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備荒、為人民

備戰、備荒、為人民

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口號在中國家喻戶曉。無論是大喇叭廣播,還是遍布城鄉的標語口號,到處都能見到這七個大字。在《毛主席語錄》當中,這句話是當時引用最多、叫得最響的一句。“備戰、備荒、為人民”這一口號的提出,和共和國第三個五年計畫的編制有著直接的關係。時任國家計畫委員會第一副主任兼秘書長的余秋里見證了這個口號從提出、形成到叫響的全過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備戰、備荒、為人民
  • 時期:二十世紀六十年代
  • 提出者:毛澤東
  • 出現:舉國備戰、全民皆兵的景象
吃穿用計畫,一切為了人民,舉國備戰,歷史影響,

吃穿用計畫

1963年至1964年期間,在副總理兼計委主任李富春的主持下,國家計委黨組提出了《第三個五年計畫的初步構想》,確定“三五”期間的基本任務是:大力發展農業,基本解決人民的吃穿用問題;適當加強國防建設,努力突破尖端技術;與支援農業和加強國防相適應,加強基礎工業,繼續提高產品質量,增加產品品種,增加產量,使我國國民經濟建設進一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這個構想以基本解決人民的吃穿用為中心,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吃穿用計畫”。
沒想到,這個初步構想受到了毛澤東的批評。1964年6月6日,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講話時明確批評了國家計委的工作方法。他說,要改變計畫方法,這是一個革命。學上了蘇聯的方法以後,成了習慣勢力,似乎很難改變。這幾年我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我們的方針是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按照這個方針制訂計畫,先看可能生產多少糧食,再看需要多少化肥、農藥、機械、鋼鐵,還要考慮打仗的需要。
因為毛澤東的反對和備戰氛圍的日益濃厚,“吃穿用計畫”被擱置。在此期間,毛澤東提議,組建小計委,由余秋里主持小計委工作。余走馬上任後,首要的任務就是編制“三五”計畫。
1965年1月30日,余秋里召集中央指定參加編制長期計畫工作的谷牧、李人俊、賈庭三等人開會。根據周恩來的指示,經初步議定,採取三個步驟工作:1。與中央有關部門議論;2。與六個大區有關省市討論、修改;3。擬定初步方案。得到中央批准後,小計委正式按此思路開展工作。此時“三五”計畫的方針任務,已經由重點解決吃穿用轉向以備戰為中心。從1965年2月6日開始,小計委分別約請國務院各經濟部門談“三五”計畫的安排。為了便於黨中央、毛澤東及時了解情況,談完一個部就寫一期簡報。毛澤東對小計委在編制計畫過程中報送的簡報,都一一審閱。
在此基礎上,經過綜合平衡,小計委編制了第三個五年計畫的輪廓。5月31日,劉少奇主持召開政治局常委會議,聽取了余秋里的匯報。劉少奇提出:由小計委向在外地的毛澤東匯報一次。
1965年6月16日,余秋里趕到杭州,向毛澤東匯報“三五”計畫的構想。在座的有周恩來、彭真、陳毅、李先念、薄一波等。小計委參加匯報的有李人俊、林乎加、賈庭三。余秋里重點匯報了“三五”計畫的方針任務、建設規模、主要指標和在編制計畫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匯報過程中,毛澤東不時插話,對計畫工作作了很多指示。
毛澤東最後強調說:要留點餘地在老百姓那裡。對老百姓不能搞得太緊。把老百姓搞翻了不成。這是個原則問題。總而言之,第一是老百姓,不能喪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災荒。計畫要考慮這三個因素。脫離老百姓,毫無出路。搞那么多,就會脫離老百姓。
這是毛澤東第一次比較明晰地提出“民心”“備戰”“備荒”問題,也是余秋里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

