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體檢是健康者或亞健康者了解身體健康狀況、評估健康素質的一種方法。
只要條件許可,任何人都參加健康體檢。不過,就健康體檢的目的、方法來說,不是任何人都需要健康體檢,也不是任何檢查都可用來健康體檢,更不是檢查者為某種利益而隨心所欲為被檢
者體檢。健康體檢只有在規範操作下,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才能使被檢者從中受益。
掌握每一檢查項目的適應證和禁忌證
嚴格地說,每一檢查項目都有其適應症和禁忌症,即什麼人或什麼狀態下可以做某一檢查,什麼人或什麼狀態下不能做某一檢查。如心電圖運動試驗就有嚴格的適應症和禁忌症;正在患B型肝炎並有傳染性的病人禁忌做胃鏡。有的檢查項目雖然沒有明確的適應症和禁忌
症,但在檢查前卻有特別提示,即在什麼條件下才能有較為客觀的結論,如腦電圖。檢查者和被檢查者應該了解這些,嚴格掌握,免得盲目檢查反招麻煩,或者檢查如同不檢查。
避免重複和不必要的檢查
不少檢查項目的作用是類似的,如24小時動態心電圖、高頻心電圖、一般心電圖等。有目的地選擇一兩項後,沒有必要全部都做。在明確了冠心病的診斷後,也沒有必要再做心電圖運動試驗。對老年體檢者來說,血與尿的“癌症相關因子”(TSGF和TuAF)檢查也是沒有
必要的,它既缺乏準確性,又缺乏特異性,更何況兩者在一“陰”一“陽”或輕微偏離正常參考範圍的情況下,更是一個棘手問題。血幽門螺桿菌抗體定性(抗HP)和二氧化碳尿素呼吸試驗(13C-Ubt)也是兩項較為類同的檢查,根據條件選擇其中一項就能反映消化道幽門螺桿菌感染的大概。老年人腦血管都卜勒檢查結果幾乎100%為腦動脈硬化和腦血管供血不足,因而有人坦言,老年人即使不做腦血管都卜勒檢查,說腦動脈硬化、腦動脈供血不足也不會有錯。
嚴重損傷性檢查項目不能作為常規檢查項目
有些檢查項目是損傷性的,如CT、磁共振、X線、腸鏡等,有的是感染幾率較高的,如胃鏡、肺功能、靜脈穿刺抽血等,而有的卻是無損傷的,如心電圖、B超、腦電圖、都卜勒、尿流率、大小便常規等。健康體檢畢竟不是非檢查不可的事,在選擇檢查項目時需要權衡利
弊,能避免有損傷性和高感染率的檢查項目應儘量避免。
健康體檢不能輕易下診斷
健康體檢結果只是單一的健康狀況依據,僅供醫生參考,不能輕易拍板診斷。如心電圖ST段改變即診斷為冠心病,肝功能偏離參考範圍即診斷為肝炎,甘油三酯高於參考範圍即為高酯血症,尿酸高即為高尿酸血症……不僅會給被體檢者平添不少心理壓力,還讓被體檢者無辜打針、吃藥。如此這般,豈不與健康體檢的目的背道而馳。
高齡老人健康體檢應靈活掌握80歲的年齡必然有相應80歲的生理狀態,這是無可非議的。諸如
動脈硬化、頸、腰椎退行性改變、心肺老年性改變、腎功能減退、老
年性白內障、男性前列腺肥大以及冠心併骨質疏鬆症、老年性慢性
支氣管炎這些常見並多發病,老年人幾乎不可避免,只要既往已經
明確診斷過,目前情況又穩定,檢查和不檢查的意義相差無幾。重要的是要向老年人提供科學、健康的老年保健常識,改善這些老年人的症狀和減緩疾病的發展進程。從某種意義上說,對80歲以上的人來說,日子過得舒心和快樂比什麼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