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傘把菌,其形狀似傘,多生長在夏季,做湯味美,多生長在湖南、貴州區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傘把姑
- 飲食詞典:雲南雞棕
- 種類:黑皮雞棕、青皮雞棕
- 季節:每年的六至九月
概要,種類,季節,吃法,比喻,
概要
飲食詞典:雲南雞棕
?傘把姑,又名雞樅,是雲南省特產的一種名貴食用菌,雨過天晴,雞棕破土而出,形如鈍錐,一兩天后形體陡長,形如傘蓋,呈棕灰色,即時采而烹食,其味最佳。其味鮮、甜、嫩、香直可與雞肉媲美。相傳明熹宗朱由校最喜歡吃雲南雞棕,清代乾隆時的大學問家趙翼隨軍入滇,吃了雞棕後大為讚嘆,記之曰:“老饕驚嘆得未有,異哉此雞是何族?無骨乃有皮,無血乃有肉,鮮于錦雉膏,腴於錦雀腹。”雞棕之名,由此而傳。
種類
季節
吃法
雞棕吃法很多,生熟炒煮煲湯皆宜。用雞棕可以製作多種名菜,如涼拌雞棕、紅燒雞棕、生煎雞棕、火腿夾雞棕等等。雞棕經過晾曬、鹽漬或植物油煎制而成乾雞棕、醃雞棕或油雞棕,可以貯存較長時間,以備常年食用,食之仍有雞棕的特殊風味。
比喻
雞棕這東西很怪,一場雨,就能在一堆雜草里冒出一大窩來,因此“冒出雞棕”也成為雲南人的一句俚語,用來形容諸如山區中學突然有人考上北大之類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