一切為了人民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國家計委對“三五”計畫的投資項目和主要生產指標進行了調整,余秋里7月21日向國務院作了匯報。這個“三五”計畫實質上是一個以國防建設為中心的備戰計畫,要從準備應付帝國主義早打、大打出發,把國防建設放在第一位,搶時間把三線建設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戰略大後方。
8月23日,余秋里參加國務院第158次全體會議,聽到了周恩來關於毛澤東“三句話”的闡釋和概括。周恩來說:“主席要我們注意三句話,注意戰爭,注意災荒,注意一切為人民。這三句話,我把它合在一起順嘴點,就是備戰、備荒、為人民。”周恩來闡述了三者的內容和關係。他說,備戰、備荒,落實到為人民。要依靠人民,首先要為人民,為人民是最基本觀念,任何事情要想到為人民,人民是力量的源泉。“備戰、備荒、為人民”是一個整體。備戰是階級鬥爭,包括國內國外的。備荒是同自然作鬥爭,使工農業真正過關。一切靠人民、為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這是最可靠的。
這就是“備戰、備荒、為人民”口號的最早提出。從此,“備戰、備荒、為人民”成為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方針。
1966年3月,毛澤東又建議小計委的余秋里、林乎加去湖北,同省委共同研究農業機械化五年、七年、十年方案。在那裡,余秋里看到了毛澤東關於各省發展農業機械化問題寫給劉少奇的信。信中對“備戰、備荒、為人民”這一戰略口號作了具體解釋。毛澤東說:“第一是備戰,人民和軍隊總得先有飯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則雖有槍炮,無所用之。第二是備荒,遇了荒年,地方無糧棉油等儲蓄,仰賴外省接濟,總不是長久之計。一遇戰爭,困難更大。而局部地區的荒年,無論哪一個省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幾個省合起來看,就更加不可避免。第三是國家積累不可太多,要為一部分人至今口糧還不夠吃、衣被甚少著想;再則要為全體人民分散儲備以為備戰備荒之用著想;三則更加要為地方積累資金用之於擴大再生產著想。”從毛澤東這封信中可以看出,備戰也好,備荒也好,一切都是為了人民。
1967年4月,“備戰、備荒、為人民”作為“毛主席語錄”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很快廣為流傳,成為了人人皆知的一句話。

