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古諷今

借古諷今

借古諷今出處:張抗抗《國魂》:“因為父親曾經發表過的一部歷史人物傳記中讚揚了一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書,被認為借古諷今。

解釋:借評論古代的人和事來評論現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借古諷今
  • 外文名:use the past [ancient things] to satirize ...
  • 注音:jiè gǔ fěng jīn
  • 釋義:借評論古代的人和事來評論現實
基本信息,借古諷今的文章,

基本信息

借古諷今 (jiè gǔ fěng jīn)
示例:~,針砭時弊,是雜文的主要特點。
用法:謂語定語;表示對現狀進行委婉地勸諫

借古諷今的文章

六國論》文中最後一句“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堪稱是全文點睛之筆。
江南春絕句
千里鶯啼綠映江,
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台煙雨中。
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後庭花。
書《洛陽明園記》後(作者:李格非
古代封建社會中許多有識之士,大都博古通今,對現實有較多深刻的體察,而他們大多數又仕途坎坷,懷才不遇,感到生不逢時。心中鬱積不滿,但又不可明說,特別是揭露時弊,指斥朝政更是不便明說,於是他們往往從歷史人物和事件中去尋求載體,以便委婉曲折地表達自己的心曲。借古諷今之詩,乃是借鑑歷史人物或歷史事件方面的經驗教訓,作為現實社會某些方面的鑑戒。借古是為了諷今,鑑古觀今,兩相對照,或頌古非今,或貶古刺今,以表達詩的題旨。理解鑑賞這類詩詞,必須時刻結合詩人寫作的時代背景和創作時的心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