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辦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呈文》是章士釗所著作品,出自於《章士釗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停辦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呈文
- 作者:章士釗
- 創作年代:近代
- 作品出處:章士釗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呈為國立大學,師生互哄,紛糾難理,擬懇查照術專門學校成例,將該大學暫行停辦,以資整頓而維風紀事: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校長楊蔭榆,為校內一部分學生所反對,呈詞互訐,由來已久。本部前任次長馬敘倫、總長王九齡,均以辦理棘手,遷延未決。迨士釗兼部,日在辭職或未實行負責之中,亦復未暇顧及。查此事之起,由於該校學生,設有自治會,倡言不認楊蔭榆為校長,並於公開講演之時,群起侮辱。該校長乃於素喜滋事之學生中,革除蒲振聲、張平江、劉和珍、姜伯諦、許廣平、鄭德音等六人。該生等不服,聯合校內男女各生,大施反抗運動。非但革生不肯出校,轉而驅逐校長,鎖閉辦公室,陰止校長及辦事人等入內,以致全校陷入無政府狀態。由五月至今,三四月間,學生跳梁於內,校長僑置於外,為勢僵然,一籌莫展。邇者士釗奉令調署,正擬切實查辦,適該校長楊蔭榆,擬具改組四班計畫,請示前來。當以該校長職責所存,批令妥善辦理。頃據該校長呈報:八月一日到校,頑劣學生,手持木棍磚石,志存毆辱,叫罵追逐,無所不至。又復撕毀布告,易以學生求援宣言,並派人駐守校門,禁阻校員出入,其餘則乘坐汽車,四出求助。旋有男生多人,來校恫嚇,並攜帶快鏡,各處攝影。種種怪狀,見者駭然等情。學生暴亂如此,迥出情理之外。竊思比年學風,囂張已極。政府既乏長策,社會復無公評。四方不逞之徒,又從而扇發之,狙使青年男女,頑抗部校命令。是非顛例,一無準裁。該校長以一女流,明其職守,甘任勞怨,期有始終。雖其平時措置,未必盡當,平心而論,似亦為所難能。士釗每得該校長之謗書,思此輒為太息。或謂師生之情過傷,處置難期妥愜,原案雖不能易,人選似可通融。不知京師各校,以革除學生而謀逐校長,已非一次,其後因緣事變,藉口調停,大抵革生留而校長去。勝負之數,伏於事先,橫逆之生,慣如飲食,乖風流衍,以迄今茲,綱紀蕩然,泰半由此。今若謬種相仍,再誤三誤,此其選軟羞當世之士,其失小;公然縱子弟為惡,其失大。士釗詳加考慮,此著斷不可行。默察該校情形,各系教員,植黨構扇,勢甚強固,不可爬梳。而諸生荒學踰閑,恣為無忌,道路以目,親者痛心。該校長任事以來,一切要害之政,並尚未能董理,而已怨毒之甚,一日難居。倘仍其舊貫,環境依然,即別求一人為繼,度亦無能為役。士釗少負不羈之名,長習自由之說,名邦大學,負笈分馳,男女同班,亦嘗親與,所有社會交際、兩性銜接之機緘締構,一一考求。其中流以上之家,凡未成年之女子,殆無不惟家長阿保之命是從,文質彬彬,至可敬愛。從未見有不受檢制,竟體忘形,嘯聚男生,蔑視長上,家族不知所出,浪士從而推波,偽托文明,肆為馳騁,謹愿者盡喪所守,狡黠者毫無忌憚,學紀大紊,禮教全荒,如吾國今日女學之可悲嘆者也。以此興學,直是滅學。以此尊重女子,直是摧辱女子。釗念兒女乃家家所有,良用痛心,為政而人人悅之,亦無是理,該師範大學,號為全國女子最高學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立表不正,其影可知。當此女教絕續之秋,宜為根本改圖之計,擬請查照馬前次長處理美術專門學校成例,將該大學暫行停辦。該校長楊蔭榆調部任用,一面遴選專家,妥速籌畫。務期重立宏規,樹之模楷,以副執政與民更始不遺女子之至意。是否有當,理合具文,仰祈鈞鑒施行。再:該校學生,半由各省考送,家長戚族,未必在京,責令即時解散,亦未便操之過急。日者士釗曾偕部員,親赴該校視察,見留校女生二十餘人,起居飲食,諸感困苦。跡其行為,宜有懲罰,觀其情態,亦甚可矜。當由部派員,商同各該保證人,妥為料理,無須警察干預。外傳警察毆傷學生各節,全屬訛言。此後校事部了,尤不至有學警衝突之虞。合併陳明。
原載《甲寅周刊》第1卷4號(1925年8月8日)。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章士釗(1881—1973)是中國近現代史上報人、社會活動家、思想家、學者和律師。綜觀章氏一生,有許多戲劇性特點:首先是多變。早年持激進主義,曾主筆《蘇報》,激烈鼓吹反滿革命;留學英國期間,開始醉心於英國憲政理論;武昌起義後毅然回國,主持《民立報》筆政,鼓吹政黨政治和毀黨造黨;二次革命失敗後轉向調和主義,創辦《甲寅月刊》《甲寅日刊》,鼓吹為政有容和調和立國;歐戰結束又回歸文化保守主義,公開反對新文化運動,主張以農立國。其次是自詡不黨,追求獨立。但不黨是真,獨立卻未做到。章氏一生,不僅未曾獨立,相反卻先後追隨過岑春煊,依附過段祺瑞和杜月笙。前者在某種程度上反映出章氏本人的個性特點,後者則揭示了近代中國社會一個規律性特點:知識分子在經濟地位獨立之前,不可能完全獲得政治上的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