舉國備戰

為把“備戰備荒”戰略方針落到實處,還需要具體的行動來實現。毛澤東隨後提出“全黨抓軍事、實行全民皆兵”的號召,指示各級黨委都要認真地抓軍事工作,抓民兵工作,批判那種“只搞文不搞武”,“只要錢不要槍”的錯誤傾向。
1962年,毛澤東向各級黨委重申做好民兵工作要做到“三落實”,分別是組織落實、政治落實和軍事落實。首先是組織落實,要有基幹民兵,有普通民兵,有兵有官;要有組織,有班、排、連、營、團、師。第二是政治落實,要做好政治工作,要設政治委員、教導員、指導員;要做人的工作,分清好人壞人。第三是軍事落實,要有手榴彈,有輕武器;要搞訓練,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
國際形勢瞬息萬變,1968年美蘇兩大軍事集團發生顯著變化。美國被越南戰爭所累,無暇他顧。蘇聯藉機迅速擴大自身軍事力量。在此期間,中蘇兩國邊境摩擦不斷,中蘇關係迅速跌入冰點。另外,中蘇在意識形態方面的對立,使我方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來自與自己接壤並擁有龐大軍事力量的蘇聯的威脅日益增加,蘇聯已經接替美國成為中國國家安全最新最大的危險。有鑒於此,自60年代中期起,中國戰略防禦的重點,逐漸由南向北轉移,轉移到華北、東北、西北地區。1969年珍寶島事件發生後,中國政府立即做出了強烈的反應。3月2日,中國政府向蘇聯政府提出強烈抗議。3月15日,在中央文革小組的碰頭會上,毛澤東又具體地談到了對付蘇聯可能發動的戰爭的問題。1969年下半年,蘇聯的反華戰爭輿論明顯加強,蘇聯還私下裡向美國等國家試探對中國核設施發動“外科手術式”突然襲擊的可能性,中國更直接、更嚴重地感受到來自蘇聯的戰爭威脅。
同年8月27日,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轉發了軍委辦事組《關於加強全國人民防空工作的報告》。報告要求:在地方各級革委會統一領導下,吸收駐軍和地方有關部門人員,組成各級人民防空領導小組,小組下設辦事機構,承辦日常業務工作。報告規定人民防空領導小組的基本任務是:組織和進行對機關、部隊和人民民眾戰略思想教育和防空常識教育;擬制對空防禦作戰計畫並組織實施,等等。為保證戰備工作的儘快展開,以適應當時十分嚴峻的戰備形勢,中共中央於1969年8月28日發布命令,這個命令既是一個廣泛、緊急的戰爭動員號令,又是一個措辭嚴厲、態度堅決的要求立即停止武鬥、安定形勢的命令。
命令下達後,全國各地立即出現了傳達、貫徹命令的高潮。各省、市自治區革委會均在8月底和9月初召開各種會議,宣讀命令,布置、檢查、落實各項戰備工作。
中國的緊張的備戰工作在國際上產生了反響。1969年9月11日,應蘇聯方面的要求,周恩來在北京機場會見了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雙方討論了兩國關係中的緊迫問題,特別是邊界問題。蘇聯方面表達了緩和邊界形勢的願望。雙方商定,同年10月在北京開始中蘇邊界談判。但是,林彪等人,無視事實,仍繼續對爆發大規模戰爭的可能性做出越來越嚴重的估計,認為大戰在即。10月中上旬,為防止大規模突然襲擊,中央負責人及一些老同志陸續疏散離京。10月19日到20日,許多大中城市也進行了緊急疏散或防空演習。10月中下旬,整個國家處於臨戰狀態,戰備活動進入高潮。
隨著中蘇邊界談判以後,兩國關係有所緩和,立即爆發戰爭的跡象逐漸減少,全國全軍備戰活動逐漸走向緩和。此後,各地戰備工作重點已從臨戰在即的緊張中解放出來,轉移到戰備教育、戰備動員、戰備訓練、戰備組織、物資儲備、人口疏散等方面,具體內容有:首先是戰備動員、教育。按戰時要求組織指揮機關,疏散城市人口、物資。這是當時各地普遍開展的活動之一。北京、上海、廣州、長春、鄭州等大中城市的一批高等院校或被外遷,或被裁併,或以辦五七幹校、試驗農場、分校、進行革命教育實踐等名義,疏散到農村。與此同時,大批中等專業學校被裁併,教師和幹部被下放。其次是修建地下防空工事。最後是狠抓民兵工作三落實。這是當時各級革委會普遍重視的一項工作。把工人、農民、機關幹部、學生以及街道居民都以民兵的組織形式組織起來,實現全民皆兵。
轉年到了1970年,國際形勢趨於緩和,中國領導人在和平與戰爭的問題的認識上發生了一些相應的變化,“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口號在一些檔案中更多地被代之以“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全國的戰備工作也逐漸趨於平穩發展。

歷史影響

在新中國的歷史上,這場聲勢浩大的全國性戰備,使整個國家建設以“準備打仗”為中心,從六十年代中期國防和軍隊建設由和平時期轉入臨戰狀態開始,直到1985年國防和軍隊建設再次回歸至和平建設軌道結束。期間經歷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動亂,更使得這次戰備在共和國歷史上顯示出特殊的複雜性。
決策必然有得有失,對歷史的認識,不能脫離當時的歷史環境。新中國領導人向來重視戰爭準備,在戰爭年代,“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戰”是最基本的作戰原則。新中國成立後,中共中央始終把做好反侵略戰爭準備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並要求全黨、全軍、全國人民要樹立常備不懈的戰備觀念。開展全國大備戰,是新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面臨戰爭威脅、保衛國家安全的必然反應。就全國大備戰決策本身而言,其正確性不容置疑。
總的來說,全國大備戰歷經近二十年風雨,對新中國的國防建設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新中國的國防和軍隊建設在艱難曲折中取得了顯著成績,頂住了帝國主義、霸權主義的軍事威脅,遏止了敵人的大規模入侵,有力地保證了幾次邊境自衛反擊作戰的勝利,實現了國防的穩定,創造了相對有利的國際戰略態勢,不僅增強了我國國防實力,而且極大地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更加有效地維護了國家安全和主權領土完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