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借神物
- 批准時間:農曆正月
簡介,起源,
簡介
在潮汕地區農村,每年農曆正月,多有舉辦“社日”游神賽會等民俗活動,各座宮廟,拜神的供品甚豐。熱鬧的社日,不少地方還有“借神物”的民俗。如擲得一陽一陰的“喜杯”,就是神明允許,便誠心誠意地從供桌上取下神物,並叩頭請神明庇佑添財保平安。借了“神物”帶回家,一家老少聚在一起吃起來,借神物的人一邊吃一邊說著感謝神恩的吉祥話,這就是“借神物”的民俗。比如,每年農曆正月十八日,是澄海冠山村的喜慶“社日”,宮廟的供桌上擺滿供品並舉行游神賽會民俗活動,這一天,借神物的人多是借供桌上的供品潮州柑(稱大吉),借得兩三個“大吉”回家後,全家人分吃,還要留下一點給外出的人回家時吃。冠山村每年社日有賽大豬的民俗,大豬口中都銜著一個“大吉”,借神物的人如果能夠取到此“大吉”就是最幸運的。“借神物”之後,第二年社日,便按照承諾的幾倍供品敬獻神明,幾乎沒有一個人會失信。
起源
民間傳說,在很久以前,南澳島元宵節,神廟裡供桌上敬獻著各種供品,有一位漁民,到神廟來借神物,要借一隻熟雞,許願翌年元宵節還兩隻,祈求合家平安,漁汛得利。經過擲“喜杯”,不是“陽杯”就是“笑杯”,表示神明不同意。漁民心一急,便許願加還“萬頭牲”,這次便湊巧擲得“喜杯”,他高高興興地把熟雞取走。這一年,此漁民捕魚獲利甚豐,滿心高興。轉眼間,新一年元宵節到了,人們看此漁民如何答謝神恩。當天,只見他取來兩隻熟雞及一布袋東西,放在供桌上,布袋打開,人們上前一看,裝的是小蝦脯,裡面何止一萬頭。大家稱讚這位漁民既守信約,而且腦筋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