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諱

偏諱,漢語辭彙,指的是古代的避諱方式之一。出自《禮記·曲禮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偏諱
  • 相關文獻:《禮記·曲禮上》
  • 國家:中國
  • 類別:文言文
偏諱 古代的避諱方式之一。《禮記·曲禮上》:“二名不偏諱。”鄭玄註:“謂二名不一一諱也。孔子之母名‘徵在’,言‘在’不稱‘徵’言‘徵’不稱‘在’。”古代對偏諱有兩種解釋。一、君主或尊長之名是兩個字,則只避諱其中的一個字,鄭玄即持此種觀點。他認為,孔子在使用“徵”字時,就絕不同時使用“在”字,使用“在”字時,就絕不同時使用“徵”字,這樣就始終避諱了其母雙名“徵在”中的一個字。二、君主或尊長之名是兩個字,哪怕只單單使用其中的一個字,這個字也要避諱。這樣,雙名的兩個字實際上皆需避諱。《南齊書·薛淵傳》:“本名道淵,避太祖(蕭道成)偏諱改。”古代通行的偏諱就是這一種。清代學者阮元在《十三經註疏》校勘記中認為,偏諱之“偏”應作“徧”(即“遍”),因形近而傳寫致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