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隻蜻蜓飛過

做一隻蜻蜓飛過

《做一隻蜻蜓飛過》共分七部分,既有對現代文明衝擊下漸去漸遠的精神家園的追憶和哀嘆,又有對歷史的追根溯源和深層反思;既有自我心靈在泉溪旁的映照,又有對古今星辰的膜拜和評說。人與自然,物我無問:那古樸鄉村的母親河、轆轤井、石碾、向日葵、柿子樹……都負載著綠葉對根的情意;蹲在主家門前目露悲光忠心耿耿的老狗,脾氣倔犟窮途末路的老驢,醜陋溫馴自慚形穢的癩蛤蟆……在作者筆下都有了鮮活的人性。而背負行囊的遊子走過山川大地,目力所及的事物,都染上了思辨的色彩。文筆如詩如畫卻又力撥千斤,委婉細膩而又氣勢奪人。 《做一隻蜻蜓飛過》由瑞嫻編著。

基本介紹

  • 書名:做一隻蜻蜓飛過
  • 出版社:知識出版社
  • 頁數:216頁
  • 開本:16
  • 品牌: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作者:瑞嫻
  • 出版日期:2011年10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01562916, 7501562911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我早已經把殼蛻在了紅塵,心交給了飛翔……
由瑞嫻編著,本書文筆如詩如畫卻又力撥千斤,委婉細膩而又氣勢奪人,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

作者簡介

瑞嫻:女,山東作協會員,電影大師沈默君關門弟子。曾在報社、雜誌社做過編輯、記者、副主編,現為央視某欄日組編導。少年時期開始文學創作,曾在《詩刊》、《中國文化報》、《北方文學》、《青海湖》、《時代文學》、“散文詩》等報刊發表作品,其散文、小說、詩歌曾被《時代文學》雜誌重點推介。著有42集歷史題材電視文學劇本一部,電影劇本一部,小說集《啞女的草原》、詩集《風梳頭》即將出版。

