據的說法,《仁學》中亦一併接受,由此可見“今文學運動”對譚嗣同思想影響之深。

序言

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07年針對青年學生出版了一套《傳世經典隨身讀》的系列叢書,社會反響很大。在此基礎上,2009年又選擇了康有為、梁啓超、李大釗、晏陽初、陳獨秀、張元濟、梁漱溟、魯迅等近代文化名人,篩選其在人格修煉、道德塑造方面的文章、著述和講演稿,分別選編成冊,並給予簡單注釋,附以導讀文字,作為近代文化名篇系列編輯出版,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我們生活在一個科技迅猛發展、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的世界中。從19世紀中葉以來,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時刻,將在21世紀實現。今天中國在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過程中,經濟建設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但道德倫理文化的不足已經成為一個社會問題。而中華文化中的剛柔相濟、天人相分、厚德載物、和而不同、經世致用、生生不息等等寶貴的文化思想價值觀,在今天都是振興民族精神、樹立社會正氣的有效良藥。
近代文化名篇的這些作者,都是有愛國熱情、有世界眼光、有深厚文化學術造詣的先行者。通過他們的著作,青年朋友們可以了解到他們在文化思想方面的創造與探索,以及為中華民族復興作出的重大貢獻;讀了他們的著作,我們將更加珍惜現在的歲月,努力實現前輩們的理想。不過,也應當理解,任何人都有他自身的歷史局限,對於我國思想文化界的前輩也是如此,對此是不可以苛求的。
對於高等教育出版社而言,甘願冒市場風險出版這樣一套叢書,也體現了一種文化責任的擔當。在21世紀的今天,中華文化要對世界產生更大的影響力,或者用一句當下學界都在講的話——“文化軟實力”建設,沒有一個遠大氣魄和開闊胸襟是不行的。要實現魯迅提出過的目標“外之既不後於世界之思潮,內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脈,取今復古,別立新宗”,任務重大,需要我們繼續努力。
但願這套書能夠得到廣大青年的喜愛,是為序。
張豈之
2010年6月12日於清華大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