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健中湯 組成:甘草(炙)7分,大棗3枚,黃耆3錢,乾薑2錢,肉桂1錢,川芎2錢,白芍7分。 出處:《杏苑》卷六。 功效:補中益氣,散寒痞。 主治:汗多亡陽,...
建中湯是一種藥,主治五勞七傷、虛羸不足、面目黧黑等,來源於《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九、《聖濟總錄》卷九十二。...
二十四味建中湯藥物組成 編輯 黃耆(蜜炙)2兩,官桂2兩,秦艽2兩,肉豆蔻2兩,煨柴胡2兩,荊芥2兩,白芷2兩,川芎2兩,鱉甲(醋炙)2兩,桔梗2兩,當歸1兩,莪術(...
茯苓建中湯,處方:小建中湯加茯苓。主治產後下利不止。...... 茯苓建中湯,處方:小建中湯加茯苓。主治產後下利不止。目錄 1 處方 2 功能主治 3 用法用量...
(加減大建中湯)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來源】《普濟方》卷三二三。...
處方與加減黨參9克,制半夏9克,黃芩9克,黃連3克,蒲公英12克,炙甘草3克,木香9克,陳皮6克,神曲9克。功效與用法清胃健中。方中黨參健脾益氣;木香、陳皮理氣除...
大建中湯,中醫方劑名。為溫里劑,具有溫中補虛,降逆止痛之功效。主治中陽衰弱,陰寒內盛之脘腹劇痛證。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
加味小建中湯【功用主治】調肝益脾建中。適用於B型肝炎。【製作用法】每日1劑,連服10劑。以後隔日1劑,療程為半年。病程長者服2個療程。...
加減建中湯是一味藥物,主治吐利轉筋,肋下痛,脈弦者。...... 加減建中湯是一味藥物,主治吐利轉筋,肋下痛,脈弦者。目錄 1 《保命歌括》卷十九 ▪ 處方 ...
補中益氣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保命歌括》卷一。為補益劑,具有之功效。主治脾土不及,肝木乘之,以致中風。...
二十四味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簡易方》引《衛生家寶》(見《醫方類聚》卷一五)。主治虛勞,體倦骨疼,羸瘦少力,心忪胸滿,痞悶不食;婦人血氣風勞,月水...
加減小建中湯,中成藥名。配方由人參、歸身、桂枝木等組成。...... 加減小建中湯,中成藥名。配方由人參、歸身、桂枝木等組成。中文名 加減小建中湯 來源 《...
加味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仁齋直指方論》卷九。主治諸虛自汗。...... 加味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仁齋直指方論》卷九。主治諸虛自汗。...
溫潤建中湯處方與加減 編輯 黃芪20克,丹參20克,黨參15克,仙茅15克,百合15克,莪術12克,蒲公英12克,淫羊藿10克,炒白朮10克,白芍10克,烏藥5克,炙甘草克。合併...
小建中湯,中醫方劑名。為溫里劑,具有溫中補虛,和里緩急之功效。主治中焦虛寒,肝脾不和證。腹中拘急疼痛,喜溫喜按,神疲乏力,虛怯少氣;或心中悸動,虛煩不寧...
黃芪建中湯是一劑處方,源於《金匱要略》,配方主要有黃芪、桂枝、白芍、生薑等,重在溫養脾胃,是治療虛寒性胃痛的主方。用於氣虛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溫慰,自汗,...
【組成】 桂枝(去皮)9g,甘草(炙)6g,大棗十二枚,擘(4枚),芍藥18g,黃芪9g,生薑(切)9g,膠飴60g(即小建中湯加黃芪9g)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
附子建中湯用於脾氣虛寒,腹脅脹滿,身體沉重,面色萎黃,嘔吐不食。...... 附子建中湯用於脾氣虛寒,腹脅脹滿,身體沉重,面色萎黃,嘔吐不食。中文名 附子建中湯 處...
編號: 48597 名稱: 前胡建中湯 組成: 前胡2兩,黃耆2兩,芍藥2兩,當歸2兩,茯苓2兩,桂心2兩,甘草1兩,人參6分,半夏6分,白糖6兩,生薑8兩。 出處: 《千金...
厚朴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雞峰普濟方》卷十二。具有調適陰陽,建中補氣,辟風寒濕冷非節之氣、山嵐瘴瘧等疾氣之功效。主治脾胃虛弱,忽中濕冷,心腹暴痛,脅...
茯苓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產科發蒙》卷四。主治產後下利不止。...... 則與桃仁承氣湯,一晝夜服湯十二帖,下利數行,諸症漸退,後與茯苓建中湯(小建中湯...
附子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方大成》卷三引《濟生》。主治脾氣虛寒,腹脅脹滿,身體沉重,面色萎黃,嘔吐不食。...
加減小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臨證指南醫案》卷一。名見《醫學從眾錄》卷一。主治胃陽虛弱,衛氣不護,背微寒,肢微冷,痰多微嘔,食減不甘,時作微寒微熱,...
加減黃芪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世醫得效方》卷九。主治男子婦人,五勞骨蒸者。...... 加減黃芪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世醫得效方》卷九。主治男子婦人,...
加味小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九。主治心腹切痛不可忍,按輕卻痛,按重則愈,皆虛寒證,服熱藥並針灸不愈者。...
二十四味大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魏氏家藏方》卷四。主治男婦人體虛,寒熱往來,日久未愈,不思飲食,肌肉消瘦,虛勞寒熱,口燥咽乾,神效不可具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