圖書目錄



第一輯 失落家園
綠葉對根的懷念
老驢
丟失的味道
流浪的蒺藜
狗的悲喜劇
與一隻老鼠的默契
家園與遠方
向日葵

第二輯 稽古探源
滄桑之台
笑談諸城土話
尋找雩泉的人
謁鄭玄墓祠
最後的古城牆
古琴,讓我帶你回家
琅琊台與長生之夢
華麗的淒涼

第三輯 流水落花
濰水之洲
在沼澤
沼澤之花
少年
七步詩
做一隻蜻蜒飛過莒南

第四輯 人在江邊
地震
溫泉小鎮
多多和吳老四
湖邊碎景
生命中的一天
無名山放風記
寫睡者自述
秋山聞笛

第五輯 任我評說
心驚肉跳讀莫言
遭遇莫言
為愛重生
品子苦的詩
宋糖的辮子
宗夫與詩歌的宿命
命如曇花,詩若星辰

後記

文摘

身居城市的我們已經越活越煩惱,越想得到的越得不到,越想擺脫的越擺不脫,驀然回首,才發現那個叫故鄉的地方,竟就是夢中桃源。可是你已非曾經的你,故鄉也已非過去的故鄉,縱然有0,又將如何回去?
失去家園的人,將在何處安身呢——
綠葉對根的懷念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好春日裡,我跟著一條瘦瘦的小路,去尋找昔日故鄉的遺蹟。條條阡陌,依舊繡滿了星星點點的野花;林間溪邊,跳躍著剜野菜的小姑娘,可是她們的籃中,已盛著不同的故事——
母親河
那條河已經不復存在,只留下千瘡百孔的河床,人們在它的胸膛上採石、挖沙,任它涼涼的淚滲積成泉,絲毫不理會它的疼痛。
那條河曾經纏繞在老村後面,纖細婀娜,一望見底,雖名不見經傳,乳汁卻滲透了兩岸人民淳樸天然的生活。沙灘總是乾乾淨淨,幾乎沒有現代文明的痕跡。偶爾有張包香胰子的花紙,風會順便將它捎到草叢裡,讓貪慕虛榮的蝸牛做帳篷。岸邊的老林子裡,漫生著艾蒿和茅草,而空闊的地方,撒滿了醉醺醺的黃酒棵花和哭紅了的“狼眼睛”。有一種細碎的白色花,燦若繁星,娘叫它“細菌花”,不解其意。故鄉的每株草都是有骨的,風中雨中,從未見過它們匍匐的模樣。
在霧氣漸散、百鳥爭鳴的早晨,男人們橫一根扁擔去河邊挑泉水,赤裸的腳板將露珠兒碰得叮咚作響。喝著甘甜沁涼的泉水,如無大災大難,村裡的老人多能活過80歲去。
有年夏天,雨連下3天3夜,河水暴漲。夜裡,小小的我用手捂著搖曳的洋油燈花,看娘在灶前驚慌失措地烙大餅,不知道害怕,反而暗暗有種大事將至的驚喜。唉,無知真是幸福啊!洪水瘋了似的涌至村後,有人說看見無數隻鬼影似的紅燈籠,跳躍著向小村圍過來,迷信的老人們不慌不忙地燒著紙錢,口中念念有詞。奇怪的是,洪水用舌頭輕舔著人家的牆根,竟慢慢退去了……老人們說這全仰仗河神善良。
然而,村子後來還是遷走了,將母親河無情地遺棄在那裡。人一走,河便像丟了靈魂,河水也慢慢枯涸了。這相依相存、難捨難分的人與自然啊!
在新的家鄉、新的城市,我像一棵被移植的樹,長大了,長成一個沾染著北方古老哀愁的女人。而母親河的水究竟去了哪裡?在無數似夢非夢的時刻,我聽見它在我血管里清清淙淙地吟唱,它滋潤我的心靈,又從我的眸中流出,耳語般溫柔地告訴我:它一直在地下摸索、尋找、哺育著四面八方兒女們流浪的根,它的5000年的精血和靈氣,它給予我們的最初的質樸和善良,仍然沉澱在我們的靈魂深處……
轆轤井
老家的草坯屋一到夏天就被豐盈的綠色淹沒了,人們在綠海里忙活,頭戴六角葦笠,肩上搭條白汗巾。渴了,就用轆轤絞上桶涼絲絲的井水,直把自己灌成只大肚子蛤蟆。
老井就在我家門口,幽深如天空,又似只孤獨的眼睛。井深處常有鳥雀飛出,蛙鼓陣陣,四壁的苔蘚如滑溜溜的綠玻璃,井水也碧綠碧綠,不知是井太深,還是因為倒映了綠蔭?
用這井的水做粉皮、粉條,真是又好吃又好看啊!一掛掛晾在陽光下,晶瑩剔透,如柔軟的玻璃凝固的瀑布。我們溜去用黑手抓了吃,看粉人就在一邊似笑非笑地抽旱菸,視而不見。成群結隊的“偷兒”多了,他才會亂扔幾粒石子吆喝幾聲,讓隊長以為他在攆雞鴨。
萬木凋零的時候,灰色的屋頂從椿樹洋槐的枝椏間顯露出來。農活忙完了,那架高高的轆轤便成了小村的風景。井台邊總是開會似的熱鬧,轆轤纏繞著久遠的歲月,井底漾動著喝不乾的話題。挑水的人們懷抱扁擔,侃得熱火朝天渾然忘我,跟腳狗咬褲角了,才想起回去晚了,媳婦會罵的。 轆轤井和母親河血脈相通,也一樣善良溫和,從未“吃”過一隻生靈。可是娘對它卻有些意見。她說我一歲的時候,有次被這井誘惑著爬出門檻直爬到井邊來,扒著滑溜溜的井壁朝下張望。看家狗在門前的日頭地里蹲著,一副愛理不理的模樣。要不是碰巧被二嬸發現,我這條小命恐怕早被這眼昏了頭的老井勾去了。
老井如今也已乾涸,如一隻沒了瞳仁的空洞的眼。我童年的乳汁啊,你追隨著母親河去了哪裡?而今,我已是個沒娘的孩子,還有誰能夠告訴我:當時年僅一歲的我,究竟從井的眸中發現了什麼?!
蛤蟆灘
小時候的我,醜得遠近有名。小哥教我說:要是有人問你,你長得好看嗎?你就答:不好。咋不好呢?你就答:茼稈子胳膊麻稈子腿兒,小眼睛薄嘴唇兒,中間坐個塌塌鼻兒——我將它當做語錄顛來倒去地背,逢著人問就悠悠然唱出,人們順著詞兒對照,發現倒也真是,不由得驚詫於我的“出口成章”了。
我自小就是個憂鬱古怪的女孩兒,記事很早,儘管記得破碎而模糊。當一般大的孩子還在母親懷裡撒嬌時,我就已經盤腿坐在地上專心致志地用麥秸編草螞蚱和草戒指了;當她們剛剛分清欄里的騾和牛時,我就已經知道曾經有過一種動物,叫恐龍,有一回我還夢見了猛獁,只是把它夢成了水牛模樣,頭上還有兩根蝸牛那樣的長須,一伸一縮的。更與其他孩子不同的是:我還經常獨自去蛤蟆灘。P3-5

