倮柱村位於貴州省赫章縣松林坡鄉東北部,與納雍、水城接壤,全村轄7個村民組2650人,有黨員43人。近年來,在新農村建設的滾滾熱潮中,該村“兩委”班子結合實際,按照“抓班子帶隊伍,抓產業促發展,抓建設強基礎”的“三抓”措施,充分發揮村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積極帶領民眾實施小城鎮建設,著力拓展畜牧市場、發展畜牧產業、打造畜牧品牌,探索出一條民族村寨建設新農村的路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倮柱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貴州省赫章縣松林坡鄉東北部
- 地里坐標:東經104°58′,北緯26°55′
簡介,倮柱村發展,抓產業促發展,抓建設強基礎,地圖信息,
簡介
貴州省赫章縣松林坡鄉 倮柱村(倮住村)位於鄉人民政府東北部,距鄉政府所在地11千米,東與箐營村相連,南與水城縣乾河毗鄰,西與柞落箐村接壤,北與納雍縣羊場相連。地里坐標為東經104°58′,北緯26°55′;年均降水量970毫米,最高氣溫33℃,最低氣溫零下7℃,平均氣溫10℃,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分明。
倮柱村發展
抓班子帶隊伍。一是民主推選。村幹部是新農村建設的直接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精心配備村幹部隊伍是新農村建設的關鍵所在。2005年,倮柱村針對黨支部書記年齡大、文化低、帶頭致富和帶領民眾致富能力弱的實際,通過“兩推一選”,畜牧養殖大戶周鑫以高票當選為倮柱村黨支部書記,倮柱民眾選出了自己信任的當家人。二是強化培訓。村“兩委”班子成員在輪流參加縣、鄉村幹部培訓的同時,充分利用現代遠程教育資源,定期組織村後備幹部、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和致富能手學習黨章、科技文化知識和農村適用技術,並積極開展“雙培雙帶”活動,努力提高“培”的質量和“帶”的水平,促進村幹部經常受教育、農民長期得實惠長效機制的建立。三是激發活力。該村村幹部報酬採取“基礎工資+績效工資+獎金”的形式組成,每月達到500元左右,確保村幹部在政治上有榮譽、在社會上有地位、在經濟上有實惠。同時,村“兩委”班子積極開展“文明家庭戶”、“科技示範戶”、“致富能手”等評選活動,在村內逐步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氛圍,呈現出人人爭當先進,個個想當模範的發展態勢
抓產業促發展
一是發展畜牧業。針對本村地處三縣交界,有面積1萬餘畝的“大海子”天然草場優勢,以赫章縣摯誠聯創畜牧產業有限公司信息、技術為依託,選派有一定養殖基礎、積極性高的養殖戶到公司學習畜牧養殖知識,回村後向村民傳授養殖技術,並大力發展以黑山羊、黃牛和生豬為主的畜牧產業。同時,村“兩委”將利用本村2000餘畝的“倮柱林場”資源,發展“綠殼蛋雞”林下飼養產業。目前,全村共有黃牛1000餘頭,戶均2頭以上,有黑山羊2000餘只,戶均4隻以上,生豬存欄1500餘頭,戶均3頭以上,平均每戶一年可創收8000餘元。二是建設畜牧市場。村“兩委”從本村牲畜交易量大、趕集周期短的實際出發,通過向上爭取一點、村兩委自籌一點、民眾投入一點等方式,多渠道籌資110餘萬元建成2000餘平方米全縣最大、最活躍的畜牧市場,每個趕集天畜牧吞吐量達200頭以上,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創收10萬餘元。同時,畜牧業市場的發展,拉動了全村畜牧業經紀人隊伍建設,全村已湧現出30餘名畜牧業經紀人。三是打造畜牧品牌。該村按照生態畜牧業發展的要求,以圈養和放養相結合,借力赫章縣摯誠聯創畜牧有限責任公司的影響力和信息優勢,著力打造倮柱“高山肉牛”、“山地生態豬”和“倮柱黑山羊”品牌,積極為全村畜牧業營造良好的發展氛圍。
抓建設強基礎
一是建設民族新村。該村通過出讓土地、政府投入、民眾籌資等方式,積極籌措資金150餘萬元建成長500米、寬18米的民族新村街道。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多年來,交通不便已成為制約倮柱新農村建設和經濟建設的瓶勁,為改變這一現狀,村“兩委”積極爭取政府投入,並號召全體村民投工投勞,共投入130萬元修通3條通毗鄰縣鄉公路,拓寬民眾增收的渠道。同時,政府積極協調有關部門,開通移動通信,倮柱與外界的聯繫和溝通得到有效改善。三是培育新型農民。針對部分農民思想觀念保守,小富即安,怕冒風險,缺乏投資意識和創業精神的實際,村“兩委”充分利用遠程教育信息優勢、平台優勢,建立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2個,遠程教育播放戶29戶,直接向民眾宣傳涉農政策、支農惠農政策,不斷提高農村黨員和農民民眾的致富意識和綜合素質。
地圖信息
地址:貴州省畢節市赫章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