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建中湯是一劑處方,源於《金匱要略》,配方主要有黃芪、桂枝、白芍、生薑等,重在溫養脾胃,是治療虛寒性胃痛的主方。用於氣虛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溫慰,自汗,...
【組成】 桂枝(去皮)9g,甘草(炙)6g,大棗十二枚,擘(4枚),芍藥18g,黃芪9g,生薑(切)9g,膠飴60g(即小建中湯加黃芪9g)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
黃芪建中湯合理中湯加減,中成藥名。配方由炙黃芪、桂枝、白芍等組成。... 黃芪建中湯合理中湯加減,中成藥名。配方由炙黃芪、桂枝、白芍等組成。
加減黃芪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世醫得效方》卷九。主治男子婦人,五勞骨蒸者。... 加減黃芪建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世醫得效方》卷九。主治男子婦人,五...
黃芪建中加當歸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普濟本事方》卷八。具有益氣補血,扶正解表之功效。主治傷寒,發熱,頭疼,煩渴,脈浮數而無力,尺以下遲而弱,未可表散發汗者...
黃芪理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千金方 精版》卷二十。具有健脾益氣,升舉陽氣之功效。主治上焦虛寒,長吁短嘆,話不出聲。...
香砂六君黃芪健中湯材料 編輯 黨參15g,白朮10g,茯苓10g,炙甘草10g,陳皮10g,半夏10g,炙黃芪15g,砂仁6g(後下),木香6g(後下),飴糖20g(溶化),苦參10g,魚腥草15...
建中黃芪湯,中醫方劑名。出自《外台秘要》卷十七引《古今錄驗》。主治虛勞短氣,少腹急痛,五臟不足。...
黃芪建中湯加減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有黃芪、白芍、桂枝、甘草。... 黃芪建中湯加減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成分有黃芪、白芍、桂枝、甘草。中文名 黃芪建中湯...
黃芪補中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醫學發明》卷一。具有健脾、補中之功效。主治①《醫學發明》:一切心下痞悶,及積年久不愈者。②《赤水玄珠》:脾胃不能滲濕,內...
小建中湯倍用芍藥,益於陽虛而營陰亦有不足之證。黃芪建中湯是小建中湯內加黃芪,是增強益氣建中之力。當歸建中湯偏重於和血止痛。大建中湯補虛散寒之力遠...
黃芪健中加味湯編輯 鎖定 討論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概述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組成】桂枝、芍藥各10克,飴糖、黃芪各20克,...
益氣建中湯,中藥藥方。出自名醫姚奇蔚臨床驗方。主治胃痛胃脹胃陽不足型之患者。... 本方源於《金匱要略》黃芪建中湯,但去飴糖之大。更加太子參、懷山藥、黃精...
黃芪建中湯是小建中湯內加黃芪,是增強益氣建中之力。當歸建中湯偏重於和血止痛。大建中湯補虛散寒之力遠較小建中湯為峻,且有降逆止嘔作用,用治中陽衰弱,...
加味黃芪建中湯 【藥物組成】生黃芪、飴糖、桂枝、生白芍、生甘草、大棗、金錢草、丹參、木瓜、黃芩、白朮、鬱金。 【製作用法】每日1劑,分2~3次服。3個月為...
【方名】黃芪建中湯加味。黃芪建中湯加味組成 編輯 黃芪24克,黨參15克,白朮9克,茯苓15克,桂枝6克,白芍15克,當歸7.5克,甘草4.5克,生薑6克,大棗3枚。
良附黃芪建中湯,中成藥名。配方由黃芪、白芍、桂枝等組成。... 良附黃芪建中湯,中成藥名。配方由黃芪、白芍、桂枝等組成。良附黃芪建中湯【功效】...
白砂黃芪建中湯組成 編輯 黃芪15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白朮12克,大棗7枚,川厚朴10克,地榆24克,白及24克,砂仁6克,炙甘草克。
黃芪枳實補中湯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脾失健運,氣血郁滯所致胃下垂。... 黃芪枳實補中湯是一劑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脾失健運,氣血郁滯所致胃下垂。
老年人、少年兒童、婦女,特別是產婦食體虛血虧、肝腎不足、脾胃不健的人宜食。參芪淮山烏雞湯靚湯心水 編輯 1. 參芪本指人參黃芪,但人參偏重於大補元氣,回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