後記

命運終於將我逼成了一個作家。
雖然我還不大夠格,但我還有足夠的時間可以努力,不是嗎?
感謝上蒼,在我懵懂無知的孩提時代,在我們靠地瓜、餅子為生的歲月里,就為我準備了一些我似懂非懂的奇異書籍(國內的,國外的,甚至《世界史》那樣大部頭的著作),就讓我知道了恐龍、猛獁等已經消失的史前生物……我是在煤油燈下,甚至是在盛放雜糧和雜物的小屋裡偷偷讀它們的。那些書籍,我依然不知它們從何而來,也許,只能永遠是一個謎了……它們出現於一個貧困農家的雜貨屋內,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它們開拓了一個孤僻女孩的視野,並影響和決定了她的一生。
“故鄉的每一隻蒼蠅都曾經是蜇人的。”在沒有星光的暗夜裡,我曾經點燃篝火,靠回憶取暖;在每—個異鄉,我曾經輕舔著傷口的血,痛苦地明白了什麼是血緣;在快樂像月光一樣遙遠的迷惘歲月,在無人知曉的角落裡,我曾經百感交集,輕唱著一首歌,我不知這個世上,是否還有人能夠聽懂它?
我知道上蒼給予我這條命,絕不是用來浪費的!我一直深信,並且一直在努力著……
父親、母親、哥哥們……我摯愛的親人啊,我痛恨我不能逾越時空,去挽留你們滄桑淒涼的生命,但我一定要用啼血之筆,為你們一一抒寫永恆的墓碑。
我寥寥可數的朋友們,感謝你們,你們是我今世的溫暖和燭光,在我最需要的時候,恰到好處地出現於我人生的每一個路口上。
已經不必更多地說些什麼。命運在我心裡留下的軌跡,就藏在那一行行文字里,有緣的人終會看到,有心的人終會讀懂……
瑞嫻/20lO年1月於北京

