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害共生,又稱偏害共棲、片害共生,是兩種生物間共生關係的一種。偏害共生就是兩種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不獲得利益,但另一方卻要做一些犧牲(卻並不一定要死亡,即使個體會死亡,但被害的種族也不至於死滅)。
在偏害共生中,一種生物對另一種產生抑制、傷害作用,甚至殺死對方,但本身卻不中直接得到益處或害處。一般通過生物代謝分泌,或者其他對環境的改變而實現。又可分為特異性(針對一種或幾種生物)和非特異性(沒有選擇性)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偏害共生
- 外文名:AMENSALISM
- 別名:頡頏
- 舉例:乳酸桿菌產生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
- 涉及領域:種群昆蟲的研究
- 涉及學科:昆蟲學、生態學
- 分類:非特異性特異性頡頏
釋義,舉例,其他,
釋義
偏害共生(amensalism)又稱頡頏,是指一種微生物在其生命活動過程中,產生某種代謝產物或改變環境條件,從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長繁殖,甚至殺死其他微生物的現象。根據頡頏作用的選擇性,可將微生物間的頡頏關係分為非特異性頡頏關係和特異性頡頏關係兩類。
舉例
在製造泡菜、青貯飼料過程中,乳酸桿菌能產生大量乳酸導致環境的pH下降,從而抑制了其他微生物的生長發育,這是一種非特異性頡頏關係,因為這種抑制作用沒有特定專一性,對不耐酸的細菌均有抑制作用。
許多微生物在生命活動過程中,能產生某種抗生素,具有選擇性地抑制或殺死別種微生物的作用,這是一種特異性頡頏關係。如青黴菌產生的青黴素抑制革蘭氏陽性菌,鏈黴菌產生的制黴菌素抑制酵母菌和黴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