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象腳鼓的來源還有一個傳奇的故事。相傳在遠古時候的勐遮地區是一個碧波蕩漾的美麗湖泊。可湖畔卻盤踞著蟒魔和龜魔,它們四處造孽吞食人畜。後來一位傣族武士帶著一群獵人來到湖邊,消滅了吞噬人畜的蟒獸,取皮蒙在空心樹和竹筒上敲擊取樂,於是便形成了鼓。幾年以後,有兩位馴象人把鼓改成象腳腿的形狀,自此以後傣族民間便有了象腳鼓。在眾多的傣族民間舞蹈中,“象腳鼓舞”可以說是比較有代表性的。
2008年6月7日,傣族象腳鼓舞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傣族象腳鼓舞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批准文號:國發〔2008〕19號
- 遺產編號:658 Ⅲ-61
- 申報地區:雲南潞西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 遺產類別:民間舞蹈
歷史沿革,風格特色,
歷史沿革
傣族象腳鼓是傣族古老的民族樂器。明朝人錢古訓寫的《百夷傳》一書說:傣族“以羊皮為三、五長鼓,以手拍之”。這裡說的“三、五長鼓”正是指的象腳鼓,其長度有三尺至五尺的意思。可見在明代以前,傣族就已經有了象腳鼓。
關於象腳鼓的來歷,在傣族民間流著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說的是很久以前,傣族地區年年洪水為患,人們不得安居樂業,後來才知,是一條蛟龍作孽。大家都恨死了這條蛟龍,有一個勇敢的傣族青年,立志為民除害。他在鄉親們的幫助下,終於殺死了蛟龍。在慶祝勝利的時候,人們為了表示對孽龍的憎恨,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就剝下蛟龍皮,仿照象徵吉祥如意的白象的腳,作成了象腳鼓。從此,象腳鼓的咚咚聲,響徹傣家村寨,表達出傣族人民的歡樂心情。在傣族人民的心目中,百獸中的大象和百鳥中的孔雀都被看成是吉祥的象徵。因此,每當象腳鼓敲響之時,男女老幼都歡快地跳起舞來。
象腳鼓舞是傣族舞蹈中流傳最廣、最有物色的一種民眾性男子舞蹈。因挎著形似象腳的鼓起舞,故名象腳鼓舞。 象腳鼓舞在傣族的文化生活中 占有重要位置。每當工余、節日或賽鼓盛會,身背象腳鼓的小伙子從各村寨趕來,跳起矯健、渾厚、靈活的象腳鼓舞。哪裡有象腳鼓聲。哪裡就有歡樂的人群。
風格特色
傣族象腳鼓分長象腳鼓、中象腳鼓、小象腳鼓三種。長象腳鼓舞蹈動作不多,以打法變化、鼓點豐富見長。有手一指打、二指打、三指打、掌打、拳打、肘打、甚至 腳打、頭打、多為一人表演,或為舞蹈伴奏。中象腳鼓一般用拳打,個別地區用槌打。它沒有更多鼓點,一般一拍打一下,個別地區左手指加打弱拍。以鼓音長短、音色高低及舞蹈時鼓尾擺動大小為標準。據說鼓音長者,可打一槌鼓將衣服鈕扣全部解開,再一槌鼓將鈕扣全部扣好,鼓音仍不完。中象腳鼓舞步紮實穩重剛健,大 動作及大舞姿較多。舞蹈時不限定人數,人少時對打,人多時圍成圓圈打。小象腳鼓僅在西雙版納較多見,舞步靈活跳躍,以斗鼓、賽鼓為特點。斗和賽中以靈活、機智的進攻、退讓、最後抓住對方帽子或包頭為勝。一般為二人對賽。
跳象腳鼓舞除本身具有豐富多彩的舞蹈外,象腳鼓也是傣族舞蹈的主要伴奏樂器。人們只要聽到鼓聲,就不由自主地顫動著舞蹈起來,為孔雀舞伴奏時,形成了特有的鼓語,如象腳鼓打“約並崩、約並崩、約並約麗麗”時,即是說“好好抬、好好抬、翅膀好好抬”,跳孔雀舞者聽到這個鼓點,即做抬翅膀的動作。
為了使鼓音圓潤柔和和延長,打鼓前須在鼓面上粘用糯米揉搓過的飯糰。長象腳鼓、小象腳鼓和個別地區的中象腳鼓粘核桃大的一團於鼓面中心,大多數中象腳鼓則粘直徑約七厘米左右的一圓圈。此外,為了美化和加大鼓尾擺動幅度,有的中象腳鼓尾上裝飾著一簇簇的孔雀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