序言


柯平
在江南晚春的雨夜裡讀瑞嫻,眼前的昏燈、書影,與文字間的隱秘火焰相映照,加上窗外淅瀝的雨聲,使房間裡的一切頓時有了一種非現實的色彩。這位早慧的詩歌女子,以前只知道她才情婉約,在當地文壇有不薄的名聲,沒想到筆下非韻體文字寫出來也是如此好看。簡潔、利索的敘述中,盡顯北方女性溫文爾雅的大氣,如同她家鄉出了名的風箏那樣,之所以能在春風中舞動得這么自在逍遙,是因為薄薄的表層下,自有植物的甚至金屬的骨子給撐著。大至江山社稷、人文地理,小至柴米油鹽、兒女私事,可以說,筆下所涉及的一切,皆是我們熟悉的和親切的,至少是不陌生的,但經她以那么質樸、漫不經心的方式講出來,好像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時而筆鋒突然一轉,一陣即興的吁嘆和感慨或許又會噴薄而出。因此,在她的文字面前,你想心有旁騖或駐足沉思幾乎是不可能的,無奈之下只好跟著一起走,和她一同呼吸、一同分享生活的苦澀和思想的芳香。以前讀龔自珍的名作《夢中作四截句之二》,對結尾“叱起海紅簾底月,四廂花影怒於潮”這兩句,心裡總覺得好,又說不出個所以然來,這次讀她這些散文新作,好像開始有了一些較為切實的體會。
一上來就說了作者這么多好話,自己想想也有些意外,但願對讀者的閱讀沒有產生誤導,好在這方面自有文本在,相信應該是經得起檢驗的。瑞嫻的文章好在哪裡?如果一定要我說,我的回答很簡單,一是因為有豐富的內容,二是因為有真情實感。這些中學語文課上所傳授的寫作知識,不管當初如何為年輕氣傲的我們所瞧不起,實際上說出的正是散文的真諦。
宋人所著《唐子西語錄》里講過一個故事:“東坡赴定武,過京師館於城外一園子中。余時年十八,謁之。問余:‘觀甚書?’余云:‘方讀《晉書》。’卒問:‘其中有甚好亭子名?’余茫然失對,始悟前輩觀書用意蓋如此。”在我的想像中,這一出典,瑞嫻想必是聽說過的,因此她的筆總是圍繞著世道人心這四個字做文章,全無當下時尚流行的小女人散文的小資習氣,也不同於文人圈中的某些嗜古趣味和傾向,更無外國人說中國話或中國人說外國話那樣的文風。她的文字是樸素的,平和的,而字裡行間透出的淡淡韻味,又無時不在驗證她曾經的詩人身份。這個意思,如果用布羅茨基評論茨維塔耶娃的話來說,應該稱作“詩歌的血液在散文脈管里的流動”。
多年來,由於一直從事文字工作,在有關寫作方面,也曾經有過一個觀點,喜歡將所有進入閱讀視線的作品,分為“講夢話”、“講鬼話”、“講人話”三種類型。其中以講人話為最難,也最為自己所看重。為什麼,因為在我的理解中,這種說話方式,既是對作家態度立場的逼問,又是對才情技藝的考驗。龐德說:“陳述的準確性是寫作的道德。”王陽明說:“人之詩文,先取真意;譬如童子垂髫肅揖,自有佳致。若帶假面傴僂,而裝須髯,便令人生憎。”說的應該都是同樣的意思。因此,能真正做到在作品裡講人話,不弄虛作假,言談又能不落俗套,確實是很不容易的事。瑞嫻的散文,大致可歸入這後面一種。情感的傾注不但成了她文章的活水源頭,也是向思想縱深處頑強延伸的生命根須。無論是懷念追溯鄉下老家度過的光陰,還是記錄身邊日常生活的凡庸和瑣碎,那樣子都像在一面真實的鏡子前省察自己,始終將個人與現實,與人生,與世俗紅塵密密交織一起,難分彼此。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讀她的散文,實際上也相當於面對生活本身的一部分。
這面鏡子有時也被她用來對準逝者和古人,比如說,兩千多年前的一位風流人物項羽。我非常願意相信,兩萬字長文《相遇烏江》里那些精彩的大段大段的心靈對話,楚霸王的英魂在滾滾長江東流水下一定也聽到了。昔李清照有詩稱“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今瑞嫻有文稱“適者生存,死去的總是項羽,而留下的儘是劉邦。在沒有英雄的時代里,我們實在太寂寞!,,這位令人扼腕長嘆的一代梟雄,總的說來一生還是幸運的,除了他的虞姬,在這世上起碼還有著另外兩位紅粉知音,一位是易安居士,另一位就是我們的瑞嫻女士。
此外,都說談淪作家作品以知人論世為最難,不知道著名作家莫言先生又會作何感想?因書中有兩篇力作《心驚肉跳讀莫言》、《遭遇莫言》討論的就是他的小說,也完全是聽其弦懂其音、心有靈犀一點通的那種。由於作者在文章里能如此用心,那些歷史與現實的風景,自然與人生的音符,被她悉心納入視野時,才能纖悉無遺地展示出最美好最真實的本色,以致不論在宏大構架中,或是微小細節里,都可以找到命運最逼真的色調,喚醒讀者心底沉睡的顫動和共鳴。
前面已說到了知人論世,關於自身的人生歷程,作者文字里似未過多涉及,只知道她是山東某地人,在家鄉度過少女時代,結婚成家,的工作地是在北京。一般而論,藝術才情高的女人,大多與現實的幸福生活好像都沒什麼緣分,用古代的話來說,就叫做紅顏薄命。作者的情況怎么樣,不得而知,但通過書中的隻言片語,或多或少可品出幾分人生的艱辛與苦澀,看出一個現代知識女性在試圖融人世俗生活時,既相親又相搏的那種尷尬狀態。這一點,其實她在後記里自己也提到了——“命運終於將我逼成了一個作家”。一個逼字,可謂道盡箇中訊息。
正因為宿命意識的強烈,使得瑞嫻筆下這些飽含情感的文字,看上去更像是個造路工程,一米一米將腳下道路艱巨地鋪向理想的遠方。在那裡,故鄉成了夢中的青山一角,可望而不可即,可親卻不可近。
“失去家園的人,將在何處安身?”這積於歲月,發於無端的感慨,與荷爾德林的名言“人詩意地棲居在大地上”,無意中構成了精神意義上的一問一答。儘管一個是文學界公認的大師,一個是身邊的普通朋友,但有條秘密通道,似乎一直在中間溝通著這些共同漂泊的靈魂。或許,正是這種不懈的求索,喚醒了我們血液里骨髓里的故鄉情結。因此,當我於夜深人靜時分讀著書中《華麗的淒涼》、《滄桑之台》、《秋山聞笛》、《命若曇花,詩若星辰》、《綠葉對根的懷念》等篇章,感覺頭頂有個聲音在繚繞,在發問。而這個聲音,既是寫作者瑞嫻面對現實與人生的尖聲抗訴,也是命運在我自身內心發出的冗長迴響。
2010年5月19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