倮

<形> 形聲。從人,果聲。指人的身體一絲不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倮
  • 類型:形聲字
  • 本義:人的身體一絲不掛。
讀音,基本釋義,倮倮族,古籍解釋,

讀音

luǒ

基本釋義

<形> 形聲字。從人,果聲。通“裸”。《說文》解:袒也。
本義:人的身體一絲不掛。
赤體 [naked]
例:唯人為倮匈而後生也。——《大戴禮記·曾子天圓》。註:“倮匈,謂無毛羽與鱗介也。”
例:“中央生濕,濕生土……其蟲倮。”——《素問·五運行大論》。王冰註:“倮露皮革,無毛介也。”
詞組:倮兒(方言,指人。);倮身(裸體);倮袒(裸露上身);倮體(裸體)等。

倮倮族

(luǒ luǒ)
越南54個民族之一,(越南文:L&ocirc; L&ocirc。)遷徙於中國,與雲南彝族有親緣關係。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集韻》魯果切,音臝。《正韻》赤體也。《禮·月令》中央土,其蟲倮。《注》人為倮蟲之長。
國名。《淮南子·說林訓》西方之倮國,鳥獸弗辟,無為一也。亦作臝躶裸果𧝹。
《正韻》古火切,音果。韰倮,狹隘也。《左思·魏都賦》風俗以韰倮為嫿。
《集韻》《韻會》《正韻》𠀤戸瓦切,華上聲。赤袒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